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昊 《新闻三昧》2006,(1):84-85
纵观近期电视新闻节目,地方电视台方言新闻成为时下亮点。仅以长三角地区为例,2004年元旦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开播《阿六头说新闻》后,多家电视台纷纷效仿,南京电视台《听我韶韶》、无锡台《阿福聊斋》、南通电视台《总而言之》、绍兴台《师爷说新闻》、苏州《天天山海经》、《苏阿姨谈家常》、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都是此类方言新闻节目,除此之外,四川、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不少城市电视台也都开办了方言新闻节目,而且收视率极高。  相似文献   

2.
纵观近期电视新闻节目,地方电视台方言新闻成为时下亮点.仅以长三角地区为例,2004年元旦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开播《阿六头说新闻》后,多家电视台纷纷效仿,南京电视台《听我韶韶》、无锡台《阿福聊斋》、南通电视台《总而言之》、绍兴台《师爷说新闻》、苏州《天天山海经》、《苏阿姨谈家常》、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都是此类方言新闻节目,除此之外,四川、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不少城市电视台也都开办了方言新闻节目,而且收视率极高.……  相似文献   

3.
纵观近期电视新闻节目,地方电视台方言新闻成为时下亮点。仅以长三角地区为例,2004年元旦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开播《阿六头说新闻》后,多家电视台纷纷效仿,南京电视台《听我韶韶》、无锡台《阿福聊斋》、南通电视台《总而言之》、绍兴台《师爷说新闻》、苏州《天天山海经》、《苏阿姨谈家常》、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都是此类方言新闻节目,除此之外,四川、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不少城市电视台也都开办了方言新闻节目,而且收视率极高。方言新闻在全国各城市电视台迅猛地发展势头很容易就让人联想起几年前由《南京零距离》引领起的“民…  相似文献   

4.
吴卫 《视听界》2007,(1):101-101
《老吴韶新闻》是南京广播电视台十八频道方言新闻节目《听我韶韶》的一个子栏目,由资深报人吴晓平对每天南京报纸上的新闻进行筛选,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取材,用平民化的视角对新闻进行解读并加以评论。从2006年4月播出以来,该栏目一直保持了比较稳定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5.
蒋婕 《今传媒》2012,(3):83-85
方言类电视节目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电视节目样式,多年来方言节目的发展也遇到众多瓶颈,遭遇"俗"、"滥"等恶评。南京电视台十八频道《听我韶韶》节目从2005年开播以来不断适应观众要求,优化节目内容,受到观众和社会好评,本文试以此节目为例探讨电视方言节目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谭伟桐 《青年记者》2016,(17):55-56
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现状 自1994年重庆电视台方言新闻节目《雾都夜话》播出以来,许多地面频道推出具有本方言区特色的电视新闻节目.尽管有《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 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一批电视方言新闻节目仍凭借较高的收视率坚守荧屏,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拉呱》、绍兴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师爷说新闻》、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苏州电视台社会经济频道的《施斌聊斋》.  相似文献   

7.
徐迅 《视听纵横》2007,(3):61-63
目前,各种方言节目已经成为各地方电视台一种颇为流行的电视节目形式。可以说,只要打开电视屏幕搜索频道,就能看到不同的方言节目,有新闻类的、综艺类的、还有访谈类的。以浙江省为例,就有杭州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温州电视台《百晓讲新闻》、宁波电视台《来发讲啥西》等等。这些方言节目几乎每个在当地电视台的收视率都名列前茅,市场份额也是数一数二。  相似文献   

8.
滕朋  黄蓉 《新闻前哨》2006,(12):57-58
在民生新闻热后,电视方言新闻节目开始走红,经过快速发展,仅四川成都地区方言节目就占总节目比例的四十分之一,且此比例还有扩大之势。2005年以来,在江、浙地区,方言节目更是增幅巨大,以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为龙头,迅速扩展到地市级电视台。高收视份额是方言新闻节目被频繁复制的关键,根据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9.
许方 《视听界》2009,(1):100-101
南京广电集团十八频道《听我韶韶》是方言新闻述评性节目,做主题报道并不是强项。在创建文明城市的主题报道中,我们发挥栏目的特长和优势,突出方言节目主持人善于面对面交流这一活跃元素,以“宣传、宣传再宣传;软化、软化再软化”为基准,用两名风格不同的主持人加一名嘉宾的“锵锵三人行”形式,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最近方言新闻、方言电视剧等等方言节目在各地电视台纷纷上马,并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开播3个月后就把明  相似文献   

11.
李晓辉 《现代传播》2007,(6):163-164
《听我韶韶》是南京电视台一档以南京方言为播报语言的民生新闻节目,它从百姓的兴趣点编排新闻,以主持人的语言习惯组织新闻,用地方方言评说新闻,深受南京市民的欢迎.作为《南京日报》老记者、主持人吴晓平一时间在南京地区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这档以地方语言评说百姓所关心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评论性栏目通过追求个性化上的创新,不仅迅速成长为南京地区的品牌栏目,而且在受众中赢得了较高的美誉度.  相似文献   

12.
李玮 《视听纵横》2009,(3):47-48
一、杭州方言类节目的形成 2004年,娱乐化风潮吹向电视界,1月1日,作为杭州电视界第一个方言类新闻栏目,《阿六头说新闻》横空出世,迅速走红。一年多后,与阿六头搭边的“阿六头私房菜”、“阿六头休闲自助茶餐厅”等纷纷冒了出来,可谓是风头出尽。4月底,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的《我和你说》冒了出来,迅速走红。  相似文献   

13.
1994年,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掀起了中国电视方言节目的第一波。10年后,2004年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再次将方言类节目推向新的高潮。2006年11月,苏州电视台文化生活频道推出了一档方言小品类节目《开心茶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越来越成为各地方电视台倾力打造的重要栏目。就拿以杭州市民为主要目标观众的几家电视台来说,就有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西湖明珠频道)、《我和你说》(生活频道)和浙江电视台浙江经视频道的《经视新闻》、《资讯一把抓》, 教育科技频道的《走进今天》、  相似文献   

15.
吴军 《新闻实践》2007,(7):14-15
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方言节目《阿六头说新闻》,近日获得中国原创电视栏目20强荣誉称号。6月13日,在上海电视节电视专业研讨论坛上,《阿六头说新闻》以名列全国新闻节目前列的收视率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一个方言节目能几年来一直在当地保持落地电视台收视第一,奥秘何在?奥秘就在于:做观众喜欢的特色产品。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中,我们既可以听到播,如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代表的“联播”类节目;也可以听到说,如新闻杂志类节目;还可以在同一个节目中听到说、念、播,如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南京十八频道的《听我韶韶》。  相似文献   

17.
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的《我和你说》是方言新闻栏目,在一轮轮电视节目更新浪潮中却始终保持在杭州地区节目收视率前两位的位置,不能不说有着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街巷里弄的琐碎事,居然比国际国内大事更让人关心(北京电视台《第七日》),电视读报居然比图像新闻更吸引观众(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183;孟非读报》),抛弃了提词器、偶尔还带点嗑吧的主持居然也比普通话说得倍儿溜的播音更受欢迎(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不仅普通话不标准的“港普话”新闻主持大受追捧,甚至于方言主持新闻居然也创造了比普通话新闻节目更高的收视率(杭州电视台两湖明珠频道《阿六  相似文献   

19.
在电视竞争激烈的今天,作为弱势的地方电视台兴起了一种新策略——方言民生新闻。目前表现较为突出的方言新闻有杭州西湖明珠频道新闻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栏目开播后,5周之内排上当地收视率排行榜的前10名,两个月内蹿到榜首;宁波的《来发讲啥西》也在短时间内跃居当地收视第一。《阿六头说新闻》《来发讲啥西》是通过富有生活气息和个性的平民形象使得这类新闻栏目更接近于大众的审美习惯。方言民生新闻自推广以来,虽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赢得了受众的喜爱,但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1.方言的应用延缓了推广普通话的进程;2.方言民生新…  相似文献   

20.
刘英 《新闻通讯》2011,(6):45-46
早在20世纪20年代,方言开始与传播媒介相结合。进入21世纪,一些地方电视台陆续在个性化、本土化、分众化方面进行改造。于是方言电视节目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勃兴之势,一度成为一些地方电视台新的收视增长点。方言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形态,在全国迅速升温之后,逐渐影响到新闻传播领域。其中,1994年杭州电视台开办的“阿通伯说新闻”节目.是关于电视方言播报新闻的较早记录。2003年。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再次成功推出一档全新的方言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取得较大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