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犯罪的国际性和跨国性需要国与国之间开展国际司法协助,但是我国在惩处外逃罪犯、打击跨国犯罪以及开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方面却存在着制度层面的障碍,中加刑事司法协助面临着同样的制度困境。开展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及其改革问题的研究,对指导中加刑事司法协助立法和司法实践,破除中加刑事司法协助制度障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与此同时,跨国犯罪尤其是腐败犯罪正急剧增加,对犯罪分子进行审判将面临证据收集、利用、移交以及犯罪分子的跨国移送等国际层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多数情况下必须通过寻求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因此,处理腐败犯罪案件时,我们应该重视国际司法协助的运用,注意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制定了一系列刑事司法原则以及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以预防和打击有组织犯罪为中心目的,为世界各国构筑了国际合作的法律平台。根据我国的有组织犯罪的情况,我国应当在吸取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在加强有组织犯罪预防、完善打击有组织犯罪立法、加强司法制度建设及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等方面,积极探索,从而在预防和打击有组织犯罪方面主动应对。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6,(6):55-60
当今国际非传统安全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日益频繁,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不应将目标局限于反恐合作,还要推进禁毒、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等多领域的司法合作。这不仅是由于几种类型的国际犯罪相互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更是由于国际法律机制需要一个完整的自洽性结构以提升组织自身的运作效率。因此解析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与其他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共生关系,基于现有国际反恐警务合作机制与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机制的基础之上,寻求更为完善的全面反恐机制是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欧盟通过《欧洲基本权利宪章》和索林案等实践,建立了其特有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模式,该模式也在欧盟成员国内普遍建立。我国与欧盟成员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深受欧盟刑事司法合作模式影响,引渡条约在打击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跨国犯罪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签订引渡条约的国家数量和范围还不能满足打击跨国犯罪的需要,附条件引渡是欧盟及其成员国中引渡条约之外的首选方式,量刑承诺必须以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为中心,在坚持国家主权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对量刑承诺的内容根据个案的情况逐步厘清。同时,对可能出现干涉司法权的不恰当要求应该拒绝承诺。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是最早与我国进行刑事司法合作的西方国家,但由于赖昌星案件的负面影响,双边的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发展速度迟缓。目前,在两国的刑事司法协助制度中,有关引渡、移管判刑人以及犯罪资产分享等内容均没有任何涉及。因此,两国应当借鉴西方其他国家与我国签订相关协议的经验,加快上述三项内容的协商并签订条约,以完善中加两国刑事司法协助制度。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所签订的《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大大扩大了海峡两岸进行刑事司法协助的范围,也表明海峡两岸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从合作反洗钱的具体视角来分析,海峡两岸在刑事司法协助机制方面还存在很多缺憾。对此,需要考虑从大陆刑事管辖规定、刑事司法协助制度和洗钱犯罪规定三个方面予以完善,调整大陆反洗钱的刑事法制度,完善海峡两岸反洗钱刑事司法协助机制。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是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62次全体会议于2000年11月15日通过 的。公约产生于深刻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技术背景之下。公约对一些刑事司法的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确立了 “主权原则”等一系列重要原则,在机制上进行了很多创新,还规定了有关“取证”、“没收和扣押财产”等刑事诉讼 程序,是一部刑事实体法和诉讼法都有所兼顾的国际文书。公约旨在建立一个遏制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全球性综合 法律机制。它是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中国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司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经展开了一系列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司法实践,但在犯罪认定、刑罚裁量、恐怖组织认定和刑事司法合作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中国应完善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刑法立法;在刑事司法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完善恐怖组织认定机制;加强反恐领域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  相似文献   

10.
追逃追赃工作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密切相关。我国当前追逃追赃的刑事司法协助体系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关国际条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定位模糊以及与国内法的衔接不够完善等问题,制约了我国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的成效。我国应当确保国内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实现有效衔接,尽快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加紧完善《引渡法》,尽快出台《刑事司法协助法》,加强执法司法机关人员的能力建设,更多地运用境外追诉,完善刑事司法协助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腐败分子外逃现象猖獗,加拿大等国成为逃犯的首选之地。但是由于各国司法理念、司法制度等存在诸多差异,给司法协助和引渡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为了有效预防和惩治贪官外逃,应从国内立法、国际合作两方面构建资产追回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从经济根源上切断犯罪分子的后路,迫使犯罪分子尽快返回中国接受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涉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涉外纠纷也越来越多,因此,涉外民事管辖权制度也显得更为重要。本在归纳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地完善我国涉外民事管辖权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司法改革必须以司法理念为基础,体现司法权的中立性和被动性。只有构筑独立、公正的司法架构和运行机制,才能实现司法现代化乃至中国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4.
在英国刑法中持有从形式上看是状态,这并不表明我国刑法中持有也是独立于作为与不作为之外的状态。在英国,持有犯罪在制定法上多为严格责任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的持有是主客观统一原则之下的持有,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从逻辑、行为表现、行为结构、(立法)功能、立法司法价值以及义务的特定性上看,持有也不是独立的第三种行为形式。实际上,它是一个可以用作为或者不作为评价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在罪状的叙述上过于简单,最高人民法院就交通肇事罪的认定和处理的司法解释存在缺陷,使得在司法实务中难予准确的认定罪与非罪。从交通肇事犯罪立法现状出发,对我国现有立法框架内的交通肇事罪进行思考,在借鉴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将交通肇事逃逸从交通肇事罪中分离,单独设立交通肇事不救助罪,通过对现行刑法第133条的重构达到对交通肇事犯罪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轻罪提速"是我国目前司法界一个非常明显的司法改革动向,但是该制度本身却不是非常成熟,在理论上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冷静面对诸如"轻罪提速"这类刑事司法改革,从刑事法的基本原理出发,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刑事法治。而"轻罪提速"显然不具有这样的合法性,必须予以停止而应该回到具有合法性的"刑事简易程序"上来。  相似文献   

17.
在海峡两岸共同打击刑事犯罪的过程中,由于两岸法律制度、司法体系的巨大差异以及两岸有关犯罪问题的复杂性特点,使两岸刑事司法合作面临许多问题,当前两岸司法合作机制无法满足两岸对打击犯罪的进一步需求。本文在论述两岸基于协议开展刑事司法合作成效的同时,针对实际操作中面临的对接部门职能差异、刑事管辖冲突、犯罪情报交流缺位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推动构建更加高效、快捷的两岸刑事司法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民商事交往日益紧密,涉外纠纷也日益增多.在涉外民商事案件的解决过程中,国际司法协助的作用不可忽视,域外送达机制是司法协助中重要的方面.我国的域外送达机制在制度上存在很多缺陷,实践操作中送达周期长,效率低下,阻碍了涉外案件的圆满解决,本文借鉴了欧美国家域外送达机制方面的先进制度,提出我国在这方面应予以完善的地方,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