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讨论是提高教学效率,构建师生互动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是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特定问题,或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交流、探讨中相互表达个人见解,以达到集思广益、探求真理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讨论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彻底转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进而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基于此点,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2.
有效课堂讨论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功不可没,因此,教师让有效讨论走进课堂、重视课堂讨论至关重要。教师要做到:精心设置讨论问题,让有效讨论走进课堂;善于营造轻松和谐氛围,让有效讨论走进课堂;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让有效讨论进入课堂;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展示时间,让有效讨论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情绪高昂、和谐健康的氛围中交流、讨论,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课堂讨论既能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质疑问难,取长补短,受到激励和启发,又能较好地体现课改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但有效的课堂讨论不仅要掌控好温度,更要把握好深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发挥必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建立在深度基础上的有温度的课堂讨论才会有效并持久。  相似文献   

4.
李智强 《甘肃教育》2008,(18):38-3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课改的进一步实施.课堂讨论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氛围,适时开展讨论与交流.合理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堂讨论就更显得重要了。  相似文献   

5.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课堂讨论模式是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实践。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在实施课堂讨论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成为课堂讨论模式中的主线及灵魂。因此,课堂讨论模式中教师提出并群集问题需要有一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讨论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的启发要精炼而恰当,要保持必要的"缄默"。必要的"缄默"能使学生的智慧与自信在理想的学习生态环境中自由驰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在教育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教育体制改革,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全面、更有效率地学习数学,就得紧跟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了解新课标教学的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学习的要求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小学数学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小学数学课堂中学习的内容都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来引入课堂学习的内容。教师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来打造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呢?根据多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经验来进行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教学生活中,学生课堂讨论是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可以使他们在合作讨论中培养合作意识,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对于教师们的教授内容理解更为充分。而如果将课堂讨论的环节放到教学开始,也可以起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效果。而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注意到这样的教学发展趋势,将学生课堂讨论教学法放到自身教学的中心位置,以符合新时代对于高水平语文人才的需要。然而在实际教学情况,我发现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充分理解课堂讨论教学的真正意义,只是将其机械地、呆板地放到自己的课堂里,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无疑会使课堂讨论教学法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林东明 《广西教育》2014,(24):45-47
正课堂讨论是指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就教学内容通过说、听以及非言语的方式,互相交流,以期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作为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课堂讨论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组织的讨论行为是否有效。研究显示,当前有较多教师在课堂上并不经常采用课堂讨论,即便开展课堂讨论,也未达到经常有效。本文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践和观课思考,探讨提高课堂讨论行为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翻转课堂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学会自主探求新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开展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途径,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以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教学活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学成败的根本。教师应从设计课堂讨论、课堂实验、合作探究三个方面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物理教学更轻松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工程材料基础课程中采用课堂讨论和同伴学习的教学方式,并对不同教学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课堂讨论使学生更能参与学习过程,增加其学习主动性。同伴教学由学生课前预习、观看教师上课视频、自学、同桌讨论结合等多种方式混合,也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小学生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地加强对小学生"课堂讨论"的重视。加强课堂上的讨论,能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学习,能促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使学生能在一个相对轻松和自由的空间里进行学习和发展。加强课堂上的讨论,能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借鉴和学习,全面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讨论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与课堂讨论题的设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学生能否广泛地参与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活跃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处于学习主体地位。怎样才能使学生广泛地参与讨论,笔者认为,增强语文课讨论题的激活效应是问题的关键。讨论题的设置如何才能达到激活学生学习热情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课堂讨论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过程,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积极有效的讨论能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课堂讨论的方式主要包括理解性讨论、探究式讨论和辩论式讨论,教师应根据所学内容采取相应的讨论方式。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使讨论积极有效,使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别针对"课堂讨论"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把握的关键点、课堂讨论的形式和特点进行了阐述,指出"课堂讨论"式教学能够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8.
有效课堂讨论策略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活力,促进课程讨论的深入和提升讨论的质量。有效倾听是促进有效课堂讨论的重要策略,是课堂讨论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除了依靠教师的语言策略之外,它还需要借助一些非语言方面的技巧。课堂气氛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气氛的好坏。教师在塑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朱学艳 《成才之路》2010,(36):I0021-I0021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开展课堂讨论,收到了如下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课堂讨论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讨论内容、讨论形式与讨论时机是课堂讨论的三大要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挑细选,把握讨论内容的"精度";"掌握火候",把握讨论时机的"准度";精心组织,把握讨论形式的"效度",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课堂讨论更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