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而传统的信息技术已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于是,量子信息学应运而生。量子信息学是量子物理与信息科学相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有着传统的信息技术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新的革命性发展方向,被国际上公认是21世纪涉及物理学、材料学、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最活跃。  相似文献   

2.
量子信息科学——一个令人惊奇的新兴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量子信息是量子物理与信息科学相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基于量子力学的特性,如叠加性、纠缠性、非局域性和不可克隆性等,量子信息可以突破现代信息技术的物理极限,开拓出新的信息功能,量子密码可以提供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绝对保密通信,量子计算具有巨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提供功能  相似文献   

3.
刘宁  时金芝 《现代情报》2005,25(3):166-167,170
生态信息科学作为生态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产物,是直接服务于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分支学科,可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服务。文章介绍了生态信息科学的概念,对生态信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生态信息获取、管理、分析、传播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我国发展生态信息科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信息时代的主导力量,信息技术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讲述信息的重要性为入口,介绍了信息科学的特点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定义。并以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信息技术研究范例,阐明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首次发现量子关联可以不被环境破坏。相关论文发表在4月12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子刊《自然—通讯》创刊号上。在量子信息科学发展初期,人们认识到纠缠是量子信息技术优越性的关键。然而此后人们发现一个更普遍的概念"关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瞄准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量子信息技术是当前全球科技革命的前沿领域,也是世界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和引领力量,具有突破经典信息技术极限、实现信息技术颠覆性创新的潜力。我国高度重视量子信息技术发展,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量子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7.
当前,量子信息技术成为全球一大热点。本文对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SCI论文和Innography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梳理了近期美国、欧盟、英国、韩国和日本推进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举措,总结提出中国量子信息技术在2010年后已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制定国家量子信息技术路线图、多层次协同攻克关键技术、发挥企业主导作用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得到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量子信息科学是由物理科学与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所形成的一门新兴前沿学科,在经济、社会乃至国防军工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及其相关器件是发展量子信息科技的关键支撑之一,只有解决材料器件基础问题,才能掌握量子信息研究的主动权.宋海智教授长期致力于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等方面的开发,积累了丰富的量子信息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9.
生态系统管理、生态信息科学与数据资源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需要生态信息科学的支持,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为生态环境信息科学的发展 提供了技术保障。生态信息科学作为生态与信息科学的交叉产物,是直接服务于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分支学科,可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数据和信息技术服务。该文在简要地论述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信息科学与数据资源管理领域的主要工作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量子信息科学.主要是由物理科学与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领域。当前,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刚刚起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与国际同步,并且在许多方面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1.
论情报学发展的后现代主义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梳理了情报学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对情报学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境进行了分析,认为情报学的发展具有非表达特质、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去中心化等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点,后现代主义趋势已经是情报学发展的既成事实。  相似文献   

12.
浅议情报科学及其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茂生 《情报科学》1998,16(1):12-15
本文慨述情报科学的性质、内容、发展脉络、未来趋势、与信息科学和信息管理学的关系以及专业教育问题。作者认为,情报科学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科技情报工作和西方的文献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情报科学基础理论、情报存贮与检索、情报技术以及情报系统、网络和资源的管理等方面。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科学的发展,必将对情报科学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周东生 《情报科学》1998,16(3):195-199
县域科技信息工作,是我国科技信息事业发展大系统中的基础要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大趋势,赋予了县域科技信息工作以全新的内涵和外延。县域科技信息工作出现了新的特点(用户组成的社会性、需求内容的多元性、需求产品或服务的优质性、供需关系的矛盾性),应通过实施新的策略(系统发展策略、强基固本策略、价值增殖策略),使全部业务转入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信息需求为导向、开发利用为主体的新轨迹。  相似文献   

14.
知识构建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信息构建到知识构建的发展必然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构建的核心要素,并结合国内外情报学的发展趋势,从研究范畴和学科定位两个方面分析了知识构建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家榕  颜嘉麒  叶鹰 《情报科学》2023,41(2):185-191
【目的/意义】随着大数据时代各类科学数据爆发式增长,科学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日渐显现。情报学因其在信息分析上的专长,应当积极参与推动科学数据分析,使其成为情报学新的增长点。【方法/过程】综论科学数据分析大势,概析科学数据分析内涵与外延,为情报学前沿拓展提供参考。提出聚焦具体科学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方法实现知识发现的科学数据分析模式,建议以知识发现为中心发展和深化科学数据分析。【结果/结论】在重点关注天文和物理数据分析、生物和医药数据分析基础上,通过关键词共现实例揭示科学数据分析因主题领域不同而形成相对独立研究社群,为在不同主题领域深化科学数据分析提供新视角。同时提示关注科学数据分析向文科领域的扩张。【创新/局限】指出科学数据分析有望成为情报学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东西部科技合作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群 《中国软科学》2002,(11):79-84
东西部科技合作的相关理论可概括为从区域内部能力出发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包括均衡增长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从区域与外部交流出发的区域开放发展理论,包括区域贸易理论、区域投资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从宏观整体及全球化视野出发的区域创新跃迁理论,包括知识经济理论、空间聚集理论和创新理论。三个层面的九个理论,对于实际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这些理论出发,我们可以深入分析东西部科技合作的静态能力和互动潜力,探讨东西部科技合作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前景,从而获得促进东西部科技合作的许多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哲学角度和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探索情报学研究的发展。文章对近20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起步、发展、回归三个阶段,并对其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从而说明情报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在缺乏天敌和其他制约因子存在的前提下,入侵种能够快速繁殖和扩增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生物入侵变得更加普遍并且危害更加严重,加强入侵种的治理至关重要。由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在入侵种防治中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开发和利用无污染、无公害的遗传调控技术在生物入侵种的综合治理方面就显得非常迫切。文章针对我国入侵害虫的现状、主要入侵方式及目前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同时对遗传调控技术及其在生物入侵种综合治理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我国生物入侵的科学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情报学与相关学科的差异性看情报学的核心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情报学与图书馆学、信息管理、通信科学、智能科学、计算机科学、计算语言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们之间又有着本质的不同.通过分析情报学与相关技术学科的差别,得出情报学的核心技术是分析技术.因此,应当在充分发展以检索为代表的传统情报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分析技术,特别是文本内容分析技术,以推动相关理论、技术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NBIC聚合科技,是以纳米科技、生物医学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四大科学技术聚合而成的全新科技领域。四大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顺应了科技与人类融合发展的趋势,体现出一种先进的大一统科技发展观。作为新世纪科技的最前沿,NBIC聚合科技将在扩展人类认知能力、提高健康体能、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巨大的功用。十年间,世界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发展NBIC聚合科技,形成了许多研究成果。这些经验对中国树立大一统科技发展观、政府主导多学科聚合发展、关注科技发展负效应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