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苯酚和浓澳水反应的投影实验 原理 苯酚和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的白色沉淀,这个反应本来是很灵敏的,甚至10ppm浓度的苯酚溶液也可用此实验检验出来。但是由于溴苯酚能溶解在苯酚溶液里,如果把试管稍一振荡白色沉淀就消失,如果在准备实验时苯酚溶液配得较浓时实验往往会失败,所以在做此实验时要配制很稀的苯酚溶液,浓度应小于0.125%。另外溴水要浓,为了增加可见度,可采用投影及对比试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溴蒸气对人体的伤害及消除方法广西藤县中学黄兰馨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有几个实验用到溴素和浓溴水。实验教师在准备实验时,分装溴素、配制浓溴水,以及师生在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时,都有溴蒸气溢出。溴是深红棕色发烟液体,挥发性很强,溴气为空气重量的5.5倍...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来设计该微型探究实验,通过电导率传感器实时检测稀苯酚溶液和浓溴水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借助计算机的实验软件包直接绘制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随时间变化曲线,从而为推测出苯酚与溴水反应是取代反应还是加成反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电石跟水反应制取乙炔的实验,不论把水滴入电石或者把电石投入水中,反应都很激烈,且产生大量泡沫冒出。一颗电石投入水中一下子就反应完,反应很难控制。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有些资料介绍,把水改为饱和食盐水。把电石投入饱和食盐水反应稍为缓慢,但仍有泡沫产生,还不够理想。我把电石跟1:1酒精溶液反应制取乙炔,反应很缓慢,没有泡沫产生,产生乙炔气体很平稳。将一颗约0.5克电石投入1:1酒精溶液,产生的乙炔气体通入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通入溴水,溴水褪色。换上尖嘴导管点燃乙炔气体,能安静燃烧约十分钟。效果很好。为什么电…  相似文献   

5.
溴水,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常用试剂,一般采用市售液溴和浓溴水,加水稀释而成。液溴,沸点59.5℃,常温下为红褐色发烟液体。本品不但是剧毒的酸性腐蚀品,而且是强氧化剂。遇氢发孔剂立即燃烧;遇木屑、稻草能使之氧化至燃;遇碱和还原剂均反应强烈。故对溴液的包装和...  相似文献   

6.
在现行教材中,苯与溴取代反应的演示实验是在圆底烧瓶中进行的。由于反应放出热量,使苯与溴都产生了气化现象,烧瓶内充满了苯和溴的蒸气。当把烧瓶里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时,苯和溴的蒸气外逸,污染教室内的空气。为此,我对这一演示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一、仪...  相似文献   

7.
1 苯的溴代反应实验演示仪苯的溴代反应实验是中等化学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演示实验。现行中等化学教材中虽有介绍 ,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 ,按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存在着以下不足 :①溴蒸汽容易干扰生成物溴物氢的检验 ;②外逸的溴蒸汽及溴化氢气体污染室内空气 ,影响师生健康 ;③药品用量大 ,不利于勤俭节约。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设计 ,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现介绍如下。1 1 实验用品分液漏斗 1个 ;吸滤瓶 1只 ;具支试管 1支 ;干燥管 1支 ;90°弯管 3支 ;玻璃管 1根 ;橡胶塞 3个 ;气球 1个 …  相似文献   

8.
关于SO2的性质实验,现行高中教材编排了两个实验:一个是SO2遇水呈酸性,另一个是SO2的漂白性实验。通常教师都会补做SO2让溴水(或碘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实验,用以证明SO2的还原性。但往往在敞口的条件下完成该补充实验。为了使实验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笔者设计如图1所示的装置,该装置既能显示出SO2更多的化学性质,又能显示SO2与H2S的实验制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无污染。  相似文献   

9.
关于乙烯制取实验的环保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中化学教材关于“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演示实验存在很多不足,如产生乙烯的温度较难控制,实验较费时。另外,随着反应混合液的温度逐渐升高,热浓硫酸的脱水性、氧化性明显增强,反应溶液先是浅棕色→深棕色→黑色→游离出大量黑色碳粒,生成的气体中除乙烯外,还含有乙醚、CO2、SO2、CO等气体,严重污染环境,使得到的乙烯纯度不高。针对乙烯制取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作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方法是采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测定含溴阻燃剂中溴含量.它是用氧气瓶法燃烧样品,用H2O2-NaOH溶液作为气体吸收液,将有机物中的Br全部转化为无机的Br.然后用1:1的浓硝酸调节溶液的pH值使吸收液呈强酸性,然后用二苯卡巴腙作为指示剂,用无水乙醇作为胶体保护剂保护HgBr2胶体.最后用标准硝酸汞作为吸收液的滴定剂,滴定完全后溶液呈现血红色.准确的记录消耗的硝酸汞溶液的量,用公式计算出Br的含量.从该实验可以看出:此种方法的检测范围很宽阔,相对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11.
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是一个传统的化学实验,在初高中教材中均有安排。此实验仪器在初中化学、科学和高中化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中均有配备要求,有供教师演示实验用的溶液导电演示器和供学生分组实验用的微型溶液导电实  相似文献   

12.
为了验证金属和盐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初中化学课本安排了铝和铜盐溶液反应的演示实验。现行教材 (人教社 1995年版 )是用 Cu SO4 溶液和铝反应 ,而原用教材 (人教社 1987年版 )是用 Cu Cl2 溶液和铝反应。我在实验中发现除去氧化铝膜的铝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速率很慢 ,几乎观察不到明显现象 ,而用除去氧化铝膜的铝丝和 Cu Cl2 溶液反应 ,能观察到有较多气泡产生 ,铝丝表面很快有红色固体析出 ,用手触摸试管明显感到反应体系温度升高 ,反应完毕试管中除了有红色固体外还有白色胶状沉淀。从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来看 :E°Cu2 / Cu=0 .345…  相似文献   

13.
一、苯的溴代实验改进苯和溴水不易起反应,但若有催化剂FeBr3存在则易起反应。按人教社《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二册)进行实验,反应剧烈不易控制。现做如下改进,经多次课堂演示,效果较好,而且方便。图1见图1,先在一干燥大试管中加入5毫升苯和1克...  相似文献   

14.
Cu与浓H2SO4反应的实验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是用来说明浓H2S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稀H2SO4的性质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按全国统编全日制普通化学教材和江苏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的实验操作,得不到蓝色溶液,而是出现异常现象,即有大量黑色物质生成且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而按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的实验操作(将铜片换成粗铜丝),没有黑色物质生成,溶液呈蓝色。  相似文献   

15.
针对教材中苯与溴的取代反应装置的不足,进行创新性的改进,设计了新的装置。该仪器简洁、操作简单、反应可控,能同时进行反应产物检验和反应类型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教材中的实验涉及不同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有很多。为了方便广大教师使用,我们将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Ⅰ、化学必修Ⅱ、选修1~6全部教材中所用到的不同物质不同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分别列入以下4个表中(省略饱和溶液的配制)。  相似文献   

17.
(1)教材中实验存在问题分析必修(1)实验[6-2]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里,观察品红溶液颜色的变化。给试管加热,观察溶液发生的变化。课堂演示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演示时现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操作较麻烦、费时;给试管加热时,二氧化硫气体逸出进入空气,造成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8.
按现行教材要求,进行银镜反应实验的程序是: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质量分数)的稀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通常叫银氨溶液)。然后在此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醛(或含醛基的物质),振荡后,将此试管置于水浴装置(图1)中加热。几分钟后可见试管壁上附着光亮的银镜。  相似文献   

19.
高一化学中铁粉与硫粉加热,铜丝在硫蒸气中的燃烧实验按照统编教材设计的装置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无污染的装置与同行们探讨。 1.铁粉与硫粉反应Fe+S(?)FeS+Q由于开始需要温度(不太高)而且又是一个放热反应,为了防止副反应生成的SO_2污染室内空气,反应应改为图1所示装置,即把约25克干燥的硫粉与3克干燥的细还原铁粉混合均分装在具支试管中,将药品铺成薄层,使具支试管口向上倾斜地固定在铁架台上,在支管处用胶管与长玻璃弯管相接,使玻璃管的另一端浸没在盛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相似文献   

20.
正1设计思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设计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教材是这样设计的: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钠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实验持续时间短,常伴有轻微的爆炸,不够安全,更没有设计气体产物的检验,存在一些缺陷。2创新之处1仪器创新:本实验采用了微型实验装置,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