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德育本质问题,是德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它要回答的就是作为社会、教育现象的德育是什么。弄清德育本质问题,对于德育理论与实践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综观历史,古今中外曾出现各种各样的德育理论,它们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处于不同的地位。其相互区别或争论之点就在于对德育是什么有不同的理解。由于对德育本质的认识不同,就决定了不同的德育理论体系。从我国四十年来的德育实践看,时而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时而把德育等同于道德教育;时而说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部分,时而又说德育同时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部分;时而说德育即学校德育,时而又说德育包括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三部分;如此等等,十分混乱,东摇西摆,危害很大。因此,深入探讨德育本质问题乃是实践之必需。  相似文献   

2.
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不同,从而产生了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其特点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的直接现实性如果从职业需要的角度分析教学活动与其目标的关系,我们可以把教学看作是无限逼近职业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笔者论述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主要涉及职业准备教育,其主要范围是中等职业学校,其教学目标应当是直接现实地为未来的职业实践服务。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与职业实践活动客观上是两个过程,前一活动是后一活动的准备过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也不同于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他还没有参…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代教学模式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教育理论界对教学模式的认识至今尚未达成共识,就教学模式的定义已达10余种。其中有两点认识是一致的:(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2)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和桥梁。也有学者从三个角度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观察:从静态上看,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理论结构,它揭示了某一教学活动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活动结构或教学程序,它揭示了某一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法系统,它揭示了与某一教学活动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或方法。教学模式是教学论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而且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对职业教育中德育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斌 《职教论坛》2002,(7):58-59
从事职业教学工作有些年头了,这些年我基本上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可以说同德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认识到:职业教育中德育工作尤为重要。一、职业教育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德育工作在有些学校里依旧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在人才培养上,明显重才轻德;一部分学校习惯用行政命令搞德育,把复杂的思想教育工作简单化,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德育课程虽然有了一定的改革,但仍显陈旧,脱离社会经济的发展,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德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数学教学过程?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从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真正发挥德育课应有的教育功能,适应社会对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及党对德育工作的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成人德育课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作些初步探索。一、成人德育课主要矛盾的构成成人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的德育影响的过程。构成这一过程的基本要素是德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与方法,由于教育活动的进行,使各要素之间发生相互关系和联系,从而形成了德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其中,德育目标与德育对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论述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和社会潜意识即社会心理现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基础上,总结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偏差,探讨了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指出,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偏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窄化了德育的功能;二是把德育等同于理想教育,排斥了德育的现实取向,使德育脱离了社会生活实际;三是把德育等同于集体主义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四是把德育等同于知识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思想和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实践性是德育的本质属性,从出发点来看,德育不能脱离具体的、现实的人,而现实的人一定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德育不能离开人的思想形成的客观实际而进行所谓空想的抽象德育。从落脚点来看,德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个目的本身仍然要回归到人的发展实践,脱离社会实践的德育是价值落空的德育,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虚无主义的德育。德育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有效,也只有在  相似文献   

9.
德育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现象,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现行的德育模式,虽然在理论界有一定的认同感,但德育效果日见衰微。主要反映在学校德育教育的一元价值倡导与现实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冲突上,反映在德育投入与产出的强烈落差上,也反映在德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受体心理需求相脱节,与道德构建相失衡等诸多现象上。本文试图通过构建“活动德育模式”,探索一条体现人性关注和人文关怀的新的德育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从教育内部来看:一是把德育教育知识化,理性化,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长期以来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用传授知识的方法对德育知识集中传输。二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单一,对活动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作用研究不够,与学生的思想实践结合 不紧,  相似文献   

11.
德育过程三要素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教育作为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大体可概括为教育影响源、教育影响和教育影响受体三大要素。德育也可以作此三要素的分析。关于一般教育过程的三大要素,已有较多的广泛和深入的分析;但德育过程作为一般教育过程的具体,其基本要素的特殊却很少有人研究。而关于德育因素的特点的认识上的模糊又必然会带来实践上的盲目与混乱。所以研讨德育的影响源、影响、影响受体的特殊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于德育过程中三大要素的特点,本文拟从三个方面作以下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略论现代德育的路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前者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学生的主动行为;后者是以成人的世界和社会的要求为本,体现社会的意志或成人的意志,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作为对传统德育高耗低效现状的反思性选择,现代德育正实现着从“重教”到“重学”的路径转向:在德育内容上,由掌握道德知识向发展道德能力转向;在德育方式上,由重灌输向灌输与选择整合转向;在德育过程中,由认知性德育向活动性德育转向。  相似文献   

13.
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教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1.从高职教育的发展看改革的必要性。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晚,对高职人才培养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数都是通过“三改一补”等途径,由职业大学、成人高等学校以及行业、地方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整合或升格而成。由于前身办学条件的不足,加上办学人员长期形成的办学思维定势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办学实践上,沿袭以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做法,造成目前高职教学脱离社会实际的情况,因此高职教育能否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社会实际需要,为生产第一线培养急需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每一个高职院校办学的出发点,也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院校的办学特色。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规划高职教学体系,既是由职业教育的目的决定的,也是为了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双减”政策在整体上赋能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向小学阶段的“立德树人”实践,尤其是德育工作提出适应性要求和挑战。面向“双减”的小学德育需要在文化层面实现路径与策略拓新:在思维理念上开展关系型教育,建设小学德育主体文化;在平台载体上设计多学科活动,丰富小学德育课程文化;在方法过程上实施对话式教学,深化小学德育教学文化;在评价考核上强化增值性评价,优化小学德育评价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主要问题 1、对学科渗透德育的认识不正确 当前,在学科渗透德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一些教师的认识不正确,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自己的主业是搞好学科教学,德育应该是德育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或关系不大;二是认为教材内容本身已经包含了德育的因素,我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就是渗透了德育,就能收到成效;三是认为学科教学与思想教育无法有机结合,即使采用一些方法进行德育也是牵强附会,搞形式主义,不愿在这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李好 《湖南教育》2002,(19):18-18
道德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头戏”,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是相当大的,可从教育的效果来看,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是德育工作者对中小学德育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重德育知识的灌输,轻德育能力的实践,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重视道德教育的内化,尤为突出的是道德实践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显得十分薄弱。笔者认为改革德育实践模式有助于道德教育实效的增强。一、当代道德实践模式的理论探讨重视道德实践就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是一味地“被动灌输”。德育工作必须是一种主动的教育过程,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对于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目前,“探索、发现学习”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受到了广泛重视。但是,从接触到的许多研究材料来看,我们还缺乏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个角度去认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和发现性质,而更多地是脱离学生的学习过程把它当作一  相似文献   

18.
论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诸多问题: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德育功能认识片面。本文认为,对确定性知识的执迷,对学生主体性的“藐视”,重道德认识,轻道德需要与道德实践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文章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施振生 《文教资料》2006,(20):63-64
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当前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本文从“对‘德育的观念’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德育内容脱离人的本性和生活”、“德育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分离”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成人教育不仅要追求教育的知识价值或教学的智育效果,也要追求教育的精神价值或教学的德育效果。在构建或完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探讨中,“成人德育论”不无遗憾地被疏漏了。从成人教育体系的完善、成人教育的性质和价值取向乃至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看,构建并实践“成人德育论”已成当务之急。探究其存在的认识论基础不仅有助于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合理构建,而且也将丰富人们对成人教育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