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少雄  王涛  廖平  李仕成 《成人教育》2011,31(11):47-48
提高农民文化与科技素质是实现四川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农民接受农业科技和劳动技能培训难度大、农民教育培训任务迫切而艰巨的现实,各级政府、各部门、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探索当前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难点和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致富能力,而其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各级组织应加强对农民的教育,组织各教育单位与村级组织联动起来,合理安排,注重实效,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把职业教育办到农民的心坎上,尽快提高本地区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其早日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3.
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严峻的挑战。把培养新型农民放在首位,加大农民培训,提高培训水平是今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时候应优先考虑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需要,同时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4.
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是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有利于改革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已经初步形成培训教育制度化、培训主体多元化、教学模式多样化、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等特点。当前应加大政府和社会的投入支持力度,健全运行机制,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培养新型农民: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重要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对培养大批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明确培养目标,转变办学模式,拓展培训功能,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培训效益,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与就业创业能力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目前的情况下,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所以说,职业教育引领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的特点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俗  赵正洲 《职教论坛》2007,(2S):34-35
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是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有利于改革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已经初步形成培训教育制度化、培训主体多元化、教学模式多样化、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等特点。当前应加大政府和社会的投入支持力度,健全运行机制,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于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发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势在必行,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技术培训有较大的潜在需求。我们可以通过加大政府投资、提高服务意识等措施,将科技培训办好,充分解决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于现今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应厘清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功能与价值取向,尝试共建合作、委托培养、基地带动等多种模式。扩大和加强农村实用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范围和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和实用技术能力;建设农民培养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培养基地或劳动力供应基地;将新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农民工培训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商洛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群体素质不高。目前,实现商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就业,关键是要各级政府各负其责,通过政策导向和市场化手段加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致富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