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叙述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阐述朱仙镇妈祖木版年画产生的过程;指出朱仙镇妈祖木版年画《天后娘娘》的艺术特征,线条丰富多变、构图饱满对称、表现方法夸张;认为妈祖文化在中原地区传播时出现在地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福建木版年画是我国南方年画的代表,产地众多,品种也极为丰富。本文介绍了福建木版年画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并根据现存的漳州、泉州、福鼎年画,总结出福建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福建木版年画的丰富性与福建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征相一致;它与福建民间其他艺术门类的共生关系是其图式独特性与传承稳定性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源头,抢救保护朱仙镇木版年画可以发展和创新中国木版年画,带动中原地区整个文化创作和生产,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整体拉动作用。当前,影响和制约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的因素很多,必须大力发展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个"世界绝活"。  相似文献   

4.
中国木版年画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最悠久,其凭借着其特有的艺术之美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祈求或是借助吉祥寓意以一种质朴的思维表达出自然的内涵美.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研究成果,也是文化部资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集成”共22卷,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任主编。从2001年开始,编撰时间共10年,在全国范围内对重要产地的民间木版年画,包括已流传到国外的,进行系统整理,如此规模和力度,在中国民间美术史上为首次。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从孕育到形成经历数千载,与人民的生活紧紧相连,反映了人民的美好期盼,增添了节日氛围。年画作品的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历史故事、宗教等各方面内容,是中华民族各时期社会习俗的缩影。因此木版年画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木版年画形成了丰富且坚实的文化环境基础。在戏曲艺术于民间兴起的过程中,寓教于乐、展现生动戏曲内容的戏出年画应运而生,并于清代发展至顶峰。  相似文献   

7.
中国木版年画有悠久的历史,在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据考证,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传统年画的鼻祖,有民俗文化活化石之称,但社会经济、印刷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人审美取向的变化影响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发展,只有在抢救性的发掘和整理的基础上,木版年画这种优秀的传统艺术才能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杜霞 《华章》2012,(16)
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技艺精湛,历经时代的洗礼,凝聚着无数民间艺人的心血.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是中国著名木版年画之一,历来为国内外美术界重视和敬慕.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朱仙镇木版年画作坊简陋、后继乏人,生存状况一度令人担忧.探究中国民间艺术生存发展之道,迫在眉睫.朱仙镇木版年画除了急需抢救、保护,发掘、整理外,更需要从文化教育开始,让民间艺术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朱仙镇木版年画对中国木版年画的挖掘、继承、保护、发展和创新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当然这种保护也使我们面临着不少困难.  相似文献   

10.
民间年画是我们所熟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因其用木板雕刻印制而成,也被称为木板年画。湖南滩头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九大产地之一,以其古拙夸张的造型,鲜俗火辣的色彩及大胆生动的创新,在木版年画艺术中独树一帜。滩头木版年画艺术源远流长,本文通过对其文化渊源和艺术特色的浅析,传达出楚南特色的民间美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的一种,具有淳朴浑厚的审美特征,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造型、构图、用线以及设色等方面来揭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学生对木版年画的制作兴趣很浓厚,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木版年画的基础制作方法,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制作木版年画的兴趣、提高对木版年画作品的欣赏能力。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增强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制作木版年画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和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3.
湖南滩头木版年画和全国其他地方的传统木版年画一样正经历发展的低潮.造成滩头木版年画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年画选题和风格守旧、成本和价格上涨、规格和形制落伍等.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中常见的方式有调查整理并出版资料、建立博物馆、成立年画社和研究所、将年画的制作引入大中小学课堂等.滩头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中首先要完成的是年画由农村画向城市画、传统画向现代画的转型,要注意题材的创新、技艺的精湛、规格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根据闽台木版年画表现出其特有内涵与外延美的艺术风格,从求“真”的艺术观念出发,所表现出的艺术语言、地方特色被称为南方年画的代表,带着浓郁的闽南乡土气息的年画,是它美学价值之所在,体现了闽台传统积淀和历史文化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漳州木版年画--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瑰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州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漳州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流远流长,从民俗意义到印刷工花,以及色彩、题材等等,都是其它地区罕见的。明末清初,漳州木版年画渡海落户台湾,并广泛与台湾民众的生活、文化和情感融合为一体。发掘和发展漳州木版年画是我们永远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高甫 《现代企业教育》2014,(16):530-531
具有鲜明民族精神和地域特色的中国传统木版年画沉淀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内涵,可谓渊源久远,她无疑是构成灿烂辉煌的中国民间文化史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而现实中木版年画的经营和旅游产品开发困局却一刻也没曾停止。以梓潼文昌祖庭木版年画为对象的考察和研究,对解决当下中国年画艺术的生存困局与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戏曲年画是武强年画和杨柳青年画的重要题材。武强戏曲年画的代表作《排洋烟阵捉拿罂粟花》取材于戏曲《拿罂粟花》,杨柳青年画的代表作《女子爱国》取材于同名戏剧《女子爱国》。后者的戏曲影响力超过前者,与杨柳青优越的区位因素有关系。同时也得到了京城其他媒体的配合宣传,由此使杨柳青年画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超过了武强年画。  相似文献   

18.
民间文化遗产的研究随着抢救工作的深入进行,在最近几年内掀起了热潮,出版著述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冯敏同志的《新春吉祥画中国木版年画》在论述民间年画的书中颇有创意。我初识冯敏正是此书即将完稿杀青之际。接到她从河南打来的电话,希望我为她的书写一小序。其实当时并不认识她,更谈不上了解,但我还是乐于为研究民间美术添砖加瓦的。我先看了全书的章节提纲和部分文稿,感到她在写法上突破了过去单纯论述年画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模式,力争站在挖掘抢救继承发展的高  相似文献   

19.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大地的艺术,是在乡土中成长起来的民间艺术。然而,随着农耕社会的瓦解和现代文明的冲击,竞一时走向衰落庶几成为“失落的文明”。所幸有识之士深怀文化信仰,担当起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投入空前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编就这部《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桃花坞卷》。这是用视觉人类学的方式,将其纳入“大艺术”本体论的美学范畴,既以历史的方法作纵向比较,又以比较关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藉以凸显年画鲜明的吴文化特色和“浅中寓深”、“俗外见雅”的地域个性,从而以民间文化的多重价值,展现出立体化与全息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美学气象和生态景观,其价值已超越了一般的图画“集成”,而显示出传统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开封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现状令人堪忧。在考察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的基础上,采用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