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王鹤  王鹏 《大众科技》2012,14(4):140-142,154
带极电渣堆焊广泛应用于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壁大面积的不锈钢耐蚀层堆焊。文章针对不锈钢耐蚀层带极电渣堆焊时采用冷焊与热焊两种控温方式制备实验试件,分别进行弯曲、金相等项目的性能检验。结果表明:不锈钢耐蚀层采用冷焊与热焊方式均能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但热焊的实验结果更优于冷焊。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电渣压力焊接在施工中的应用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孙骞 《青海科技》2010,17(4):124-126
重熔用铝锭生产涉及面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其质量因素很多。本文就实现重熔铝锭质量控制从前期电解原铝的质量控制、配料的质量控制、现场搅拌扒渣监督和现场铝锭质量检查等方面进行了浅述。  相似文献   

4.
赵冬梅 《青海科技》2009,16(3):71-73
电渣冷拉轴承钢综合质量优于普通电炉冷拉轴承钢,由于该钢生产工艺复杂,表面常出现“裂纹”,严重影响成材率。本文对电渣冷拉轴承钢表面“裂纹”缺陷进行了多种试验研究,找出了原因,使得该钢的验收合格率达到98.65%。  相似文献   

5.
电渣压力焊是我国首创的一种钢筋焊接工艺,它适用于柱、墙等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4:1范围内)钢筋的连接。由于该方法操作简单、工效高,成本低被广泛采用。本人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钢筋电渣压力焊普遍存在施工质量问题,给工程带来严重的质理隐患,这里针对钢筋电渣压力焊常见的施工质量缺陷,给工程带来严重的隐患,这里针对钢筋  相似文献   

6.
原采用四元渣系生产3.05吨GCrl8Mo轴承钢电渣锭,非金属夹杂物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效益,采用三元渣系生产2.0吨电渣锭。采用该工艺后,钢材质量良好,提高了成材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电渣重熔工艺由于采用原工艺生产的电渣锭轧制成材后,经检验非金属夹杂物级别超标,而其它各项检验均合格,为  相似文献   

7.
陈强 《内江科技》2009,30(7):104-104
电渣压焊工效高、成本低,是我国建筑业推广的十大新技术之一,本文对此提出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阐述施工中应用粗直径钢筋连接电渣压力焊技术,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一些节能高效的焊接技术也不断出现并得到推广。钢筋电渣压力焊是其中一项,它不仅节约钢材,提高工效,保证质量,还能适用于施工现场操作。  相似文献   

10.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建设顺利展开和发展的保障和支持。但钢铁工业虽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它也给我们的生活和发展带来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其所排放的烟气问题,烟气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烟气自身带有大量热量,我们不加利用随意排放,这无形中给我们自己造成损失。基于此,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在炼铁冲渣水余热回收改进方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是钢铁企业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科学评价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既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起点,又是发展过程控制的重要措施.目前关于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工作还做得不多.本文以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为背景,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探讨了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对其他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个先进的冶金全流程工艺模拟生产系统,重点介绍了该系统上的主要试验设备以及典型钢种在该系统上的试制过程。该模拟生产系统以先进的试验设备为基础,通过工艺技术开发研究,形成了冶炼、轧制、硅钢和冷轧汽车板等多个试验研究平台,可以完全模拟中厚板现场生产,基本实现了硅钢及型材的模拟生产试验,并可进行相关工艺技术研究,从而满足新产品研发和新工艺技术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钢铁产业创新与发展的问题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出了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五个方面的问题,根据创新管理前沿理论——产业创新系统及其相关理论,分析了钢铁产业创新的特点,提出三项管理措施,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问题,最主要的是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管理薄弱及产业创新系统不健全等问题;提升我国钢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珏要途径是用产业创新系统思想来指导钢铁产业发展;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是发展钢铁产业的良策;钢铁产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为工艺创新;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问题可通过积极有效的产业创新政策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钢结构建筑因自重较轻、施工方便成为主流的建筑类型,但过去对该产业评估研究较少,缺乏对其资源生产率及环境影响的充分认识。本文选择中国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的15个钢结构建筑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物质流分析钢结构建筑物质流动过程中输入、输出物质种类和重量,结合钢结构建筑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核算其资源生产率,同时对钢结构建筑中钢铁的物质流全过程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①生产过程中95%的钢铁得到利用,5%成为废钢铁,钢结构建筑中单位建筑面积资源消耗量从高到低排序为矿物、水、氧气、化石能源、生物质,其中东北地区钢结构建筑的矿物质消耗量最大,达到107 kg/m2;②根据钢结构建筑直接输入物质所占比例,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钢结构建筑资源生产率分别约为692元/t、512元/t、610元/t;③钢结构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大的阶段为钢铁生产阶段;如果考虑循环利用,其环境影响最大出现在钢结构加工阶段,且钢铁循环利用可显著降低钢结构产业的环境影响。依据以上研究结果,东北地区钢结构建筑资源生产效率最低,应提高其资源生产效率,大幅度促进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子彪  张莉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4):175-183
面对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产业发展高端化、用钢需求多元化的挑战,明确钢铁材料及其技术发展态势,对实现新科技革命与钢铁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耦合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主题演化角度出发,借助LDA模型全面挖掘钢铁材料技术主题及其发展趋势,最终提炼钢铁材料发展特征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表明,我国钢铁材料及技术多集中于基础性研究;材料性能将以高性能、复合化、低维化、智能化为重点,材料类型由结构性向功能性材料延伸的趋势;未来将从市场、技术、资源角度出发,进入钢铁材料智慧设计、智慧生产与智慧服务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构建钢铁企业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钢铁产业中15家具有代表性的钢铁企业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剔除规模因素产生的影响,以纯技术效率指数为标准,对其进行集群划分,预测出到我国钢铁企业整体发展趋势,并对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目前发展状况存在差距和改进方向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实践经验提出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的概念(简称ISCEDI),构建ISCEDI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与熵值法综合赋权的方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基于我国钢铁行业2001—2012年的时序数据对其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进行纵向比较分析,验证ISCEDI的适用性。结果表明,2001—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整体状况良好,发展能力与发展潜力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8.
耿仁娟 《中国科技纵横》2014,(6):261-261,263
国有钢企与民营钢企作为我国钢铁企业的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有钢企与民营钢企在成本竞争中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存在,但是由于近几年铁矿石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还有民营钢企先进的管理,使得民营钢企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国有钢企。  相似文献   

19.
孙莹  耿心怡  汪鹏 《资源科学》2014,36(3):632-640
钢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电炉短流程”比“高炉长流程”的能耗、排放与资源消耗都要低。作为“短流程”的重要原料,废钢是钢铁流程演变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在1960-2009年钢铁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以ARIMA- Logistic组合模型和动态物质流分析为主的系统研究框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ARIMA- Logistic组合模型比单一Logistic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中国钢铁积蓄量的增长;从2010年开始,折旧废钢量会快速上升而钢铁需求量相对保持平稳;“短流程”将会逐渐替代目前主流的“长流程”,并在2043年之后成为主流程。这将有效减少钢铁工业对铁矿石的依赖,同时,社会废钢回收变得十分重要。为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指导钢铁生产企业通过合理调整生产结构来应对钢铁流程结构的演变,同时要引导社会建立废钢处理、拆解、利用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