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家庭治疗的定义及理论发展过程所谓家庭治疗就是通过改变家庭成员围绕症状所表现出来的交往方式,从而达到治疗症状的一种治疗理论和治疗方式①。与传统的个体心理疗法比较起来,家庭治疗具有如下几个较为显著的特点③:其一,强调从整体和系统的视角出发来考察问题,将治疗的重心置于家庭结构和关系的调整上,治疗的对象是家庭系统。其二,把着眼点放在此时此地,侧重于横向的考察,不纠缠于过去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认为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纵向的分析是没有必要的,无益于治疗。其三,由于家庭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各个家庭皆有自己的特殊性,很难…  相似文献   

2.
家庭美术治疗是美术治疗众多方法中的一种,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家庭美术治疗师操作,面向家庭开展,通过组织家庭成员进行美术创作与作品分享等活动来达到诊断与治疗目的。家庭美术治疗的产生得益于美术治疗与家庭治疗的整合,其实践既遵循美术治疗的基本治疗规律,同时又融入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家庭美术治疗兼具美术治疗与家庭治疗的治疗特色,目前已有效应用于单个或多个家庭。  相似文献   

3.
<正>一、绘画艺术疗法与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模式,以整个家庭为治疗单位,焦点是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问题。开展家庭治疗时,咨询师有两个重要步骤,一是了解当事人的家庭结构,了解家庭成员的互动模式;二是回顾当事人的家庭故事,了解症状发生的历史等。通过这两个步骤可以理清  相似文献   

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活动过多和冲动行为。本文基于家庭动力学理论,对ADHD的病因、治疗和干预研究现状以及家庭开展的干预措施进行总结,为今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在家庭治疗和干预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游戏治疗和家庭治疗的新发展:家庭游戏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西方国家发展起来一种新型心理治疗法——家庭游戏治疗。文章主要介绍了家庭游戏治疗理论的提出、理论原理、功能、方法、家庭治疗师的作用以及怎样使成人摆脱对游戏的抵触心理,最后对该疗法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6.
家庭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个种类,是把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对象。家庭治疗的出发点是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成员所表现出的行为,既影响其他成员,同时也受其他成员的影响。具体地说,网络成瘾的形成与网络成瘾患者所受的家庭教育模式、成员之间的相处态度分不开。换句话说,网络成瘾症可能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因此,家庭治疗所要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家庭治疗是20世纪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疗法,现已被引入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际应用中。它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由于东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故结合中国当前家庭文化进行心理咨询的本土化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西方女权主义家庭心理治疗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发展 ,个体心理治疗被家庭整体治疗的方式所代替 ,家庭治疗是指以家庭为对象而施行的心理治疗方法 ,始于 1962年。 2 0世纪 70年代 ,随着女权主义的发展 ,女权主义者从性别角度入手 ,以对父权制的批判作为手段 ,以女性的眼光重新审视了传统的系统论的家庭治疗理论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 ,女权主义者从各自的具体的领域提出了自己的家庭治疗观点。虽然女权主义者对传统家庭治疗的批判和重建的体系繁杂 ,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和方法 ,但女权主义家庭治疗的观点已经成为了家庭治疗领域的新发展之一。  相似文献   

9.
洪幼娟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5):79-80,162
目的:对结构式家庭疗法的核心理念和操作进行分析和整合.方法: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经过结构式家庭治疗,带症状者的症状都有所减轻,证实了结构式家庭治疗同样适合于中国家庭,而且疗效是显著的,特别是在处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婚姻危机等方面尤为突出. 结论:结构式家庭疗法是家庭治疗的一个主要派别,这种疗法适宜中国社会家庭问题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式家庭治疗因其疗法的简洁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成为家庭治疗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文章介绍了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的基本概念(如家庭结构、家庭次系统、家庭界限等)、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四步模式和主要技术(如绘制家庭结构图、实际演出、重新界定问题、隐喻和空间改变、明晰界限等),指出其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主要特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李灵 《教育科学》2004,20(2):57-60
家庭治疗是本世纪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疗法,现在已经被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引进,并开始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实际应用。其理论与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双重影响的中国家庭文化的转化有着一定的一致性,换言之,家庭治疗在中国存在着文化适应性。本文就从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家庭治疗作为心理治疗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模式,由于它的理论与技术产生于西方的文化背景下,所以要将之运用在中国的文化中,必然要面临文化适应的问题。在具体运用中,首先应当以中国家庭及家庭中的成员之间的互动所呈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其次对西方的家庭治疗技术与方法应根据中国的文化、中国家庭的特点做出适当调整。另外,还应注意从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文化适应性、多元文化主义对家庭治疗的影响和整合式家庭治疗的文化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伯特·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理论为家庭治疗提出了新的治疗视角.特殊儿童的自身障碍,导致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家庭系统排列理论所强调的系统法则和爱的法则对于改善特殊儿童家长的心态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离婚家庭是单亲家庭的一种表现形式。成长于离婚家庭中的青少年比在双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更易在自我认同、人际交往、社会认知、资源获取的过程中陷入困境。家庭社会工作通过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政策、家庭治疗等方法对处于成长困境的离婚家庭青少年进行介入。  相似文献   

15.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一种从家庭的角度出发解决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治疗理论和体系,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离不开家庭因素的影响,而萨提亚心理治疗模式是近几年悄然兴起的心理咨询技术,对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此探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一个生动的系统,一个有机的整体。家庭治疗理论认为,个体只有在互动和系统中才能被理解,个人反映出的问题实际上是个体所在的系统出现问题,所以心理干预的对象不仅仅是个体;主张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一名初三男生因情绪问题及自伤行为由父母陪同前来咨询,心理教师运用家庭治疗,帮助其澄清家庭关系,消除不良情绪,发掘身边的社会支持资源,提升人际交往技能,最终帮助其回归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17.
系统式家庭治疗是以来访者及其家庭为咨询对象,通过运用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技术对家庭关系及其互动模式进行扰动,促使家庭成员调整旧有互动模式获得新的家庭格局,从而帮助来访者症状改变的心理治疗技术。本文探索了系统式家庭治疗应用于学校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并对系统式家庭治疗在一则父女沟通不畅的咨询案例中的具体应用,就其工具和技术的使用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家庭系统排列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一种新的家庭治疗方法。家庭系统中存在隐藏的、不易被人察觉的潜在动力,其背后存在整体原则、序位原则、平衡原则、事实原则和流动原则,当家族中每位成员都恰如其分时,爱就会健康、有效地流动。  相似文献   

19.
<正>家谱图是家庭治疗的一种重要技术,它是家庭结构和家庭发展历程的具体表现形象。以线条、符号的绘画代表家庭成员组成与生活历程,是家庭结构与发展历程的形象体现,并在提问的基础上绘制符号与图案。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文盲是整个国际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个国家对扫盲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对策。然而,以往的扫盲教育其重心放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上,本文以“家庭扫盲”为核心,论述了家庭扫盲教育的内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其理念等,为成人扫盲教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