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创建“平安学校”是保障师生安全和维护学校稳定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为“和谐校园”建设和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安全、安宁、安静、安定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2.
校园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作为以生命而存在的人,都渴望学校教育生活成为其生命成长的重要阶段,都期望通过学校教育而整体提升自身存在的水平。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必须树立人本意识,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树立“以人为本,安全首位”的思想。建设平安校园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没有校园内师生的平安,便没有校园内的和谐,因此,学校必须:  相似文献   

3.
创建和谐校园,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时代赋予校长的重要使命。学校校长是营造诚信校园、和谐校园的主要角色。而创建和谐校园,离不开校长在管理工作中,对下属以及全体教职工的诚信和真诚。校长要用“真诚”换来教职工对本职工作和教育事业的“忠诚”。如何以“诚”换“忠”?下面谈谈自己在学校实施柔性管理工作的几点粗浅认识和不成熟的做法,愿与同行一起研讨。  相似文献   

4.
“健康促进学校”是建设和谐校园新思路。本文阐述以“健康促进学校”理念建设和谐校园的实践,把“健康促进学校”理念与办学特色相结合,通过制度、队伍建设,营造环境,科学管理,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苏允政  董文娟 《职业技术》2006,(14):131-13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理应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既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几年来,我校坚持把创建和谐校园纳入学校长期发展和总体规划之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德荣校、特色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以和谐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在此,结合我校的探索,就创建和谐校园谈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7.
校园和谐是指学校的一种协调、平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学校是社会的重要基层单位,它本身就需要和谐,还要培养能让社会“和谐”的建设人才,其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学校档案是学校发展历史文化积淀,真切地记录了学校发展、改革的历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日益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过程中,与和谐校园的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舞台上档案应该承担起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赢在和谐     
和谐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因此,构建和谐校园,要从建构学校文化入手,走“求真、人本、温馨”之路,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全面促进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洪珊 《云南教育》2011,(22):27-27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和谐的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校园和谐,师生员工才能愉快地工作和学习。从事多年的学校管理工作,笔者认为,构建和谐校园应“六抓”。  相似文献   

10.
最近,大家正忙于探索建设和谐校园问题,可也多次听到有校长沾沾自喜地吹嘘,说他们学校“没有杂音”,那才是和谐校园。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非常危险的。  相似文献   

11.
近期以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词组的出现频率空前之高,尤其是“和谐”一词。就大的来说,对于一个国家是“构建和谐社会”;就小的面议,具体到学校则是“构建和谐校园”。而与“和谐”紧密相关的一个词则是“宽松”。不少人认为,只有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  相似文献   

12.
李萌 《陕西教育》2006,(4):17-17
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主要是指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发展的融洽氛围。校园是教育的沃土,打造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李宪中 《天津教育》2005,(11):39-41
学校和谐管理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学校和谐管理并使各种管理机制顺畅有序运行,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仅就学校和谐管理的有关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4.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要求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和谐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和谐之情赏心,和谐之画晚目,和谐之声爽耳。和谐的环境是提升生命质量的家园,和谐的校园是促进全面发展的摇篮。学校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化”时代,充分体现教育对人的发展的终极关怀需要“求真、人本、温馨、互助”的人文环境。因此,构建和谐校园,要从建构学校文化入手,坚定不移地走求真、人本、温馨、互助之路,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16.
一、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这是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 当前,推进学校和谐校园建设要强化学校的管理工作,牢固树立“质量立校”“质量第一”的理念。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轴,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连接、辐射也反映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校园,是衡量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要求。和谐校园是以学校为平台,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反映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学校环境的布局和校风、学风中,影响着校园整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一切活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是一种哲学,“和”是一种一道德。“和”是一种艺术,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状态。作为学校这个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也必须朝着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而奋斗,而要实现校园的和谐,首要的就是坚持依法治校。早在两千多年前,韩非子就说过:“德厚不足以止乱”,  相似文献   

19.
学校安全事关师生安危、学校财产安全和社会形象,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校管理水平的集中反映,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要素。因此,不断强化学校“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大学校安全管理力度,努力营造学校的安全环境,不仅是党和人民对学校的重托、期望,也是学校工作者的责任和追求。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立足学校、面向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构建和谐校园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如果把构建和谐校园当作一个工程来看待,应确立一个什么样的基本框架?构成怎样的一个系统?赋予怎样的内涵?我们的做法是紧扣“发展”、“人本”、“环境”三大要素,努力使其成为协调配合、和谐互动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