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赵本山的小品《卖拐》的成功上演,“忽悠”一词很快成了流行语,意思相当于蒙骗、哄骗。而《现代汉语词典》中它的意思是方言,表示晃动。似乎和流行语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实际生活当中,它也常常被人用来自谦,表示自己水平不高,使别人受了蒙骗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随着赵本山的小品《卖拐》的成功上演,“忽悠”一词很快成了流行语,意思相当于蒙骗,哄骗,而《现代汉语词典》中它的意思是方言,表示晃动。似乎和流行语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实际生活当中,它也常常被人用来自谦,表示自己水平不高,使别人受了蒙骗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抠门儿”,《汉语大词典》释为“方言,吝啬”,《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方)吝啬”,《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释为“【济南】吝啬”。“抠门儿”为什么会有“吝啬”的意思呢?这要从“抠门儿”的“门儿”谈起。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语文词典。按理,对历史文献上出现的古今词语都应该收录。但由于这部词典出于多人之手,词语漏收现象十分严重。对此前人多有讨论。本文主要根据两部大型方言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来说明《汉语大词典》对保留在各地方言中的古语词漏收和义项漏收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赵本山小品的火爆,“忽悠”一词渐入全国百姓的日常语汇。《辞海》尚未收入此词,《现代汉语词典》则认定其为方言并解释为“晃动”。但在东北话中“,忽悠”类似于坑蒙拐骗,但又不完全像坑蒙拐骗那样包藏祸心,有时倒是有些善意的调侃,使人不知不觉地落入圈套,可能吃点小亏,但无伤大雅。素质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人们的视野,似乎就不断地被“忽悠”,以至于近乎“神圣”,尽管人们心中充满着疑惑,但谁也不敢提出质疑。于是,各中小学便不约而同地在轰轰烈烈地搞素质教育的同时,又在扎扎实实地抓升学率。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文件说了,素质…  相似文献   

6.
贵州契约文书疑难词语颇多.训释这些疑难词,有益于训诂学、词汇学的研究与词典的编纂,同时也有利于贵州契约文书在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文献学、民俗学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拣盖”“借日”“转日”“加日”“存日”“骗害”“代书人”“授笔”“请代笔”“度用”“远永”“远远”十二例贵州契约文书中的词语在《汉语大词典》 《近代汉语词典》 《近代汉语大词典》 《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中未见收录,因而训释这些词语,对于《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编纂修订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略说语感     
“语感”这个词见于夏丏尊、叶圣陶著《文心》(1934年)一书,虽然人们经常说,经常听到,但是《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补编》、《辞海》、《辞海增补本》、《辞源》、《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均未收列。只是《汉语大词典》有个简单的解释:“对语言的感觉”。专论语感的文章也非常罕见。邢公畹先生曾说过语感是对语言的感性认识。这个定义较宽,不仅包括感觉,还包括知觉和表象。语感属于语言心理,我们认为主要包括语  相似文献   

8.
相关工具书对是的一词收列、解释的情况大致是:《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均未收列;《金瓶梅词典》、《近代汉语虚词词典》收列了,但义项的罗列极不完备;《现代汉语词典》收列了似的,却忽视了该词与是的的历史联系。本文拟在近代汉语、现代汉语的背景下,以万历本系统、人民文学版《金瓶梅词话》为主,对是的作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双赢”是近年来广泛使用、流行的一个新词,《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收入了这个词,对该词的释义是:双方都能得益。《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新华新词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也都收入了这个新词。这说明“双赢”一词已得到社会和语言专家的双向认可,稳稳地进入了汉语词汇的大家庭。但“双  相似文献   

10.
“傻帽(shǎm o)”这个富有形象色彩的口语化的词经常出现于当代人们的交际中。可它的写法却比较混乱,“傻帽”与“傻冒”并存并用。出于职业的敏感,笔者就这个问题询问过大学毕业的教师,调查过大一学生,结果答案纷呈。我们查阅了有关的词典和参考书。《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本,2002年增补本)只收“傻帽”,解释为:“<方>形容人傻,没见过世面。也指这样的人。”同样,《中华词典》(李云江等编 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年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当代汉语新词词典》(曲伟主…  相似文献   

11.
一、"初恋"新义 查检《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几部大中型语文性词典,对"初恋"的解释都是两个义项,释义大致相同,在《现汉》(第5版)中的解释是:"动①第一次恋爱.②刚恋爱不久."《新华新词语词典》《新词语大词典》等十几部新词语词典中不见收录.但是考察这个词在实际语料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词典中的这两个义项并不能概括"初恋"的所有义位.例如:  相似文献   

12.
清代巴县档案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丰富、时间跨度第二长的清代地方文书档案。此档案真实记录了从康熙九年(1670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242年间巴县、重庆府、川东道等地区文字的真实情况,其中俗语词颇多,但尚未受到学界重视。选取档案中出现的“瓦房”“堂屋”“偏厦”“抱告”“毛蓝布”“毛房”等俗语词进行考释,解读与研究巴县档案,印证《辞源(第三版)》《近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编纂和修订。  相似文献   

13.
方言研究与方言词典编纂的用字也需要规范化。确定方言词语的规范字形要在查阅《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具体方言的音义系统、形义学原理以及从简从俗的原则,努力做到科学、规范、简便、通俗。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个腹笥甚俭学识谫陋的人 ,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知识修养 ,就得认真不苟地向工具书请教。我曾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二十余年 ,时时刻刻都与工具书友好相处。像《现代汉语词典》及增补本 ,我就通读过一遍 ,获益匪浅。我的书柜最好的层次那都是摆词典的地方。像《汉语大词典》(简编本 )、《汉语大字典》(简编本 )、《辞源》、《辞海》、《汉语词典》(原名《国语辞典》黎锦熙主编 )、《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古今汉语实用词典》、《汉语实用词典》、《袖珍字海》、《袖珍汉语词典》、《中国成语大词典》及《中华成语词海》等…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新编高中《语文》第六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文有这样两句话:“我们平常说的‘察颜观色’‘眉目传情’等等,都是不用语言的一些特定的交际方式。”“即使像‘察颜观色’这一类特定的交际方式,也必须有语言的交际为基础,预先有了一定的了解,双方才能领会。”笔者查阅了《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等多种权威工具书,均无“察颜观色”一词,而只有“察言观色”。“察言观色”一词出自《论语·颜渊》。孔子跟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不管是漫步街头,还是浏览互联网,阅读报刊杂志,这样一个词总会不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吸引大家的眼球,它就是“量贩”。《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都没有这个词。它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外来词。“量贩”源自日本,  相似文献   

17.
“求同存异”这个词,新旧《辞源》、新旧《辞海》均未收,《现代汉语词典》收了而无书证,《汉语大词典》收了.有书证。第一条书证是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中美苏关系问题时说的,第二条是1965年3月23日《人民日报》上的话。 第一次使用“求同存异”这个词的,是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这次讲话,《陈毅传》上有这样一段记载——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等人的系列小品《卖拐》《卖车》《功夫》的演出,“忽悠”这个词迅速传到全国各地,在报纸、电视及网络媒体上,随处可见“忽悠”的影子。但对这个词的意义,报多人(尤其是南方人)并不是十分清楚。而且随着“忽悠”的流行,它的词义利用法也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词典》“尔”字下收有“尔耳”。注释是:“(书)如此罢了;如此而已:不过~|聊复~。”我认为。“尔耳”根本不是一个词,《现代汉语词典》不应当把它收录进去。《辞海》《辞源》和《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都是只收“尔尔”,而未收“尔耳”。  相似文献   

20.
"搞""整""弄"作动词使用时,含义宽泛而复杂,是典型的泛义动词。《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以及《现代汉语词典》对三个词的解释显示,三者可以互用。本文以四川大邑方言为考察对象,探讨这三个同义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