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形式逻辑对事物划分归类的基本原则,对现今武术项目管理和学术研究中存在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武术"二分法"进行审视.认为:把武术分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归类方法不符合形式逻辑的分类规则.它不但从理论上否认了传统武术中竞技成分,让竞技武术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还人为地把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放在了矛盾和对立的两个不相容的平台上,成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间矛盾升级的"催化剂",为未来武术发展埋下了潜在隐患.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背景下对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进行文化解读,不但有助于提高对其概念的理解,而且更能提高我们对两者的认识,传统武术是建立在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武术文化,而现代武术则是在西方体育文化影响下,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竞技性体育文化。对两者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武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步瑞 《武当》2013,(11):51-52
现代社会,大众看法,包括许多武术业内人士都认为,传统武术的套路相对于武术散打,那就是“花拳绣腿”,不堪实战。甚至认为传统武术练家遇上散打选手,远抵不住散打选手那三拳两脚和熊抱虎摔,散打选手会干净利落地击败传统武术练家。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传统武术套路真没用?真不能用于散打搏击吗?  相似文献   

4.
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散打)在技击特征上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多角度对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散打进行比较,分析了传统武术在技击特征上的弱点和现代武术散打的优势,有利于更好地体现传统武术中“攻防含义”的艺术魁力,使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在现代体育领域里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武术现在主要围绕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大类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不同之处进行研究,旨在更清晰地展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武术发展至今分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大类.我国体育院校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性武术人才的学府,特别是我国14所独立体育院校的设立,为武术的发展和武术人才的培养创建了平台.但武术在体育院校的发展和实施过程中逐渐显露出一些缺陷,那就是传统武术的发展力度不够,没有使传统武术系统的在体育院校中展开.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等对体育院校传统武术的发展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提高传统武术在体育院校的发展,提高体育院校武术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武术,又称搏击、格斗,是指以肢体或冷兵器、武器互相竞技的技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武术成为我国的文化传承符号。传统武术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竞技格斗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武术逐渐发展成为传统艺术,以传承的方式将武术发扬光大。竞技武术相对传统武术提出概念时间不长,适用于比赛的武术方式。以得分和胜负为其表现形式。虽然学界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相关概念和文化研究还不够充分,本研究将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文化差异和表现形式差异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文化研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现代武术是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在文化内涵、理论体系、评价模式及外在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与对比研究,试图从中窥探中华武术发展的足迹与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传统武术语词出现的时间、目的及其指称的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武术划分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虽有既定事实的倾向,但划分的依据还不明确,而且划分后的外延不符合逻辑学中分类的穷尽性及划分后各子项在外延上互不相容的逻辑性要求。并以传统武术语词中"传统"含义的分析为明确此划分依据的手段,得出其对应的同位概念为现代武术,依据两者本质属性的不同而对其概念进行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在武术段位制发展进程中,武术组织、传统武术传承人和国标武术之间相互联系。重视组织建设、组织领导,形成合力,传统武术、国标武术才能得以发展。注重保护传统武术和国标武术人才培养,是武术段位制发展的前提。社会武术、校园武术两者合力,武术段位制才有生命力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中国武术界前一阶段“竞技武术热”而现在“偏好传统武术”的现象,认为应该冷静分析和客观评价现阶段的这一现象。由此,文章提出要实现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本源化与竞技化、开放性与保守性、规范化与情感化相融合的发展思路,并积极倡导中国武术要走出一条多元化、平衡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传统武术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传统武术发展的历史脉络.认为武术价值功能的实现与其相对应的具体历史中的政治、军事、文化发展状况相适应,不同社会历史阶段对武术的不同影响决定武术价值定位的实现.传统武术应重视文化的保存;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之争是历史的必然;应理性看待传统武术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1956年,原国家体委将武术套路列为竞赛项目,使武术进入了现代竞技体育行列。近年来,在竞技武术力争进入奥运会之时,全国上下又给予了竞技武术极大的关注。然而,具有鲜明传统民族特色的传统武术相对竞技武术而言,在浓厚的历史色彩反衬下,显得暗淡了许多。于是,人们对传统武术提出了创新的主张,本文在参阅大量有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传统武术的创新发展提出几点哲学思考,以达到促进传统武术蓬勃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武术发展分化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840年前,中国自我发展了“练为战”的军事武术和“艺、体、用”三合一的传统武术;1840年后,由于西方体育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演进,中国武术开始分化。武术在其竞技功能、健身功能、经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完善了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商业武术。近期,“艺术武术”也初露端倪且发展势头强劲。武术发展过程的分化是自我调适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带来种种弊端,对传统武术的相对忽视就是其中较典型的现象之一。作为武术之源的传统武术问题,不容回避、不得回避。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和谐发展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根,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现代竞技武术是在传统武术基础上,在西方体育思想的指导下,统一规范而发展起来的竞技化的武术体系。在世界体育呈现出东西方融合发展的今天,如何立足于现状,科学合理地发展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使它们比翼双飞,和谐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论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东方文明在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典型代表,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而八十年代以来,以高难关新为发展方向,以优胜为最高目标的现代竞技武术迅猛发展,并且成为现代“武”台上的独放之花,传统武术还要不要发展?没有传统武术,现代竞技武术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和谐发展已成为武术界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代体育项目、竞技体育项目的发达、规范化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一些民族、民俗、民间体育项目生存受到挑战。武术作为优秀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也受到了沉重打击。为了让这种冲击得到合理解决,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比较入手,找寻其和谐发展依据,对未来征途中传统与竞技武术和谐发展提出战略举措,为现代社会构建中中华武术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运动和文化的全新视角对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只有用辨证的视角来观察,用辨证的理论来分析评价现代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发展,才能为当代武术找出一条更加合理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特点与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竞技武术套路脱胎于传统武术,又区别于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技术发展以规则为导向、规则强调技术动作的高度技艺性、技术体系的开放性,竞技武术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体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竞技体育的;中击和影响,武术以一种新的形式和状态出现在历史“武”台,即现代武术。现代武术源于传统武术,但又不完全与之相同。故文章通过武术资料的查阅,以及对一些专家的采访,经过研究分析相关内容,将从技术体系的角度对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在技术体系方面有显著差异,表现为:传统武术没有国家的统一的训练目的,追求的是一种“和谐”、“中庸式”的平衡,在由训练过程中侧重于实战意识的培养,套路的创编则处处以技击、实用为指导思想。而现代武术的训练有明确的目的,即为夺得锦标、获取功利,对实战意识并不重视,套路的创编则以“高”、“难”、“新”、“美”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直观的形体表演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