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报业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不少的近代报刊,就是从香港创办起来的.可以说,香港的报业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汇和孕育下发展起来的.不仅仅是像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南华早报>)西文报纸在香港报界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像<明报>这样的中文报纸也深受西方文明和新闻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28日,最新一期的美国<财富>杂志发表文章(哎哟,香港根本死不了),在正文开头第一句即道歉:"啊,我们错了!"坦诚承认了过去预测性报道中的一项重大错误.1995年6月29日出版的<财富>曾经预测:香港在回归后将丧失国际商贸和金融中心的地位,英文会被中文取代,商界会撤离香港,贪污会蔓延.但是事实证明,香港在回归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金融风暴、SARS恐慌、禽流感等危机的巨大挑战下,依然坚守着亚洲最具活力城市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香港的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在香港占有怎样的地位,可以用数字来说明.据出版业界估计,香港每年的图书终端销售总值大约是5亿美元,而中小学教科书的销售约占1.87亿美元,香港的出版也有向教科书倾斜的现象.从2000年到2005年,出版超过7种的出版社有9家,出版超过80种教科书的有7家,占教科书出版总数的63%.与内地不同的是,香港只有教科书是卖品,能够销售,但没有教材和教具市场.课本背后教材和教具的支出要由出版社自行承担,经营压力更大、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香港中央图书馆的投资规模、设备规模和藏书规模及其在香港公共图书馆事业中划时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董天策  谢影月  丰帆 《传媒》2004,(7):20-21
晚报的发展前景引起国人的关注,开始于1997年.这年7月27日,香港<新晚报>停刊,结束了晚报在香港的历史,国内业界不能引起警觉.但是,这不过是外在的诱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都市报已经迅速崛起,显示出直逼晚报乃至挑战晚报在市场中优势地位的勃兴之势,晚报人不能不感到震撼.从此,"红旗还能打多久"就成为不少晚报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隐忧.  相似文献   

6.
谈起香港,长期从事内地与香港经贸事务的安民先生,自然驾轻就熟,左右逢源。安民认为,香港是中国内地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出口市场。在回归祖国后,香港的战略经济地位将不会有任何改变,仍然是内地通向世界的主要桥梁,维持香港的稳定与繁荣,对于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7.
香港香港的社会管理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政府放手让包括宗教慈善组织在内的非政府组织群体承担大量的社会服务性工作。而宗教慈善组织,在这些非政府组织中占据主体地位。上世纪80年代,香港政  相似文献   

8.
学历和女人     
在内地很流行的一种说法,那就是如果女性学历太高,或者在事业上过于成功的话,很难在家庭生活中获得幸福。在香港对于女性的婚姻状况也有一种说法.不过和学历以及事业没有太过直接的关系,香港人普遍认为,香港女性难嫁出去,那是因为在香港,女性地位太高,以至于“大女人”太多了。  相似文献   

9.
传媒     
《财富》在7年前曾发表题为《香港已死》的封面故事,今年5月13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又以封面专题的形式发表《谁还需要香港?》再度引发争议和香港方面的强烈反击。该系列报道内容直指中国经济向全球开放后,香港作为外资进军内地的大门作用会丧失,加上香港内部经济问题重重,故香港的“一哥”地位将会被上海取代。  相似文献   

10.
对香港新闻自由的审视与思考戴晓华新闻自由问题是香港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基本问题之一。港英政府官员曾多次直言不甘地称新闻自由、法治和自由经济政策,是英国管治香港的三大支柱港府要“翻山越岭,捍工香港的新闻自由”等等。新闻自由在港英当局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