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智渊 《教师博览》2004,(10):24-25
张伯苓是南开的创始人,1934年,南开中学在河北会考中成绩很不理想,应邀前来讲学的陶行知先生戏作一首《贺客与吊客》送给他:“什么学校最出色/当推南开为巨擘/会考几乎不及格/三千里路来贺客/请问贺客贺什么/贺你几乎不及格/倘若会考得第一/贺客就要变吊客。”张伯苓哈哈大笑,不以为意。  相似文献   

2.
常啸 《教师》2013,(19):1-1
被宋庆龄先生誉为"万世师表"的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出"教育生活化",指出学校教师应该把做人的教育放在首位,致力培育真善美的活人。他大声疾呼":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1930年,陶行知应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之邀到南开演讲。当时,南开大学附设的南开中学和南开女中,在河北省会考中成绩不佳,几乎不及格。陶行知一见到张伯苓便向他道喜,说"我贺你会考成绩不好",并赋诗一首相赠:  相似文献   

3.
<正>我出生于封建家庭,家境很好,但我们弟兄中多人都没有上过小学。在进入南开中学以前,家庭观念很深,国家观念淡薄。考入南开中学以后,才真正有了正式的国家观念。浓厚的爱国思想是南开中学灌输给我的。南开的爱国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从实际出发,教导学生如何爱国,特别是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实际出发,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校方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认识中国,引导学生去实际接触国家,让学生知道中国方方面面都是怎么回事。南开中学有一门课程叫"社会调查",在这个课上,由有社会学专长的老师带领学生在天津采访法院、监狱、救济院、报馆、工厂和农村等社会各界。回来后人人写  相似文献   

4.
高中历史会考在推动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要抓好高中历史会考,就必须端正认识,合理安排教学进程,抓课堂效率的提高,重视对会考标准的研究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在隆重纪念敬爱的周总理诞辰八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南开中学的师生无限深情地怀念我们的好总理。敬爱的周总理于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七年曾在我校读书,这是我们南开中学的干部、教师和学生的最大光荣。南开中学是一九五三年收归国有的。自建国以来,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广大革命干部和师生员工用自己的勤奋,把学校建成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输送合格人材的基地。在用毛泽东思想建设新南开中学的过程中,处处凝聚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心血。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职业中学实行会考,对于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检查评价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无疑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实行会考的过程中,又遇到许多实际困难,如会考地区范围较大,专业、教材版本不尽相同,教学进度快慢不一,会考标准不易掌握等,造成一些地方会考流于形式,使一些老师、学生觉得会考就是那么回事,应付一下就过去了。会考  相似文献   

7.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大量地理信息,相当于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在进行会考复习时,学生必须牢牢掌握地理读图方式,培养地理读图能力,才能在会考中取得成功。本文具体针对苏州地理会考复习中中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高中地理会考,是巩固学生地理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一环。作为高一第一门会考科目,怎样在学年末让学生通过会考,使他们取得相应的学分,是每位高一地理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学生扎实的学科知识,是他们备考的基础。这些知识主要是在课堂内获取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会考复习的任务是既要提高学生会考成绩等第,又要为高考复习(针对理科学生)作好铺垫。如何抓好高中会考的复习,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属省级国家考试.因此在会考前就很有复习的必要,本文从会考复习的意义及会考复习的方法策略方面讨论,以期对教师指导会考复习和学生备考复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1985年上海试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以下简称会考),到1992年全面推开,会考已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客观地说,会考的实施,对于纠正严重的偏科现象,抑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会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日益显露,这些问题已危及到会考的生命。会考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尚未搞清,如会考的性质和功能究竟该如何定位?会考标准如何确立?会考和高考的关系如何处理?会考怎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理论上认识的不清晰,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2.
詹海 《教书育人》2001,(7):28-30
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革命,面对全国高中会考面临的新形势和我省高中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新任务,如何进一步深化会考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摆在会考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任务。一、促进课程改革的落实必须改革完善会考制度1.坚持会考改革,要明确会考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定位。高中新课程计划的实施,是国家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深化教育改革中,以德育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搞好今年初中会考复习工作,本刊将在第三、四两期选载我省各地教研机构有关初中数理化会考复习研究方面的文章,供广大教师指导学生会考复习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1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在机房进行的,通过广播教学软件给学生进行演示,然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具体的问题,在会考练习系统的基础上巩固并拓展知识点。本节是信息技术课程“收发电子邮件”中“Outlook软件的应用”,在会考中是重点内容。所以笔者设计一节课的内容,结合会考练习系统进行知识点的传授。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会考课不参与高考,使得大多数的学生对会考课不够重视,出现大批学生无法通过会考考试的情况。针对这种现状,也为了提高会考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从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课堂实验,发现在课堂上多呈现演示实验、多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结合一些视频、小故事、化学歌曲等等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大大地加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生物会考的目的是确认高中毕业资格,同时还兼有一定的选拔功能。学生只有通过了会考,才能取得参加高考的资格。自1992年我省开始实施生物会考以来,我针对会考的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双基”,打好基础 生物会考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而会考的目标又首先涉及“识记”、“理解”方面的知识。为此,在复习中我首先抓了“双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一是指出每一章每一节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强调通过剖析、综合,在理解的某础上进行记忆;二是印发关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练习回答,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如,复习第一章细胞时,我将此章知识按会考目标要求,整理归纳  相似文献   

17.
我在采访中听说:南开大学生物系主任张丰德教授几次在辅导中学教师时热情地呼吁,希望大家都能象南开中学孙养林老师组织的生物小组那样,多为高校培养些基础知识比较厚实的学生。不久前,我在马蹄湖畔见到了南大生物系遗传专业80级学生乔明强。他原是南开中学生物小组的成员。这是个朴实、稳重的小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初中地理会考背景下,初中地理会考中都十 分关注初中地理会考阅读材料题的考查,直接考图以及间接考 图的比重占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所以,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初 中地理会考阅读材料题的解题技巧深入开展规范认知。  相似文献   

19.
高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是全面检查和认定学生是否达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会考成绩是学生能否获得高中毕业证书的重要依据之一。由于会考相对于一般考试的特殊意义,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000年以来,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信息技术教研组在一系列重要文件的指导下,连续三年进行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的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以下是我们对会考改革方案的研究与实施的体会。一、信息技术会考改革提出的背景与现实意义会考的目的既然是全面考查和认定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日前公布了该省新课改高考方案,规定明年浙江将实行高中会考、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成绩三位一体招考体系,把会考作为统一选拔考试的基础;同时,采集学生会考成绩进入综合素质评价表,提供给所有招生院校,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三是由招生院校根据培养目标,自主确定是否对相应学科的会考成绩提出等第要求,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