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第一次走进美国课堂时,学生坐桌子上的、坐地上的、站着的、随意走动的、嘴里嚼东西的……千奇百怪。当时我都蒙了,这是课堂?如果老师批评他们,必将遭到强烈的反对,因为他们需要“自由”!我对美国自由散漫的课堂纪律有点儿不太适应,但不知美国人怎么看,因此不敢贸然评价。一次,出于礼貌,我和一位家长说:“美国的孩子多轻松、多自由啊!上课一点儿负担都没有,轻轻松松一堂课,真的不错。”那位家长却满脸无奈的表情:“不错什么呀!糟糕极了,简直是个严重问题!”原来,美国人并不欣赏这样的课堂氛围。在我出国之前我们教委胡…  相似文献   

2.
一些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孩子在美国中小学“玩算术”是出了名的. 我儿子矿矿在同班的美国小朋友还只会掰手指算简单加减时,已经会多位数乘除法了.老师问:4+3=?大家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回答道:3+4=21÷3.全班都傻了眼,就他得意洋洋.在我眼里,美国小学数学太浅显,整个一个“磨洋工”.一年级时,我借来六年级的数学课本,矿矿一样应付自如.  相似文献   

3.
“衣带渐宽终不悔”顺义县杨镇一中刘婧前几天,在美国读书的大弟来电话聊天时,他不经意地问了我一句:“姐,你想不想改行?”“不想!”我脱口而出,没有丝毫的犹豫。大弟没再说什么,而我的思绪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任意驰骋开去。那是13年前8月的一天,父亲笑呵呵...  相似文献   

4.
儿子在美国上幼儿园,一天放学后告诉我,今天他被老师“time-out”(中文意为“暂停”)了。对于“time—out”,我略有了解,它是美国学校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育策略,用于应对儿童的不适宜或违纪行为,有点类似我们的“罚站”。于是,我问儿子:“那你为什么会被老师‘time-out’呢?”“因为我和我的好朋友上课时讲话,老师就让我俩在旁边站了几分钟,  相似文献   

5.
美国到底有没有“国耻日”,对中国人来说本来无关紧要。但近年,尤以今年为最,主张将9·18法定为“国耻日”的声音已成为一波浪潮,并且为了更具说服力,一些人还举美国为例——“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当即宣布12月7日是美国国耻日。我对美国的历史了解不多,所以并不敢对这一事件的真实性有所置疑,而“美国总统罗斯福当即宣布12月7日是美国国耻日”是不是就意味着“法定”,由于不熟悉美国的法律律度,我亦不敢有所置喙。但我为此专门查阅了一些资料,却并没有看到一则当代美国人在每年的12月7日这一天进行“国耻日”纪念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粗心”,大概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我了。我喜欢和人类交朋友。瞧那个小朋友,考试时大笔一挥“1×2=3”,他可是我“粗氏定理”的受益者:本来考试能得第一,托我的福,得了第十八名。“十八”,“要发”嘛。看那个会计,见到我一兴奋。少收了款,结果把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的工资全贴进去了。哎呀,钱乃身外之物,何足挂齿。当然,这只是小打小闹,我的本领可大着呢。知道吗,在美国一次制造航天飞机的过程中,因为我,一位科学家算错了一位小数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蔡元培先生在美国会见中国留学生时,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们到西方学习,不要求带回现成的金子,而是要带回迈达斯的手指头。”这位迈达斯,就是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能点石成金的那位国王。请听又一个点石成金的故事。有一次,上帝“微服私访”来到人间并问一个不幸的孤儿:“我能点石成金,送点金子给你,好吗?”孤儿摇摇头:“不,您最好教我点石成金的方法。”上帝大惊:“为什么?”孤儿回答:“这样,我就可以救救那些像我一样走投无路的穷孩子,让所有的穷孩子都有吃有穿。”上帝点点头,深受感动,于是带着孩子上了天堂,使他从…  相似文献   

8.
上学期我在高一两个班级中进行了组织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的试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那是在讲完“美国内战”一章以后,我出了“试评林肯”、“试论美国内战的性质”、“浅析美国内战北方胜利的原因”、“美国内战起因浅论”等题目,让同学  相似文献   

9.
他们给我留下的印象都很好:一丝不苟、热心负责、平易近人。我们这代人是唱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警车陪我走回家边”长大的。所以在我的脑海里,警念研究生时,有一次我赶论文忘察总是头戴大盖帽站在安全岛上指挥交了时间,抬头一看已经是夜里11点通的形象,和在美国见到的警察大不了。因为我的公寓离校区只有一河之相同。美国警察的制服是深蓝色的,隔,天气好时,我经常步行。那天我里面穿着防弹背心。他们有个外号叫刚巧没开车,走出实验楼,四周一个“卡普”(Cop)。他们有警帽,但很少戴。人也没有。正是春假,很多人还…  相似文献   

10.
今年暑假,我的一位在上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回来说,他在去年7月初观看女子世界杯足球赛时,曾看到一位美国黑人手里高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Go USA!”他当时与同时观看电视节目的同学猜测:这是美国黑人在赛场内举行反美活动。“Go USA!”译成“美国滚回去!”  相似文献   

11.
黄佑生 《湖南教育》2004,(21):16-17
当谈及“美国教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时,两个从美国访问回国的哲学博士不约而同地感慨:“一是鼓励学生提问,二是教师敢说‘不知道’。”而在我国,教师讳说“我不知道”,因为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惯性作用下,似乎有一条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几乎所有教师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美国现代作家琳莎·施瓦茨在《为自由阅读》一文中说:“阅读这件事,也只有这件事,我是为自己做的。那是一条使我的生活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此话如此令人动容,无疑是因为今日“阅读”一词已经日渐与“自由”和“愉悦”拉开了距离,成了有浓重功利色彩的“苦读”和“硬读”。其  相似文献   

13.
一天傍晚,朋友的一个刚进初中的孩子放学回来,见到我,很有礼貌地问了声好。我便把他拉过来问:“老师教给你们些啥?”孩子高兴地说:“老师可好啦,经常讲新鲜事给我们听。老师说,美国有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美国有计算最快的电子计算机,美国平均两个人有一辆汽车,三个人有一架电视机,老师还说,电灯、电话、飞机都是美国人发明的。”孩子说完便一蹦一跳地溜了,可一连串的“美国”、“美国”,却使我忽然想到了医学上的“立体盲”症。患这种病的人,检查视力可能都是一点五,但看东西往往会出偏差,因为患者视网膜上得到的物象,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老师:我在看报纸、杂志时,经常见到国“事访问”的字样,如2006年5月初,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圆满结束对美国、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尼日利亚、肯尼亚的国事访问后,4月30日上午乘专机回到北京。”那么,什么是国事访问”?您能给我详细解“释一下吗?河北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密歇根州一所山村小学里,一天,唐娜老师要求全班同学把“我不能……”写出来,比如“我不能做三位数以上的除法”“我不能聚精会神地听课”……她也跟学生一样写。  相似文献   

16.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公布时,我在温州乐清。第二天,一位高中生朋友拿着《乐清日报》问我:“朗”和“琅”是不是通假字啊?新华社记者汪涌、高鹏写的通稿《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公布》怎么写“朗朗上口”呀?我接过报纸一看,报道中那句话写道:“每个娃娃都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我跟那位朋友说,“朗”和“琅”不是  相似文献   

17.
80多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沃尔逊小镇涌来了一群饥饿的难民,当镇长杰克逊发送食品时,许多难民大嚼大咽,只有一位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先生,你送给我这么多好吃的,有什么活让我干吗?”杰克逊笑了,“我只不过想给你们提供些帮助而已,哪来的活让你做呢?”但年轻  相似文献   

18.
说我外婆是个乡巴佬,一点儿也不夸张。我刚上一年级那会儿,第一次上完英语课,我兴奋得一路念念有词:“Hello,Hello,Hello……”进了家门,见我那亲爱的外婆正对着我微微笑,我手一挥,肩一耸,来了个酷毙了的美式问候:“Hello!”外婆一听,竟变了脸色,紧张地边摸我的额头边问:“宝宝,ha了!谁ha了你?”天哪,外婆竟把我的“Hello”“翻译”成松阳土话“吓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呀!最近,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那从没出过“县门”的乡巴佬外婆竟出了国门——到美国旅游去了。我的舅舅——乡巴佬外婆的亲儿子,在美国学有所成,拿下了博士学位,接老人家…  相似文献   

19.
儿子知道我访问美国时游览过加利福尼亚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当然是他向往已久的地方,所以他一有空就缠着要我讲在迪斯尼的经历。讲一次还不够,他还想听第二次。我只能搜索枯肠,把我在迪斯尼乐园中的所见所闻全都讲给他听。迪斯尼乐园确实是人类的想象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一种标志。数年前在那里的经历,回忆起来犹如梦幻。从“彼得潘的旅行”、“白雪公主的城堡”、“小小世界”、“印弟安人的家园”、“海盗城”、“太空历险”、“海底旅行”、“机器马戏表演”、“环形电影院”、“鬼屋”……没有一个地方不是洋  相似文献   

20.
柴静的名字对公众来说从来都不陌生。号称“新闻女侠”的她不惜冒险,一直坚持为社会揭露真相,因而广受喜爱。然而。当她最新一次成为焦点时,却是因在美国产女而广受质疑。我认为,大部分的非议,都是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