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作为电视市场分析、节目评估的指标,眼下收视率具有垄断地位,是当仁不让的权威;从央视到地市级电视台、从电视广告经营战略确定到具体节目的去留,收视率几乎都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于是许多人把收视率看成电视各项指标评估的"万能码"。但笔者认为:尽管收视率的作用不可怀疑,而迷信收视率、过分夸大或依赖收视率作用却大不应该;收视率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无法独立承担起评估尤其是节目评估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作为电视市场分析、节目评估的指标,眼下收视率具有垄断地位,是当仁不让的权威;从央视到地市级电视台、从电视广告经营战略确定到具体节目的去留,收视率几乎都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于是许多人把收视率看成电视各项指标评估的“万能码”。但笔认为:尽管收视率的作用不可怀疑,而迷信收视率、过分夸大或依赖收视率作用却大不应该;收视率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无法独立承担起评估尤其是节目评估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作为电视市场分析、节目评估的指标,时下收视率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是当仁不让的权威:从最先实行的央视的末位淘汰制到地方级电视台的工资奖金挂钩、从电视广告经营战略确定到具体节目的改版和去留,收视率几乎都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利。于是许多人把收视率看成电视各项指标评估的“万能码”。尽管收视率的作用不可怀疑,但电视行业中迷信收视率、过分夸大或依赖收视率作用的现象已然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许鑫 《今传媒》2009,(8):41-4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电视频道资源和节目资源日益丰富,节目制作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电视机构对节目的评估也更加重视,大多数电视台已经建立起一套涵盖收视率、满意度、专家评价和成本指标在内的节目评估体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收视率已经成为国内电视机构开展节目评估和"末位淘汰"的唯一参考依据,"收视率崇拜"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收视率 当前,收视率作为节目效果评估依据和日常考核管理指标,正受到全国各大电视媒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视媒体收视市场上,从电视台的宏观决策,到节目编制和排期,从节目质量评估到广告时间价格的制定,收视率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衡量电视媒体强弱和自身价值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电视经济节目的开办是按照固定的经济规律、电视市场以及收视大众的需求而设定,它已经成为沟通信息、促进生产、开拓市场、组织流通、指导消费等不可或缺的中介。时下“抢眼”的经济节目无一不是朝着健康的互动性和商业性迈进。做节目的人都知道如今各家电视台考核经济节目的指标只有两个,这就是收视率和创收额度。要想完成这两个指标,加强节目的互动性和商业性不失为一招好棋。一、互动性可以有效地提高节目收视率经过多年的运作,收视率这一概念早已被电视人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在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电视媒体竞争中,收视率及其作用实实在在…  相似文献   

8.
在时下竞争激烈的收视率大战中,电视工作者无不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来提高节目的吸引力,提高收视率。在节目录制现场引进观众的参与是一个普遍采用的措施。于是,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越来越多的节目中出现了现场观众,从中央台到地方台,从新闻节目到娱乐节目,从体育节目到生活节目。稍具电视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引进现场观众无疑会给节目制作增加不小的难度,但制作者们仍然乐此不疲。那么,现场观众是否真的是提高收视率的灵丹妙药呢?本文将选取娱乐节目为样本,对现场观众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加以分析。 在娱乐节目中,引进现场观众…  相似文献   

9.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电视传播界在节目改版与创设淘汰、节目评价与编播制作以及广告经营活动中,广泛引入收视率指标."收视率"一词越来越多地为广大电视受众所接受,甚至成为衡量节目受欢迎与否的标志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张天莉  张晓 《新闻实践》2005,(10):41-42
电视传播是一种时间性的线性传播,为显现时间价值,电视传播必须尽可能地吸引观众,收视率就成为评估观众数量的重要指标。它为深入分析电视收视市场提供的数据基础,不仅是节目编排、评估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广告投放计划、评估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节目体系中最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据统计,目前经广电总局批准开办的电视法制频道共有9套,广播电视法制栏目超过200个.特别是已经形成了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名牌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等.近年来的各种收视率调查数据都表明,电视法制节目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优秀法制节目的收视率更是经常雄踞同一时段节目收视率榜首.  相似文献   

12.
当电视媒体的经费来源全部或部分地依赖于广告,而收视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广告收入的多少时,收视率被看作是评估和衡量电视媒体影响力及观众行为的一项硬指标,无论是频道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市场定位的选择,还是频道节目编排的决策,抑或是在节目评价等媒体内部的管理措施上,收视率都起到了类似"通用货币"、"杠杆"、"标准"的作用,收视率调查数据及其分析方法在电视媒体运营中的运用空间得到空前的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3.
梁昊光  倪桓 《视听界》2002,(3):9-12
在国外,收视率调查是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的;国内的收视率调查则延迟到八十年代中期才有人尝试。收视率调查目前已倍受业界重视。收视率调查的作用和电视传播的意义收视率调查已成为介于媒介业和广告业之间至关重要的相关行业。收视率调查数据对电视传播内容及节目制作、广告商选择都起着决定作用。收视率是通过抽样调查进行估计的,这个抽  相似文献   

14.
电视专题类节目编辑要深度挖掘节目的内涵,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准确定位整个节目的主题,从节目的前期撰稿到后期制作,都要一步步地发掘节目的精彩之处,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情感体验,从电视专题类节目的细节安排入手,提升吸引力,提高电视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5.
陆地 《青年记者》2009,(23):5-5
中国电视媒体到底在追求什么?对这个问题,不少人可能会脱口而出:追求收视率和广告。不错,现在中国电视媒体重视的所谓名次,不正是主要以这两个指标为考评标准?但谁都知道,一个节目的收视率与其品质并无必然关系,更非正比关系。如果单纯地追求收视率,将导致节目的庸俗化、低俗化、恶俗化。当前不少电视台极力打造的一些电视综艺节目.从育入、娱人向愚人沦落,很大程度上就是收视率导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各省级电视台纷纷上星,有线电视迅速普及,可收看频道的日益增加,观众急剧分流,电视频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观众和广告商的选择空间同时扩大,节日竞争和广告竞争日趋激烈,于是,收视率这个一直被认为比较另类的市场因素,引起了众多电视媒介的普遍重视和认同。从电视台的宏观决策,到节目编制和排期,从节目质量评估到广告时间价格的制定,收视率的作用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7.
作为贯穿电视业广告销售、节目编排、节目制作各个环节的数据指标,收视率已成为检验节目的重要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电视媒体的市场化,对于实现电视业的精细管理无疑有较好的帮助作用。但是,过于看重收视率的标尺作用,以此决定节目的存亡也不可取。那么如何利用好收视率这一数据呢?  相似文献   

18.
电视收视率是指在某一时段内,收看某个电视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总体观众的百分比。它是评估电视节目观众多少的重要指标。在激烈的节目竞争中,收视率的高低预示着节目的受众数量多少,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节目的重要与否以及广告收入的升降等等。可见,收视率对于电视台的节目生存有决定影响。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对电视节目来说至关重要的收视率呢?  相似文献   

19.
电视收视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中后期以来 ,我国电视传播界最引人注目的动向之一 ,便是在节目改版与创设淘汰、节目评价与编播制作以及广告经营活动中 ,广泛引入收视率指标。这标志着自1986年中央电视台开始进行日常节目的收视率统计以来 ,中国电视传播界对收视率指标的正式承认和接纳。收视率从传播话语中的“另类”到走上“前台” ,与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密切相关。90年代中期以后 ,电视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趋势已趋明显 ,1998年召开的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 ,对包括电视台在内的大多数事业单位 ,三年后将实行自收自支 ,电视业将被推向市场 ,完…  相似文献   

20.
收视率剖析     
收视率不是评价一个电视台一个栏目的唯一标准,它只是标准之一。决定收视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诚然,节目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质量是收视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不管外国电视还是中国电视,都有这种以质量取胜的好节目。但是,内容和形式都好的节目,不一定就有高收视率。因为其它影响收视率的因素也起重要作用。第一,要看一个专栏(节目)的方针和内容,是普遍性的,还是对象性的。一般说,普遍性的栏目(节目),收视率总是高于对象性栏目(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