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举目中国期刊界,《民族文学》、《回族文学》和《满族文学》等少数民族期刊(汉文类),对整个汉文期刊界而言,无疑是一种积极性的文化建构。《回族文学》作为  相似文献   

2.
在满族文学的长河中,1931—1945年间的东北满族文学因其"集群性"的反帝表达而具备了突出的时代品格。抗战时期的东北满族文学凭借对满族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等的生动书写,诠释了抗战文学的民族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3.
第五节 回族文化对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的导引 文化是国家、民族全部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保持国家、民族生机与活力的强大精神内核,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回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近千年的生存和发展中.民族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培育和丰富.对回族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散居回族,虽然散居在祖国各地.但是共同的民族文化却使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习惯代代相传.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作为多民族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建设目标,但在此过程中我们更应改变传统的由民族而文化、由文化而民族的观念,以地方为着眼点,通过建立以地方民族构成为主体的档案收集体系、以地方民族构成为结构的档案管理体系、以地方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档案服务体系等途径,加强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挖掘与规范管理,落实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发展的基础建设,既能拓展新时期档案建设资源,又能更好的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和支撑.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13,(18):7
《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民族出版社单位的相关负责人有很多这样那样的思考,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重,但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通过民族出版保护民族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民族历史编辑丁丽萍说:"我们生活在回族聚居区,对维护回族文化的正确传播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加深对民族宗  相似文献   

6.
范庆超 《兰台世界》2013,(11):117-118
在满族文学的长河中,1931-1945年间的东北满族文学因其“集群性”的反帝表达而具备了突出的时代品格.抗战时期的东北满族文学凭借对满族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等的生动书写,诠释了抗战文学的民族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7.
郑绍健 《今传媒》2016,(4):72-73
少数民族文报是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喉舌",始终坚持传播正声音和正能量,是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产品,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桥梁纽带.在边疆民族地区,做好民族工作就是政治、大局,是团结、稳定.而做好民文报的办报工作,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和谐和边防稳固的助推器.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州的德宏团结报社四种少数民族文报发展困难重重,如何破解难题,再启征程,是本文作者试图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引导文学创作,扶持鼓励以新疆少数民族作家原创作品为主的各民族作家作品,加强各民族作家、作品之间的翻译和交流,培育和发展现代文化,实现"出精品、出人才"的工作目标,促进新疆各民族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共同繁荣与发展,2011年10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全面展开,民族院校图书馆不能成为孤岛,应融入其中,创造新的服务模式,使民族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最大化,充分发挥民族院校图书馆在地方的龙头作用,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推动自身事业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0.
《回族文学》作为少数民族文学期刊,虽然地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但相对于中国期刊界而言,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在当前这个文学和文学期刊日益被边缘化的时代,《回族文学》不仅恪守着极其艰难又很纯粹的文学  相似文献   

11.
陈邕 《出版广角》2014,(9):14-16
正能够获得良好市场反响的外国文学作品必定有着新颖独特的一面,能够契合当下的阅读热点,具备一定的时尚因素,能反映可以引起共鸣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人生。外国文学是指除中国文学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世界各民族都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学,它是外国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在促进我国国民的深邃智慧、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繁荣文化是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坚持用理论来支持与引领文化,是发展繁荣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的深切体会。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出版在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和繁荣民族文化发展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任务。考察内蒙古民族文化出版的现状,对于把握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出版的整体状况和推进我国民族文化出版事业的继往开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描述内蒙古民族文化出版概况的基础上,借助SWOT态势分析法,对现阶段内蒙古民族文化出版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在发展机遇及潜在威胁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对未来内蒙古民族文化出版的可行性路径给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宁夏自治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最近在银川召开,会议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会议要求,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尊重创造,鼓励探索。及时推广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推动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围绕自治区党委"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战略部署,抓住自治区50周年大庆的有利契机,培育以回族优秀文化为  相似文献   

15.
《回族文学》,这份植根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全国唯一以回族命名并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长期以来不仅服务于办刊区域内的回族,而且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作为一份少数民族文学期刊,《回族文学》为了最大限度地突显这本刊物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四个方面深入阐述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命题.出版历来都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围绕出版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问题,本刊记者邀请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畅谈了他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胡庆 《大观周刊》2012,(18):286-286
文化是一种生活符号,是民族精神的演绎与传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正是这种悠久的历史文化滋养和鼓舞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注入了活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不仅塑造人、引导人,更能鼓舞人;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儒释道三家的完美结合,它包含了政治、经济、哲学、医学以及个人修养等各个领域,是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当前,党中央提出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文化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这是重振民族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是相辅相成,互为推动的。从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到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再到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无不与文化的发展有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一条文化兴国之路。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开发文化产品,加大文化输出力度,在巩固思想文化阵地的同时,扩大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重塑民族精神和树立我们的民族威望。  相似文献   

18.
顾晓晖 《新闻窗》2008,(1):43-44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具有熔铸于民族精神之中的优秀民族文化。“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新闻媒体主要生产的是精神文化产品,是国家文化的基础产业和主要传播渠道,在建设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档案,作为"人类的记忆",其内涵十分丰富,是文化的"母资源";从社会意义上而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档案文化是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的过程中的再丰富、再发展、再繁荣,是对传统文化的再挖掘、再创造和再升华。济宁市档案局五项并举:宣传先行、丰富资源、举办展览、积极编研、网络助力,深度开发档案文化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济宁文化名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