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的电视专栏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雯  董喆 《新闻前哨》2004,(9):65-66
我曾在美国生活了一年多。在欣赏异域风光、感受异域文化的同时,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我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美国的电视专栏节目,对高度发达的美国电视业有了深切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玩转南非     
潘璇 《大观周刊》2006,(37):89-89
当所有游客都冲着欧洲,泰国等热点境外旅游地蜂拥而至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像南非这样的异族风情地,它原始,古朴而纯净,同时也是天然,狂野而怀旧的,在这个地方,你可以体验到不同一般的生命感受,甚至还很有可能激发出你的创意和设计灵感哦,还在犹豫什么?就让我们带你一起走进南非,让你也来一次不同凡响的异域探险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8,(6):83-88
在近年来承载主流文化的华语电影中,"异域"作为一种新的形象被加以突出,成为电影叙事和传播策略的重要依托对象。异域元素的呈现对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和传达具有重要意义:活跃于异域版图的中国形象表征了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与异域的对话和互动完成了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以及对西方的"反书写"。此外,异域元素的添加,是国产电影对外传播的一种努力,也是在传播效应和商业收益上吸引观众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一代学俄语的中国年轻人,已经完全“去国家化”了。俄罗斯之于他们,仅仅是一种异域文化的体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秦秀宇 《今传媒》2016,(6):99-100
在内地电影市场充斥着青春题材和喜剧题材的当下,首执导筒的陈思诚以让人耳目一新的《唐人街探案》,刷新了观众对华语推理电影的认识。作为一部本格推理入门级作品,本片并没有止步于简单模仿,也实现了经典基础上的再创造,而结构性喜剧类型的融入,让阴差阳错的情境和故事结构形成笑果,再精心炮制近年来颇为走红的异域风情,以饱满瑰丽的色彩呈现东南亚热带唐人街图景,成功进行了一场异域奇观下的喜剧推理实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探讨新疆特色饮食,试图为新疆饮食文化在异域文化中原汁原味地得以再现找到一条可行之路,以使新疆得天独厚的异域文化在世人面前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7.
呈现     
差不多二十年前,我去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首届亚洲华文儿童文学研讨会,那是我第一次在域外近距离感受华文儿童文学的生态状况. 作为来自中国大陆的学人,也作为童书出版人,老实说,我的感受颇为复杂,可以说是既亲切又有些失落.但仔细想想,也挺正常,他乡遇知音,异域听华语,同样的文字连着同样的血脉,当然亲切.失落者,从事华文写作的人数远不如想象的多,毕竟不是在中国.  相似文献   

8.
<正>东方和西方一个世博园区,黄浦江两岸,上百个展馆。展馆又荟萃了各国各洲的精华,展现了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可以说,每参观一个展馆,便领略了一种独特的风韵。中国人总爱把自己称作"东方",把外国叫为"西方",至于什么南方北方啊,一般不这么说。于是这世博会,便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你可以见识祖国悠久的历史,亦可以感受异域不同的文化。鼎盛中华的中国馆,美轮美奂的省市馆,各具特色的外国馆。中国馆中融合外国科技,外国馆中也糅合了中国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9.
过去不再启示未来,人心在昏暗中徘徊,在通往大崩溃的现代社会,个人何以作出抉择。一大约11年前,在香港的一家书店,我随手捡起一本《传教士与浪荡子》,它归属于"亚洲兴趣"一栏。彼时的香港,殖民地的气息正在散去,但仍能轻易感受得到。在湾仔的六国酒店、在银行家穿梭的中环、还有旧中国银行上的"中国俱乐部",你能感受到那个吉卜林、奥登与大班们眼中的香港。它是西方与东方交融的产物,前者是征服者,后者是承受者,充满了殖民地的异域风  相似文献   

10.
域外游记,亦称海外游记或旅外游记,指作者游历海外或出使异国时所作的笔记、日记、行记等作品,多为记述旅途见闻、考察异域风物、抒发旅行感受等。域外游记古已有之,到晚清蔚为大观。游记作者的身份呈多元化,主要有天主教徒、奉派使臣、留学生、自由文人四类。晚清政府为改变“全不知外之政事”的尴尬局面,规定出洋官员须以日记形式定期汇报驻外情况,以备查考,  相似文献   

11.
《出版经济》2005,(10):22-22
就中国图书的整体出版来评价,2004年版权书在国内图书出版的品种比重大约在5%左右,定量来说5%左右的分量在业内作用很轻,但版权书在国内书业和读者中却具有相当很大的影响力.来自于各个国家各具特色的境外图书,渗透着迥然于中国文化的异域民族气息,不能不使国内的读者感受版权书的新鲜印象,不能不影响国内出版人士的某些出版思维和书店人士的一些所作所为.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新闻的出现,给受众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这种“全新的感受”鲜明地体现了网络新闻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的风格。那么,网络新闻传播风格主要有哪些?  相似文献   

13.
祝丽 《中国图书评论》2011,(10):120-121
中国孔子基金会策划并组织编写的《儒家文化大众读本》丛书,已经由山东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儒风华雨润异域》作为七卷丛书之一,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儒学昔日惠及邻邦、远播海外、引领世风的画卷。《儒风华雨润异域》提领脉络式地回溯了儒学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的历史,向读者说明了一个道理,儒学的复兴是儒家文化内在包容性和普世性的必然要求,儒学的未来命运必须从世界范围内文明交融激荡的角度去审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4.
又是周末的黄昏 ,窗外的那抹斜阳的余辉透过窗纱给屋内的一切镀上一层金黄的柔色。我又如约坐在电视前 ,放飞疲惫了一周的身心 ,开始新的旅行。去领略异域的风情 ,去感受别样的人生 ,于是我的生命日渐丰盈起来 ,生活也日渐多彩。与《正大综艺》这个栏目初次相识 ,是在我上高三那年。枯燥的学习生活 ,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我透不过气来。一个周末的黄昏 ,父亲来到书桌旁对我说 :“放松 ,放松吧 !来陪爸爸看看电视。”父亲约我观看的节目正是《正大综艺》的首期。内容我早已忘却 ,唯一不能忘却的是陪父亲看电视时的那份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渐渐地…  相似文献   

15.
朱凡 《图书馆论坛》2003,23(5):37-39
19世纪中末期以来,不下百万册(件)承载古代文明信息的中国图书文献流失异域,造成学术研究方面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建立流失海外中国图书文献资料中心成为学术界企盼已久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依赖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真正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共享的资料中心的建立,必将极大地推动相关领域研究的纵深开展。  相似文献   

16.
一出中国百姓不熟悉的高水平的百老汇音乐剧在中国演出受冷遇是可想而知的。可《吉屋出租》在中国的尴尬并不是观众对百老汇或异域文化的陌生,而是在中国甚至没有人知道该如何把一场真正专业的高雅演出介绍给观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为了神圣的职责要建军作者简介:要建军,1968年天津外语学院毕业后,迈入了新闻大门。从一个普通编辑到部室主任,20多年风雨,感受最深的是认识到新闻是一门科学;采访是一种实践;写作是一门艺术。而做这项工作绝没有一种固定模式让你去套。对于这种感受,写成了...  相似文献   

18.
感受──记者的眼睛冯冉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有一类新闻,不是那么一目了然,一看就知。一抓就着,而是需要记者进行挖掘、提炼,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去析出其新闻内涵。在来写这类新闻时,记者除了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外,自己的感受体验也非常重要。感受,是指接触外界...  相似文献   

19.
正康熙五十一年(1712)清政府派遣图理琛使团出使土尔扈特部是清代民族关系、中俄关系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使团出使往返费时近三年,行程近4万里,穿越西伯利亚,抵达伏尔加河流域,是清政府官员第一次抵达欧洲,随团史官图理琛依据沿途见闻和使团出使的情况写成《异域录》一书,由雍正帝亲自授令刊印。《异域录》学术价值很高,是研究民族关系史、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学不可或缺的资料。值  相似文献   

20.
如果关注异域作家和学者对中国的描绘和想象,不可错过的一本书是毛姆的《在中国屏风上》。毛姆的著作曾经伴随了我的阅读史,当年酷爱他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