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学的数中,我们只知道0是最小的数,不知道还有比0小的数.究竟有没有比0还小的数呢?好奇的同学们一直疑惑不解.带着这些疑问进入初中后才知道,的确有比0还小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负数.当初中数学引入负数后,随着数的范围的扩大,许多概念也随着起了变化,小学里学过的某些概念已不再适用,同学们刚开始会觉得一些结论很奇怪,但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所以,引进负数以后,首要的是更新观念,弄清楚哪些概念起了变化,哪些概念仍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
赵春祥 《初中生》2005,(25):20-21
在小学数学中,0是最小的数.究竟有没有比0还小的数呢?进入初中后就知道负数比零小.当引入负数后,小学学过的某些概念已不适用.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引进负数以后,要更新观念,弄清楚哪些概念已发生变化,哪些概念仍保持不变.具体来说,要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课前思考 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一个记作正数,另一个就是负数.理解相反意义,也就能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谁还不理解相反意义的量呢? 但从历史角度看:西方数学家使用负数到在数学上接纳负数用了1000多年.在那时,帕斯卡认为:用0减去4纯粹是胡说!笛卡儿也认为负数是"不合理的数",19世纪英国数学家弗劳德认为"只有那些喜欢信口开河、厌恶严肃思维的人"才"谈论比没有还要小的数"……原来,这之前大家都拥有无需论证的基本数学常识"0表示没有,是最小的数",而认识负数却要颠覆这种常识!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一年级数学课上最先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帮助学生对“0”的再认识。这是由于负数的引入,使“0”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它已不仅表示“没有”,而还有着丰富的意义。下面谈谈个人对这段教学的粗浅见解,和大家共同探讨。 1.要使学生认识到“0”也是一个数。在小学阶段,学生对“0”的认识,往往把它理解为“没有”。直到初中一年级引入负数以后,  相似文献   

5.
0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数字,它的意义和作用伴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让我们再重新认识一下它吧!,0除了在自然数中表示没有之外,还有着其他丰富的内容。在我们学过的数中,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数,是唯一的中性数,在温度计上,0℃绝不是表示没有温度,而是表示一个完全确定的温度。  相似文献   

6.
新"数"关——引入负数负数的出现,使同学们耳目一新.弄清负数的来源和意义是学好七年级数学的起点.在小学数学里,自然数、分数的引入,同学们很好理解,容易接受.而负数是怎样得来的呢?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怎样用数学符号去记录"零上5℃"和"零下5℃"的温度呢?怎样记录"高于海平面8844 m"和"低于海平面155 m"的海拔高度呢?我们不难看出,上述问题中的两个量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陈湘平 《广东教育》2007,(12):48-48
在教学负数时,许多学生总是把-a当成负数,这是为什么呢?本文从数学学习和心理特征的角度阐述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负数的教与学有一定的帮助.一、对字母表示数的本质认识不够清晰小学阶段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所学的、所接触的数通通是非负数(正数和0),天天学习的是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学的数中,我们只知道0是最小的数,不知道还有比0小的数.究竟有没有比0还小的数呢?好奇的同学们一直疑惑不解.带着这些疑问进入初中后才知道,的确有比0还小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负数.当初中数学引入负数后,随着数的范围的扩大,许多概念也随着起了变化,小学里学过的某些概念已不再适用,同学们刚开始会觉得一些结论很奇怪,  相似文献   

9.
非负数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0的统称.有时候我们用"a≥0"来表示,或用"a≮0"来表示;或说:"是在原点及原点右边的数."单独研究非负数并没有多大作用,但是,把它放到适当的问题情景中,非负数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进入中学以后.我们认识了数字家族中的新成员——负数.那么.负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呢?引入负数以后会有哪些变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数就是大家在小学里学过的0以外的数,负数所表示的意义恰好与正数完全相反?从大小来说,所有的正数都比负数大,负数的引入,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很多关于“数”的思想认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问:为什么要学习负数?答:学习负数是为了计算(如3-7=?)的需要和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小学里我们可以计算8-5=3,但要计算5-8就无法进行了,引入负数后这种计算就十分简单.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通常状况下水结冰时的温度记为0℃,比0℃高  相似文献   

13.
大家知道,"增加5"与"减少6"绝对不是两个数.如果规定增加为正、减少为负,则就可把它们记作"+5"与"-6".按照现在数学教科书中的观点,这"+5"与"-6"就是正数与负数了.非数就这样被数学教科书给变成是数了.有一种数学观点认为负数源自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科书中一般也通过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来引入正、负数概念的.何谓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什么是正、负数?人们需要对它们  相似文献   

14.
除0以外,所有的有理数都带有符号,不是带“+”号,就是带“-”号,这就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例如,怎样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有理数怎样进行运算?小学里,受刻度尺的启发,学会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和0:图1在这种表示数的方法中,直线上的点越往右表示的数就越大.既然负数比0小,能不能将两根直尺放在一起,用一根倒过来的直尺表示负数呢?如图2:图2于是有了数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而且同小学里一样,点越往右表示的数就越大,如图3:图3但是新问题又产生了:图中的点A与A′虽然位于原点两侧,但它们到原点的距离却相等;位于原点右…  相似文献   

15.
新“数”关——引入负数负数的出现,使同学们耳目一新,弄清负数的来源和意义是学好七年级数学的起点.在小学数学里,自然数、分数的引入,同学们很好理解,容易接受.而负数是怎样得来的呢?课本给出了很好的理解材料.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怎样用数学符号去记录“零上5℃”和“零下5℃”的温度呢?怎样记录“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的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16.
<正>"认识负数"是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九册的教学内容,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并没有安排这一内容,而是安排在中学教材中的。那现在为什么在小学第二学段设置这一内容?个人认为,主要的理由是通过认识负数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更好地用数进行交流。那么,"认识负数"的教学要求怎么定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只要学生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中,零是一个最小的数,它的实际意义表示没有;有关零的计算也较简单,零的地位并不十分突出.进入中学后,由于负数的引入,零的地位和意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有理数中一个特殊的数,对它的意义和使用,绝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同学们在小学已经学习了整数,分数(包括小数),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对负数的意义也有初步的了解,也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这为我们将学习本章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但这些知识对负数意义的了解非常有限,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我们需要针对问题的具体特点规定正,负,特别是要用正数与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的现象(如负增长)中的量,因此为突破这一难点,这一章我们将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让你们通过例子理解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相似文献   

19.
王冬梅 《四川教育》2006,(11):30-30
在教学“正数和负数”时,关于“0的认识”这个知识点,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课堂讨论。师:同学们,在学习负数以后,我们再来看“0”这个数,它有哪些意义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教室里立即按分好的组坐好,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争论着,有的争得面红耳赤。我见这热闹非凡的场景,心里暗喜,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人看来,没有就表示最少了。最少就用“O”表示,没有比0更小的数了.可是负数不仅表示没有,而且意味着比没有还要少。这算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