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属组织观察实验受到制样和试样保存时间的限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金相显微镜下的组织图输出并保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金相组织图的长久保存而不失真。金属材料计算机教学软件建立了以金相显微组织图为中心的金属材料成分——组织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为金属组织观察实验提供了新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医用金属材料目前的研究现状、性能和应用,指出了医用金属材料应用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近年来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新进展,提出镁及镁合金材料的应用是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考试内容主要是对有关名词概念的记忆和公式的计算,命题形式单一、呆板,缺乏个性化和色彩,不能有效反映中职学生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面的学习能力,更不能有效调动他们学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兴趣。本文讨论了改革传统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本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我国金属材料领域培养和输送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有利地促进我国金属材料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作者结合实际教学工作经历与思考,就如何推进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教学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北自学考试》2011,(12):37-42
金属材料工程 专业沿革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最早设系的单位之一,其前身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始建于1958年。金属材料专业原为机械部重点学科,现为河北省重点学科,隶属的“材料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被批准成立了“金属产品工艺、性能优化与控制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2008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相似文献   

6.
工科院校建立创新金属材料人才体系,是我国高等金属材料教育亟待探索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问题式教学模式的特征为出发点,剖析金属材料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其实施过程及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压痕法残余应力测试的基本原理,依据国家标准GB/T24179-2009《金属材料残余应力测定压痕应变法》,提出了测试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测试系统包括无线应变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数据接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三大部分。无线应变数据采集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电阻应变片为敏感元件,将压痕制造部位的应变增量信号放大滤波后,经高精度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发送给无线数据接收系统进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软件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完成对金属材料的标定系数和残余应力的计算等任务。实际应用表明,本系统具有精度高、性能稳定,便于携带,扩展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教学研究(河北)》2011,(4):F0003-F0003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最早设系的单位之一,其前身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始建于1958年。金属材料专业原为机械部重点学科,现为河北省重点学科,隶属的“材料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被批准成立了“金属产品工艺、性能优化与控制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2008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相似文献   

9.
工科院校建立创新金属材料人才体系,是我国高等金属材料教育亟待探索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问题式教学模式的特征为出发点,剖析金属材料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其实施过程及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盐城工学院和阿尔伯塔大学为例,对我们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在借鉴加拿大大学在课程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对我国"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提出建议,以期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浅议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师素质等方面,结合我校专业特点,对“金属材料”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市面上的新型金属材料品种越来越多。因而,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始终要重视金属材料教学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了解金属材料的一些特性,认识化学学习中与金属材料相关的一些知识内容,并且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化学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3.
结合当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了高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理念滞后、实践教学环节效果不足和工程型师资力量缺乏三个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的措施和建议:围绕实践创新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协作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建立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团队。  相似文献   

14.
石建华 《广西教育》2007,(7B):78-79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主要讲授的是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及用途之间的关系,金属材料的成分决定了组织,组织决定性能,性能决定用途,通过热处理可改变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从而达到改变性能、用途的目的。掌握了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就可将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生产中;选用合适的材料,采用正确的工艺与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地方性高校所设置的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对地方及周边的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批工程性技术人才,因此,对地方性本科院校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本文先分析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现状,然后提出地方性高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该具备的培养模式,最后对该模式进行改革思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刘运平 《考试周刊》2011,(53):223-224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模具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主要内容是金属模具材料及其热处理方法。其中的金属材料牌号种类繁多,技工学校模具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金属材料牌号的表示方法及含义,为今后从事模具领域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作者对金属材料牌号这方面内容的教学方法作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中的师生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理论概念抽象,对于技校生来说难以理解。为了使学生熟识和掌握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教师应组织学生做好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这门课的实验。笔者在实验教学中注重教师的“导”,学生的“示范”、“动手”,教师的“评、析、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金属材料的分类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2%~4%的铸铁,含碳小于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校级必修课“材料科学基础”,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证明“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与素质;采用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解决好该课程与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关系;运用一系列教学方法;改革实验内容及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采用计算机命题及评分系统等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措施及手段。  相似文献   

20.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基础课程。在职业高中的金属材料和热处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有认真备课,掌握课程特点,合理建立知识体系,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