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卢杰 《传媒》2018,(11):72-74
在这个受众需求日趋多元化的时代,如何提升广告传播的精准性成为各大媒体不断探索的问题.移动APP广告的出现为广告商、媒体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结合移动APP广告的概念及其传播优势,探讨了其面向受众的精准传播策略,旨在促进移动APP广告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移动新媒体的崛起,传统直线传播模式的缺陷逐渐显露,代之而来的是全新互动式传播方式受到青睐,互动式广告应运而生。互动式广告架起了广告主和消费者即时沟通的桥梁,可口可乐作为全球知名可乐品牌,非常注重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创作出许多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广告作品,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距离,提高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与忠诚度。通过研究发现,可口可乐互动式广告主要表现APP定制式互动、社交媒体病毒式互动、跨屏参与式互动、户外体验式互动、H5分享式互动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成为改变人们生活和全球经济的重要平台,在不断完善社会化沟通平台的同时,也在不断创造着商业价值。然而,在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条中,移动APP广告作为当前移动广告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自身发展的很多瓶颈问题。本文以移动APP广告为基点,通过对移动APP广告发展中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挑战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和总结,为促进移动APP的全面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侯雅惠 《视听》2023,(5):154-157
移动场景的出现使贺岁广告的创意与表现方式更加丰富,贺岁广告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了与受众的良好互动,达到了更好的营销效果。移动场景的时间、空间、人、物、关系和价值六大因素为贺岁广告的创意提供了思路。贺岁广告主要从利用时空搭建营销场景、利用社交关系强化场景连接、利用内容提升场景体验三个层面进行创新,实现了受众从被广告场景吸引到拥有良好体验的跃迁。  相似文献   

5.
韩文静 《青年记者》2017,(15):56-57
数字广告与节日文化 (一)数字广告时代的到来 数字化浪潮席卷了传统广告业态,网络视频广告、社交媒体广告、网络口碑营销、H5广告、信息流广告、VR/AR广告、原生广告、APP广告、移动场景广告等不断产生,广告的数字化发展带来了广告市场的革命.Zenith数据显示,2016年北美数字广告支出首次超过电视广告支出,而中国目前占据全球数字化广告市场1/5的市场份额①,早在2014年网络广告收入规模就超过电视②.笔者认为,数字广告即依托数字技术将品牌信息与人的需求进行精准匹配的创意传播与互动服务.在大数据、智能互联的未来市场,数字广告将迎来更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5,(20):60-63
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移动广告平台已经成为我国广告产业的重要参与力量,并在移动广告产业价值链中充当最为关键的环节。随着产业变革的推进,移动广告平台也开始对各种运营模式展开了积极的探索,正经历着由量到质的转变过程,其中"秒赚广告"APP的运营模式具备了非典型性特征。本文以"秒赚广告"APP为例,分别从用户价值、广告主价值、平台价值以及广告代理商价值等方面,分析其对移动广告产业价值链创新性整合的内在逻辑,旨在为正处在变革之中的移动广告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用户体验是影响移动阅读APP活跃用户数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用户体验的视角出发,从创意、情境、交互、服务和平台五个方面研究了移动阅读APP“甜点”设计,旨在提升移动阅读用户使用APP的黏度;指出移动阅读APP的设计应在用户体验的基础上,重点把握“甜点”设计,为用户创设愉悦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走在新媒体传播潮流之首的在线广告在创意方面显示出明显的娱乐化趋势,伴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娱乐性的成分中又融入了在线消费者对互动性的要求.本文简述了在线广告的娱乐化趋势,对在线广告的娱乐互动传播方式进行了类型解析,并对在线广告娱乐互动传播的实际运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手持终端的图书馆APP移动服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手持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APP以其便捷、迅速、可个性化定制推送等特点在信息服务和知识传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外图书馆提供的APP移动服务包括基本移动业务、数字资源推送、用户社区服务、科普游戏社区等。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图书馆尝试了利用APP等新技术手段提供服务,并且其中大多服务是传统服务的延伸,其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图书馆应通过关注用户潜在移动信息需求、挖掘并集成馆藏特色资源、拓展服务功能、注重与第三方技术合作、加强市场营销和推广等策略推进国内图书馆APP移动服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王静 《传媒》2019,(6):54-55
信息流广告是一种嵌入移动APP内容环境中,借助大数据对用户特征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实施精准化、差异化广告投放的一种全新广告形态。信息流广告凭借较强的创意性、精准性赢得了广告主和用户的广泛认可。目前的信息流广告主要集中在社交媒体、资讯APP、搜索引擎三大平台上,其中微信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成为信息流广告的主流梯队。  相似文献   

11.
尹云从,湖南顺风盛美传媒总裁,创意按钮APP发明人。曾率领盛美连续三年摘获中国广告长城奖金奖、连续六年位列中国创意五十强前十位。2015年,成功研发出可以自动生成idea的电脑程序"创意按钮"。曾于上海同盟广告(奥美广告集团企业)任文案、创意组长、总经理特别助理;曾于南京银都广告(奥  相似文献   

12.
田益  谢永龙 《出版广角》2016,(19):77-79
随着新媒体技术在户外广告中的广泛应用,户外新媒体广告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从写字楼、地铁、公交的液晶电视,到机场、医院的LED显示屏,户外新媒体广告无处不在.文章总结了户外新媒体广告的含义和特点,并结合户外新媒体广告发展现状,从互动体验、场景生活化、数字技术等方面分析户外新媒体广告的创意与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朱佳 《东南传播》2018,(5):126-128
近年来"原生广告"热潮逐渐被"内生广告"所取代,业界普遍认为广告迎来了全新的"内生时代".作为内生广告中坚力量的"创意中插广告"也开始普遍开花,日渐兴盛.在此背景下,针对创意中插广告的现状,冷静思考、重点探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再对症下药,才能避免其像"原生广告"般昙花一现.更重要的是,从创意中插广告的角度来透视内生广告的发展现状,或许能对内生广告的后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碎片化内容的应用需求,移动听书APP应运而生.本文通过梳理移动音频产业的发展,比较了移动听书APP与移动电台(FM) APP的区别及国内主流听书APP的市场现状.此外,通过对“懒人听书”进行的实地考察,从产业链角度分析了移动听书APP的特点,认为版权隐患等问题依然存在的同时,移动听书产业已经搭建起了初步的生态链,并将会呈现由内容主导发展为服务主导,运营模式趋于多元化发展,更加注重优质IP的开发以及回归伴随性本身,听书场景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智能移动终端迅猛发展,移动应用服务大规模普及,移动视听APP成为网民观看视频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统计数据分析当前移动视听APP发展现状,归纳其类别特点,梳理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瓶颈,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手机广告——移动中的互动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苏宝华 《新闻界》2007,(5):147-148
本文以手机广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手机传播特点的对比分析和对当今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手机广告模式的探讨,总结出手机在广告传播中具有的“移动中的互动交流“的传播特点,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最符合手机传播特点的广告类型即无线网络广告和无线位置定位广告,并运用哈贝马斯的行为交往理论,揭示了移动中的互动手机广告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网络经济时代,随着传播信息的不断革新和信息产量的大爆发,广告也突破了以往的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的传播模式,开始向网络媒介靠拢发展.本文中笔者就通过对传统广告和网络新型广告的对比分析,从互动模式、人性化模式、创意模式角度来浅谈互联网时代广告的传播模式,并对存在问题进行简单剖析,提出了相应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移动互联网+音频"是目前广播的新样态.近几年,移动音频APP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引发各界人士的思考.本文着重阐述我国的移动音频APP的现状,指出目前移动音频类APP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的媒介信息环境特点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论广告创意的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翼青  高小燕 《新闻大学》2011,(2):74-78,88
广告创意常常被认为是广告运作的中心环节,广告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无论是在其内容还是其艺术表现形式方面都谈不上是一种创意.从历史的发展看,创意也不天生就是广告人的核心价值观,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广告仅仅是"广而告之"的信息告白,直白地把产品的消息传递给消费者.创意也不是广告的天然属性,...  相似文献   

20.
手机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手机视听APP的选择,本文在对河南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共217位学生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手机视听APP发展迅速,其受众较为分散,没有形成手机视听APP"一家独大"的格局.面对大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体验以及对手机视听APP的期望,"内容为王,'类化'细分","精准把握受众需求,定制创意方案","平台优化,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手机视听APP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