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网络德育是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是德育现代化的一种形式;学校德育要与时俱进.必须抢占网络这一战略高地.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学校实施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一、实施德育评价的背景 1.为什么要实施德育评价。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最前面,可见德育是关键,是核心。学校要发展,离不开德育工作,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3.
德育举     
这一年属于德育.上海明确2005年是“德育落实年”和“师德建设年”:这一季更属于德育,2005年3月14日,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隆重举行.以“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为目标的德育蓝图绘就,它标志着上海德育翻开了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4.
对提高民办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常丽华作为民办高校来说,要加强德育,要提高德育实效性。我们认为,至少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提高德育实效性,首要一条是办学指导思想要正确,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建院6年多来,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德育...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坚持德育目标调整德育内容的意见改进德育方法1.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制定和修订北京地区大、中、小学德育大纲。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具有整体性的系统工程,要遵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内...  相似文献   

6.
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要完成基础教育任务,加强素质教育,只靠每周的一节思品课,一节班队会或开展几次活动来完成是不够的.那么主要阵地是什么呢?是各科教学,这是德育最主要的途径.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是德育与传授知识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也是改进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们学校在以教学为主,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有了一些体会.一、运用情感因素,渗透思想教育语文学科是一门情感因素丰富,…  相似文献   

7.
现行德育工作存在着许多弊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德育形式陈旧.缺乏对青少年的吸引力。简单的、灌输式的德育方法常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将德育活动“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从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出发,分层次地确定德育工作的任务和要求,改进德育教材和德育方法,注重实效,使德育落到实处。”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注重实效,使德育落到实处。德育实效性问题已经引起了曾遍关注。如何解决德育实效性差的问题已成为德育工作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一个难题。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既有认识上的误差,也有德育工作与社会不接轨的偏差,缺乏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构思,没有形成有效的德育体系和有效的机制。认识上的误差。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体系、摸式和…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体育教学。更具有德育渗透的优势.本试图从体育教学中探索德育渗透的独特意义、原则、内容、形式。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学校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的德育.它不仅仅是解决学生德性的认知问题。而且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证明,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没有学生的自我教育,德育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目前德育实效性不高的主要成因是:  相似文献   

11.
刘开新 《中国德育》2005,(12):65-66
一、分析德育现状.找出德育工作切入点 目前学校德育普遍存在“七重七轻”:即重精英人才的教育,轻一般人才的培养;重德育条文的制定,轻德育活动的设计;重指责命令式的说教.轻人文性的情感交流;重事后对学生的批评管教,轻事前的预测与防范;重德育结果的呈现.轻德育过程的落实;  相似文献   

12.
许耀辉 《教书育人》2007,(12):44-45
一、中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德育认识存在误区 社会、家长、学校、教师等与德育直接相关的因素对德育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如有的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成才,轻做人”的功利思想;如社会上认为“德育万能”,德育效果能一蹴而就的片面认识。  相似文献   

13.
现行“德育”诸概念形成了一套金字塔形的概念层级:1.顶层,称为“德育”,为总称;2.第二层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3.第三层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十余种教育;4.底层,即学校中实际实施的“德育”。  相似文献   

14.
刘枫 《甘肃教育》2005,(11):8-9
当今我国的大众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存在着正负两方面的社会效应,因而也对德育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大众文化的思想内窖与我国德育所倡导的价值观有不少错位、抵触、甚至对立之处.给德育带来了严重冲击,极大地削弱了德育的效果,使德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它又为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产品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一、建立和完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意义 建立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是保证学校德育目标实现的必要措施,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加强评价,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德育改革,增强德育效果,推动德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扬长避短.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建立完善的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是检查、督导、  相似文献   

16.
对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教育的重点。明确德育概念,认清德育关注生命成长的功能.建构多层次的教育目标.把握德育内容的时代性,选择生活化的德育方法.才能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成人高校的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同志也懂得德育重要,也在下力气抓德育,但德育的任务和要求却比较空泛,落实得也差一些。究其原因,除应进一步加强对德育的认识,加大抓好德育的力度外.还与德育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只有深刻地认识了德育的这些特殊性,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好进一步落实德育的问题。德育有些什么样的特殊性呢?我认为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真理的认同性方面来看。德育的真理性是多元的、分层次的,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们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要求。当要求学生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相似文献   

18.
在深化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域外文化渗透的新时期,学校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德育)方式受到多彩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学生思想受到多维空间的影响.社会变革的潮流、五彩斑斓的社会现象、丰富多彩的生活,吸引了现阶段青少年的情趣和好奇心。在学校.千遍万呼、千言万语的德育教育,只要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娱乐性网吧或看过不健康的录像时.学校的德育在大多数学生面前就显得没有吸引力.德育就成为一句空话.根本收不到应有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北师大教授林崇德在《教育的革命》一书中说:“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德育内容广博精深,化育行为藏于细节和微小之处.可以说“一言一行皆有仪,一草一木总关情。”作为一所年轻小学,紫岩小学以“致力于孩子一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引领,确立了“德育就是培养儿童生命体验的过程”的德育方向,让德育从书本里走出来.从谈论中走出来.向习惯走去,向生活走去,更向未来走去。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教学与实施德育目标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性教学对传统德育方式的挑战1.传统德育方式传统德育方式强调渗透式,教师做起来并不难,只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丰富的细节补充,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人格,就可谓实现德育目标了。整个教育过程采用传授说服式,教师既是主导者,又是主宰者、权威者,学生是被动式的接受,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德育目标是否真正实现,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也很少有人去关心它。而课程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在应试教育束缚下,传统德育方式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显得苍白无力。2.教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