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材料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写作要求”四部分构成。写作时则是围绕一个话题,寻求可以直接描述或者议论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对这个话题的认识和关注,运用多种思维方法,调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文章。  相似文献   

2.
伍芬香 《湖南教育》2003,(12):38-38
话题作文的显著特点就是开放性强,主要体现在写作角度开放、文体开放、眼界开放和思维开放等方面。话题作文鼓励学生在切合话题的情况下,敢于创新,敢于写出新鲜独特的东西来。但话题作文的开放也不是不要限制,它要求考生在选定自己所擅长或占优势的范围内加以“自我限制”。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误解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造成不应有的失误。误解话题。准确把握话题的内涵是正确审题的前提。陕西宝鸡市2000年中考要求以“梦”为话题作文,提示语要求介绍梦的形成和种类,提出“允许在梦中驰骋想像的翅膀”。有一个考生…  相似文献   

3.
话题作文以其崭新的形式,独有的魅力,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它有极强的开放性,学生可以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这“三自”使学生有充分的写作自由,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和才华的舞台。虽然如此,但从学生的写作来看,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写好话题作文不容易,尤其是文章题目不好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4.
翁文耀 《文教资料》2007,(15):169-170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都是“话题作文”。跟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在命题思路、写作要求、写作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话题作文往往文体不限,可供考生选择的余地更大,写法更是可以灵活多样。它的写作旨趣是追求思维层面的发散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话题作文在近几年的高考和中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为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符合国家教育部对学生作文方面的有关要求。话题作文的写作应注意把握的问题很多,尤其要注意把握话题作文的“基本形式”“话题”和话题作文与其他材料作文的区别,注意话题作文写作中的审题关、拟题目关和文体与写作内容的选择关等。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既能够考察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话题作文是作文中的一种类型,通过材料来引出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来进行写作。学生在话题作文中若是没有理解话题意思,在写作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跑题。教师要给学生传授一些写作的技巧,既不会让学生跑题,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主要研究了初中语文话题写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中考中,话题作文已取代其他几种作文命题.占据了主导地位,话题作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飙升为“绩优股”,被众多“股民”看好,究其原因是因为话题作文以他的开放性赢得了命题者的青睐。只要与“话题”有关。写作材料、观点感情、文章体裁、语言风格都由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这无疑是给考场作文“减压”“松绑”。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只提供话题,学生可依据话题要求,自拟文题.进行自由写作。话题作文尽管可以自主命题,但一不小心也会出现偏题或跑题。因此,话题作文的写作应尽可能做到“胸中有话题,笔端显题意”。这样才能准确体现所给话题的意向,真正落实话题作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红  徐常来 《山东教育》2003,(11):24-24
近年来,高考作文和各地中考作文出现了许多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就是围绕话题所写的作文。话题只是提供了写作的大范围,如何“化大为小”,恰当选择具体角度,精心确立写作中心,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就需要围绕话题,充分展开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然后加以比较、选择,确定最佳写作角度。所谓写作的“角度”,就是作者构思作文的出发点。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是一篇作文成功的必要条件。著名画家达·芬奇曾说过:“即使只是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看它,其形状便立即不同了。”这里所指的角度,便是指观察万物、审视万物的出发…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 ,全国有很多地方的中考作文已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尽管话题作文是全方位向学生开放 ,但在写作过程中 ,还是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些考生对话题作文认识不清 ,未处理好话题作文写作中的几个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结果走入了写作的误区。  一、提供话题不等于提供材料命题人所提供的话题 ,既不同于以往供料议论文写作中所提供的材料 ,也不同于记叙文扩写的素材 ,它仅仅是写作的一个引子。因此 ,不能套用以往那种“引—提—议—联—结”的供料议论文或扩写的写作思路。而有的考生正是忽视了这一点 ,把话题当作材料…  相似文献   

11.
在话题作文的训练中,学生可以根据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写作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写作时都能做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但是,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步入以下几个误区:一、把话题当成作文题目话题作文往往是通过一段提示语提炼出一个中心词,即作文的话题。如: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就能有所发现、发明、创造。请以“问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语文教学与研究》)。提炼出的话题是“问号”。很多同学读了该提示语后,竟不假思索地把作文题…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因取材广泛,立意多,能更好的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想象,给学生以更多选择自由,已成为了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想象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其特点有: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只提供写作范围,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科作为中等职业教育领域所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是一门不可替代的学科。教师立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写作话题作文时难以把控全局的现状,尝试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分解困难,利用思维导图发散式思维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作,能帮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整理写作思路、恰当选择写作素材。通过具体分析思维导图对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与训练的意义,探讨提高学生话题作文写作质量和效率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高考作文一反传统的“遵命作文”形式,大多是话题作文,因为它符合新课改“淡化文体”这一精神,它以其形式的开放性,体裁的自由性,内涵的丰富性等特点,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情的广阔空间。话题作文往往是给定一个写作范围,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正是在这“三自”的前提下,拟定文章的标题就成了选择材料、结构文章的关键。作文评分标准中,对题目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俗话说“文题善,佳作成一半”。  相似文献   

15.
康鸿 《甘肃教育》2020,(2):186-186
话题作文一直是近几年来中考作文的主要形式,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对"话题"以及怎样写"话题作文"不大清楚,胸无成竹。所以,在这方面给学生予以解说和指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一、话题作文及其特征话题作文,即围绕一个话题,寻求可以直接描述或议论的对象,通过对话题的认识,运用联想、想象、辩证的思维方法,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写出来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省区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命题作文,二是材料作文,三是话题作文。其中,话题作文因给学生更大的写作自由,逐渐成为中考作文发展的趋势。下面就“话题作文”谈谈个人感受。 一、什么是“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17.
话题作文在近几年的中高考中时有出现,这种开放式作文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考生可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或联系实际,或发挥想象,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可以自己选择文体,或议论,或记叙,叙谈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使考生在写作上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话题作文的一个特点是自拟题目,但在写作过程中,不少同学并未真正重视文章的拟题,有的同学习惯以话题作标题。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话题,也确实可以用来作文章的标题,但并非所有的“话题”都适合用来作标题,有些“…  相似文献   

18.
苏晓华 《甘肃教育》2005,(11):25-25
在索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精神的指引下,近年来中考作文有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开始向话题作文转化。这一转化是有其依据的.那就是2001年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在“实施建议部分”对初中写作作了一些说明:。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相似文献   

19.
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要有丰富的联想力和创造能力。训练学生的写作,必须注重使他们倾吐生活积累,而这种积累要靠联想的激发、扩散和引申。运用联想有助于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问题,从而由此及彼丰富材料。运用联想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快速而准确地立意构思。运用联想写好话题作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来作文的命题新走向。其命题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写法更是灵活多样,命题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学生可以按命题的要求。结合个人的写作实践发挥特长.写出独具自己个性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