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榆城味道     
鱼汤泡饭喷喷香如果只有半天的时间游大理,你会怎样游?参加大理一日游只是平庸的玩法,几个小时漂在洱海上,然后,三塔、蝴蝶泉,大理古城几个景点赶下来,大理的美早被千篇一律的导游词格  相似文献   

2.
古城漫步     
初到大理市的外地人,常听本地人说"到大理."或"从大理来."就觉得很奇怪,其实他们说的"大理",指的是大理市区内的大理古城,而现今州、市政府所在地叫"下关".我的朋友老何曾在大理住过一些时日,此次结伴游玩,一定邀约我到大理古城走走.乘车从大理市的下关往北15公里,就来到了一道古城门下,门楼雕梁画栋,上面高悬着一块匾额:"文献名邦".  相似文献   

3.
在大理     
杨洋 《大理文化》2011,(8):41-44
一直在下雨,但我还是决定去大理古城走走。古城和下关,现在都称为大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地方。下关从一座灰蒙蒙的小城一天天成长,一点点蜕变,已成为一座大气、美丽的城市。古城则是婉约的,细致的。从十多年前我见到它,到如今,它从一座宁静温婉的小城,变  相似文献   

4.
杨圭臬 《大理文化》2012,(10):74-76
初到大理市的外地人,常听本地人说“到大理”或“从大理来”就觉得很奇怪,其实他们说的“大理”,指的是大理古城.到大理古城,首先经过的是文献楼,门楼上面高悬着一块匾额:“文献名邦”.这是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5年)云南提督偏图深感此地人文兴盛,报请清政府颁发的.  相似文献   

5.
矿葬     
陈川 《大理文化》2010,(6):7-21
丰厚而独具韵味的历史确定了大理的象征地位。从历史的渊源来看,大理是一座古老之城,南诏大理国留下的辉煌,使得这座古城具有了神圣的价值。从神圣的苍山顶峰发出的光芒一直将大理照耀到现在,亮丽的光环将大理的知名度延伸到全世界。数百年以来,大理古城一直用静默的姿态开始了与世界变化的对峙,当流行元素弥漫世界的每个角落时,大理却因这样的固守再次显示出了特有的"沧桑"与"老道"。于是,在世界纷繁的变化之中,大理面向世界敞开着一道幽秘之门,蛊惑着人心,蛊惑着世界。相对古城中古老建筑物、城墙、城门等,大理人的生活是世界性的———缓慢、有序而敞开,符合人性。古城人对生活的从容和优雅,将现代人的物欲横流的心态屈居脚下。大理老街上的一座咖啡屋、一个酒吧、卖凉粉的白族老妪、阳光下的银匠、以至于从世界各地奔赴而至的旅者……都能在大理寻找到丢失的自我,创造着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大理是一个真正的和谐之地,是一个人神共居的城市。在洋人街大理王府的回廊上看苍山,听溪流的声响,流淌的不仅仅是水,包含着历史的、现在的和未来的时间,涤净了我们身上的浮尘,使得我们听到了生命中的挣扎和呼救,这种感觉与大理古城的风景和原型融而合一,最终使大理成了世界性的诗学和美学兼具的城市符号。  相似文献   

6.
大理的小巷     
大理古城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小城.春节期间,我和大人到那里玩. 从深深的城门洞往里走,就踏上了一条青石板铺筑的大街.街道两旁是高大的冬樱花树,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樱花.大理古城的街道很直,有几条是从南向北,又有几条是从东向西,街道两旁又岔出一条条幽深的小巷,把古城划成了个大棋盘似的.听大人说,大理古城有九街十八巷呢.  相似文献   

7.
我在老挝读书的时候,就希望到中国学习。我的考试终于通过了,来到中国大理,说来很奇怪,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大理特别的美,西有苍山,东有洱海,中间一个古老的城市就是大理古城,每天都有旅行者来来往往。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大理古城,像我这种偶尔步入其间的人不在少数。我们能够通过一些文字或者图片,加上有限的几次逗留,约略地知道它的沧桑与久远,却永远也做不成其中的一部分。记得一位作家这样写道:"穿越大理古城南城门,犹如洞穿一条历史的隧道……而一踏进大理古城,‘文献名邦’就不仅仅是写在匾额上的冰冷词句,更是充盈在细水长流的现实生活之中的珠贝,温润可人,令人无限惊喜。"我正是用这段文字调整好了心情,在春天的某个下午,带着我那爱着爱着就老了的妻,又一次踏进了大理古城。  相似文献   

9.
我曾品尝过大理白族的砂锅鱼、饵丝这两种闻名遐迩的美食,吃过后挥手惜别大理了,然而,总有一种寻找机会再度去品尝的奢望。其实,在我所品尝过的大理白族美食中,火烧猪又何尝不是这样?一年多以前,我和几个好友一同到大理游玩。虽然多年前我曾几次游逛过大理,饱览了大理的旖旎风光,感受过大理的民族风情,品尝过大理的独特美味。而这次故地重游,还是不乏新鲜感。最有意思的是,在一位比我更懂得大理的朋友推荐下,我们一行相邀钻进地处大理古城闹市区的一家百年老店,慕名品尝了一回白族出名得让"老外"都赞不绝口的火烧猪肉。  相似文献   

10.
家住洱海边     
左家琦 《大理文化》2010,(11):69-74
在离大理古城不远,一个叫才村的小镇里,住着一户洋居民。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从大理古城乘坐C2路公共汽车,闻着田野的稻香来到才村。沿着村道走进一条往北的小巷,在一个写着66号门牌的幽静民居大门前,"光临寒舍,请君按铃"的粉笔汉字十分显眼。  相似文献   

11.
探访天龙洞     
岁末年初的一天,来大理参加活动的几位省内外的报人、作家朋友要我“客串”一次导游,以民间的方式,领他们到一个“人造痕迹”还不重的地方“晃悠晃悠”。现在都说,大理是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我的这些朋友来大理已不止一次,对苍山、洱海,大理古城、洋人街这些地方,比我这个本地人还烂熟于心。所以领他们去哪里,我心里还犯了难。猛然间,想起了我的好友赵铁的邀请,说他们那里的“上关花天龙洞”,是“观沧海、赏名花、探奇洞、寻古城”的绝佳胜地,有时间不妨去感受一番,于是我便大胆向他们推荐了我自己以前也没去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飞雪迎春到,风雨送春归。每年新春将至时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大理已是鸢飞草长,仡红柳绿,一派春天的景象了。而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古城更是沉浸在了喜迎新春佳节的浓浓节日气氛之中,尤其是肖一对对红红艳艳、热热烈烈的春联在城内大街小巷沸沸扬扬地飞舞起来时,古朴典雅的古城就显得更加艳丽多姿、春意盎然了。  相似文献   

13.
灵性红龙井     
对大理古城的留恋,缘自一条小街——红龙井。  相似文献   

14.
品味巍山     
正终于在一个假日里成行,去细细品味南诏故地巍山的那一座城、那一条街、那一个村、那一座山。穿过焕然一新的拱辰楼,迈步在巍山古城错落有致,前铺后院,清一色瓦屋坡顶的房屋分列在古街的左右两侧,这犹如穿过苔草点缀的大理古城南门楼,自由自在地徜徉在青石板铺就,中外游客相拥相挤的古街道上。巍山古城居民百姓不急不躁的慵懒时光,犹如在大理古城里开着铺子,喝着绿茶或品着咖啡,将经营和休闲融为一体的慢生活。巍  相似文献   

15.
家佳洱海边     
在离大理古城不远,一个叫才村的小镇里,住着一户洋居民.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从大理古城乘坐C2路公共汽车,闻着田野的稻香来到才村.沿着村道走进一条往北的小巷,在一个写着66号门牌的幽静民居大门前,"光临寒舍,请君按铃"的粉笔汉字十分显眼.  相似文献   

16.
一千两百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相当于唐、宋时期(公元738-1253年)白族在我国西南地区建立的南诏、大理两个古国,绵延了五百多年的时间,堪称距今立国千年的古国。如今在大理的苍山,洱海之间随处还可见众多的古城,古遗址,古村落,古塔,古城楼等。一千多年以来白族先民留下的遗迹,矗立在大理南城门外的文献楼就是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代的历史见证之一。  相似文献   

17.
殷群 《大理文化》2012,(5):95-97
如果说街区是组成大理古城的"骨骼和动脉",那么,民居院落就是大理古城的"肌肉"。大理自古就是"文献名邦",大理人知书达理,尊师重教,为人讲求"德",重"修身、齐家",而不奢谈"治国、平天下"。古城里的居民很懂得生活,古城民居的社会形态与居住形态相联系,具体表现为民居的历史、文化、信仰、习俗和观念等社会因素所形成的特征与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式和内外空间、建筑形象所形成的特征相契合。  相似文献   

18.
赵敏 《大理文化》2005,(5):9-11
自古以来,街市是商业的特有产物.街市让人联想到更多的是喧嚣,生存,争斗,铜臭之类的概念.如果将商业做成一种文化,做到一种与人的心灵息息相关的境界,许多人都会以为这是天方夜谭.但现实中的大理确确实实地有着这样的一条街,它被国内外游客亲昵地称之为古城大理洋人街.  相似文献   

19.
寅公 《大理文化》2005,(4):37-38
云南大理一直是我心中神往的地方--从著名的<五朵金花>到金庸的<天龙八部>,大理在我心目中就是用苍山、洱海、山茶花包装起来的蝴蝶之乡.经过3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从丽江来到了大理,远远看见了暮色中屹立的苍山,而名扬天下的洱海在落霞中泛着金光,古城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20.
魅力大理行     
公明 《大理文化》2012,(1):57-60
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对大理的描写,大理便成了笔者向往的地方。如今来到大理古城,刚下车就看到南城门头“大理”两个道劲有力的黑色大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