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基雅维里思想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那被曲解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马基雅维里主义”在人们当中引起起了无休止的争论,直到今天,这种争论仍未平息。在西方史学上,马基雅维里又被奉为人文主义史学中“政治学派”的代表。这位思想敏锐,才气过人的意大利思想家的著述颇丰,论题涉及政治、历史、法律、军事、文学诸多领域,在西方思想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人们在研究马基雅维里时,更多是着眼于他的政治思想和史学成就,对他思想的源流却着墨不多。马基雅维里的思想究竟源于何处?是撷取古希腊思想精华,还是继承古罗马文化传统,抑或是沿袭中世纪异端?解决好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从思想深层把握马基雅维里思想的真正内涵。因此,本文试图就马基雅维里的思想源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观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为了实现意大利的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一方面马基雅维里展示了人的自然性和某些弱点,同时将统治者和人民的弱点加以必要的区分,另一方面他阐述了人民的优良品性及其力量。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观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蕴含着民本情结,贯穿着现实主义原则,但也存在片面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是古典政治学说的代表。他的国家政治学说中有关国家理论和国家制度的学说,被早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们所继承。马基雅维里和波丹在政治学说中几乎是全盘地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在国家起源问题上的“三段论说”、在国家目的论上的“国家至善目的论”、在国家政体上的六种政体优劣说。他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第一次打破了中世纪长期以来禁锢人们思想的宗教神学观和国家观,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想模式,促使了古典政治学向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论、才气说和命运观析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基雅维里是西方文化史上争议较大的一名思想家。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马基雅维里社会历史观中的几个核心命题和观点进行微观分析,并提出新的和进一步的看法。文章涉及的方面有: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论、才气说和命运观等等。  相似文献   

5.
马基雅维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作为一位政治家,人们对他的研究颇多;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国内对其史学思想的研究显得比较贫乏。笔者在阅读马氏著作《君主论》和《佛罗伦萨史》的过程中发现,他的史学思想是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以政治统治为目的的逻辑展开,这种思想不仅代表了近代史学的开端,还因为马基雅维里独特的现实主义眼光,使其一开始便具有了比较成熟的近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上的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中,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维里显得与众不同:有人对他全盘否定,有人则对他持肯定态度。马基雅维里基于对当时意大利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审时度势,把自己的思想建立在历史教训与现实观察之上,主张用君主制来实现意大利的统一。这不仅顺应了当时欧洲的时代潮流,也符合当时的国情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他的政治思想揭开了研究国家政治权力运行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马基雅维里主义"备受欧洲各国统治者的推崇,但是戏剧家却在作品中对其进行严厉的批驳。究其原因,一是因为"马基雅维里主义"与当时仍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督教道德规范相违背;二是由于"马基雅维里主义"与文艺复兴戏剧家的政治诉求不同。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种心理理论任务(包括失言理解任务、白谎任务和故事理解任务)、合作行为任务、儿童马氏量表等方法探讨小学儿童心理理论、合作行为、“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关系。90名小学二、四、六年级儿童参加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心理理论与其合作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理论水平可以显著预测合作行为水平。(2)小学儿童心理理论与其“马基雅维里主义”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3)小学儿童合作行为与其“马基雅维里主义”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高“马基雅维里主义”小学儿童的合作行为水平显著低于低“马基雅维里主义”小学儿童。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马基雅维里不是邪恶的化身,而是真正的爱国者,正直的人,善良的公民。他的《君王论》是为拯救意大利提供理论指导的救亡论。《君王论》坚待人是人事的主宰,成为中世纪的神权政治论过渡到近代社会契约论的中介,树立了近代政治思想的第一块里程碑。《君王论》所提出的道德的保国之道,表明马基雅维里在政治学上仍然是一个道德主义者。马基雅维里的独创性在于:其一,对道德观念有着辩证的理解,其二,敢于进入事物之真实,揭示了政治权术产生的必然性。因此,《君王论》便成为君王开创新事业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0.
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基雅维里的君主专制思想是客观、公正地评价马基雅维里的历史地位及正确理解其全部政治思想──尤其是“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关键。考察马基雅维里的君主专制思想,应坚持:以其从事学术活动的具体时代背景为前提,而不是与之相脱离;结合其学术个性,并使之成为一个有力的分析工具,而不是单纯从思想理论的角度来考察;将其两部主要代表作《君王论》和《论提图斯·李维的前十卷》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加以把握,而不是人为地加以割裂。  相似文献   

11.
《君主论》亦名《霸术》,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的学术著作,书中自始至终体现了马基雅维里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反映意大利资产阶级关于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愿望,也是他向佛罗伦萨的当政者进献的救治祖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马基雅维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的政治、史学思想是人文主义的反映,具有较强的反封建、反宗教性。他研究“治术”从“性恶”的角度出发,不但不应该受到斥责,而应把它看成是刺破中世纪教会伪善道德的一柄尖标。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家,又是资产了阶级政治思想家的重要代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马基雅维里是政治家、历史家、诗人,同时又是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马恩·选集第3卷,第445-446页)。”  相似文献   

13.
以850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青少年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移情和关系攻击行为的关系,并检验移情在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和关系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移情和关系攻击行为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移情在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和关系攻击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表明: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移情和关系攻击行为间的关系密切,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通过移情影响关系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上,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者之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历史家、诗人,同时又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马基雅弗利(1469-1527) 是最先把政治学说当作管理国家的科学而加以确立的。他的理论很典型地反映了欧州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马基雅弗利的  相似文献   

15.
为挽救四分五裂的国家,马基雅维利写作《君主论》,提出政治善与道德善两分,使君权摆脱神学,面向真实的人性,为现代政治学诞生奠定基础。此外,马基雅维利还从法律和军队是保障、人民是君主权力后盾、加强君主自身修养、以非道德手段对待非道德现实等方面,分析其对君主统治权术的构想。以上思想都暗含马基雅维利对近代政治思想实证主义的认知方式,从而首次将政治还原于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6.
马基雅维里在近现代政治思想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论者多忽略他自称为“历史学家”这一点对其政治思想的意义。以喜剧《曼陀罗》为起点,可以看出马基雅维里“美德”概念的来源和含义;马基雅维里之前的中世纪政治思想传统的特点,可以反衬他的史学知识在他与这种思想传统的决裂中所发挥的作用;其政治思想的最大特点可以称为“史学人本主义”,他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所有政治观念都有其史学背景。  相似文献   

17.
“政治无道德”的理论是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马氏的非道德政治观产生于意大利面临的危难之中,他根据人性恶的理论基础提出政治的目的不是道德的良善,而是统治者卓有成效的统治。并因此认为君主个人的道德品质微不足道,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对马基雅维里本人及其理论引起的争议一直延续到今天.  相似文献   

18.
马基雅维里的共和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共和思想主要反映在《李维史论》一书,通过分析《论李维》,可以理解马基雅维里共和思想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9.
论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基雅维里摆脱了历史时代条件的束缚,在他的政治思想中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精神,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理论的形成,并使政治学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爱国主义是他政治思想的起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20.
李硕豪 《高教探索》2007,4(2):24-27
权力和权力冲突是大学组织政治的本质。大学组织政治行为主要表现为马基雅维里主义、权力冲突、防御行为等。引发大学组织政治行为的因素有权力需要、控制点、管理者的管理作风等个体因素;有大学组织的模糊性、信任度、竞争程度、绩效评估和分配体系、组织文化等组织因素。要通过坚持大学学术性属性、减少管理模糊性等原则管理大学组织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