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自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开始,而小学高年级自然教学较之低年级,所选取的内容多是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高年级学生认识自然事物的过程,从总体上看与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即认识始于感知,通过感知形成表象,再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才能得到一定水平层次的科学结论。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就结束了,而是反复进行,逐步提高完善,使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从近几年教学实践来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高年级学生有自己的认识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道德认识差异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的道德认识如果与社会集体的行为准则相背离,就产生了道德认识差异。当今中学生中存在的道德认识差异,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对中学生道德认识差异形成的原因和消除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学生道德认识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历史的、社会的、学生自身主观的、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四个方面。为消除中学生道德认识差异,学校道德教育要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应从实际出发,应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免疫力,应做到人情入理,还要做到多方配合,道德教育与评价一致。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实践中,主体获取对客体——话语和文章的认识及如何进行听、说、读、写的认识,再凭所获认识才能进行后续的语文实践以形成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实践中所获认识是一种经验性语文知识.其中有缄默知识,也有显性知识。理论性语文知识于语文实践能力的价值主要是能用其指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高效地认识、获取经验性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4.
李力 《辅导员》2014,(22):57-5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我、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也就是说,写作不仅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认识世界、感知自我、培养个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以及认识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写作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认识深化论     
认识深化是一种意识运动。文章对认识深化涵义的理解、认识深化与实践的关系、认识深化的途径等,结合实际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它对认识起决定作用,是认识的基础。但智力对认识也不可缺少,特别是在今天,高科技的时代,智力对认识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高科技时代认识出现了新的特点。过去的认识与具体实践联系较密切,人们对在实践中得到的感性认识进行较直接或较少的抽象思维便可得到。这种认识多数是对事物外层次或近外层次本质的反映,即低级本质的反映。高科技时代是向大自然的更深度、更广度进军并深入改造社会的时代,这样高科技时代的认识是反映事物更深层次本质的…  相似文献   

8.
小学自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开始,而小学高年级自然教学较之低年级,所选取的内容多是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高年级学生认识自然事物的过程,从总体上看与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即认识始于感知,通过感知形成表象,再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才能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适合学习者需要的教学媒体,应以了解人的认识活动过程、把握人的认识结构和认识运行机制为前提。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对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和整合的过程,它通过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等机制实现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主体对学科内容进行分解、选择、建构、整合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通过对教学信息的选择、建构,最终实现对学科内容把握的过程。教学媒体的建设一定要考虑认识主体的认识过程特点。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掌握表达和交流的技能是学习写作的主要目的,中学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要适应社会需要,要让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写作?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这里面有三层含义:一是作文是表达和交流的需要。表达自己和了解别人的体验、感受、思想、情绪。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学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4.
张焱 《湖北教育》2006,(10):47-48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的发展轨迹一般呈螺旋上升状,它的核心是自我的需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田珺 《贵州教育》2009,(2):29-30
进行“词串识字”教学,要处理好识与读的关系,对于不认识的词语,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认识,可以借助课本上的情境图或生活经验认识,还可以把词语和实物、图片联系起来认识。要抓住词串是围绕一个中心,用几个并置的意象营造出情境,中间留有“留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这一特点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一部中国近代史,充满着血与火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所走道路的记载。对中学生进行中国近代史教学,无疑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中,我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围绕认识帝国主义的罪恶、认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局限、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是时代的要求、认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臾选择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层次思想教育,做了多方面积极的探索。一、教学中紧紧把握深层次思想教育的主要问题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主要是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信念问题。同时,还涉及如何认识过去和现在,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为了使…  相似文献   

17.
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而开设的一门课程。它以认识社会为主线,按照认识周围社会、认识祖国、认识世界的顺序,使小学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扩大对社会的认识范围,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其获得初步的历史、地理、科学、法律等社会常识,受到爱国主义、自然科学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因此,将社会课教学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是当今社会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是每个小学生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教师上好社会课、确实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一、与家庭生活相结合由于农…  相似文献   

18.
化学认识思路是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特征及规律进行认识的程序、路径或框架。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对柠檬酸性质和组成的探究,巩固学生从物质类别的视角研究物质性质的认识思路、利用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研究物质组成的认识思路,发展其认识思路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多种多样的社区”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的内容,是对第一课社区知识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认识社区是认识社会、进行生活的起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从认识身边熟悉的社区开始,逐步了解更多更广泛的区域,发现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社区丰富多彩的生活,融入其中,激发他们建设美好社区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刘烁 《贵州教育》2012,(18):32-33
《认识角》是苏教版《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可分为2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时为第1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一些常见多边形的基础上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三年级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作准备;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进一步认识角、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积累感性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