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论教育学的命运——与吴钢、郑金洲商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教育学的命运——与吴钢、郑金洲商榷●周浩波拜读了吴钢的“论教育学的终结”(载《教育研究》1995年第7期,下称吴文)及郑金洲的“教育学终结了吗”(载《教育研究》1996年第3期,下称郑文)两篇争锋对垒之作后,感到有必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因为教育学是否...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终结了吗?——与吴钢的对话郑金洲吴钢著“论教育学的终结”(刊于《教育研究》1995年第7期,下称“吴文”),笔锋犀利,论辩明快,开文风之先,读后令人振奋,有畅快淋漓之感。然而文中许多观点,我不予苟同,为推进研究、促进争鸣计,现将菲薄之见一一录出...  相似文献   

3.
对教育理论的历史和现状的多维透视,是当代教育学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的显著标志。吴纲著《论教育学的终结》(刊于《教育研究》1995年第七期,下称“吴文”)而掀起学界不小的波澜,诸多论辩唤起我等对教育学“生命力”的深切感触,为求同存异,启发思路计,现谨将愚见不吝托付,不耻就问于吴织及诸位同道。一、教育学历史发展最极端的理论可能性或教育学“废墟”的实质是什么教育学‘“终结”的论辩,作为教育理论反思过程的自觉升华,于澄清学科发展现状的迷雾大有神益。“吴文”是从教育学理论发展过程一系列悻论和困境开始展开其教育学…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兼与孙锡敏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兼与孙锡敏同志商榷曲阜师大教科所姚炳坤孙锡敏同志在《吉林教育科学》1993年第1期上发表了《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文(以下简称孙文).该文论证了科学研究的对象应具有一定的规定性:由客观存在向客体再向现实的科学研究对象转化.由此进...  相似文献   

5.
维特根斯坦提出:“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我们不能思我们不能思的东西;因此我们也不能说我们所不能思的东西。”(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第5-6页)话语是思想的表现形式,话语的界限意味着思想的界限,话语的贫困意味着思想的贫困。教育学的话语即人们在思考、表达教育学问题时的习惯性用语。  相似文献   

6.
1986年10月苏联《教师报》发表了教师—实验家第一次座谈纪妥《合作教育学》(译文载本刊87年第4期)之后,引起苏联报刊和舆论界的极大关注。其间,出现了第一次针锋相对的论战,反映在本刊1987年第5期译载的《创造的权利》和《科学与实践的结合》等文章中。1988年10月苏联《教师报》又发表了第二次座谈纪要《个性的民主化》(译文载本刊88年第4期),再一次引起论战,反映在本期所载的两篇文章中。一篇题为《合作教育学的现实性与虚构》,作者是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В·Т·利乔夫;另一篇题为《合作教育学的现实性与利哈乔夫的虚构》,作者是苏联《教师报》主编В·马特维耶夫。现将两文同时发表,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7.
题目浅谈毛泽东同志的教学方法第三次浪潮中的美国教育与心 理学苏霍姆林斯基论小学生思维的. 发展作文教学中的思路培养问题一我国教育科研的历史发展与当 前特点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几个问 题新时期教育观马卡连柯论青少年的性爱教育作者吴光普 发表时间全文转载或复印时间1984年第1期人大《教育学》1984年第12期期期期卢廷柱1954年第同上何国华译李开泰潘炯华李锡槐张健讲演何国华记录徐名滴李孟强1955年第1955年第1986年第z期1987年第2期人大《教育学》1985年第9期人大《中学语文教学》1985年第 g期.人大《学教育》1986年第12期人大《…  相似文献   

8.
从《思想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上读到左鹏先生《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问题的新思考》一文(该文同时发表在《思想·理论·教育》1998年第4期上,以下简称《新思考》),很受启发。文章采用从实然到应然的推断方法,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  相似文献   

9.
《教育科学论坛》2003,(10):63-67
壹   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教育学的悲哀与尊严》.文章说,在一次学术沙龙上,许多人初次相识,各自介绍自己的专业.当作者报出“教育学“时,“人们活跃的表情立刻变得木然,接着是一段短暂而又漫长的沉默“.这难堪的一幕使作者反思,他总结出教育学的四大悲哀.……  相似文献   

10.
(上接1999年第4期第16页)四、消除贫困:漫长的探索消除贫困始终是联合国的一个重要主题。尤其是进入如年代以来,这一主题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1990年,制定《联合国第四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发表滩合国大会第十八届特别会议宣言》。同年,在巴黎举行第二届最不发达国家会议,并通过《90年代援助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等文件,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列为国际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和国际合作的优先领域。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达国家在会上承诺以额外的1250亿美元援助发展中国家。199…  相似文献   

11.
《教育科学论坛》2003,(10):63-67
壹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教育学的悲哀与尊严》。文章说,在一次学术沙龙上,许多人初次相识,各自介绍自己的专业。当作者报出“教育学”时,“人们活跃的表情立刻变得木然,接着是一段短暂而又漫长的沉默”。这难堪的一幕使作者反思,他总结出教育学的四大悲哀。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14,(28):60-61
康德《论教育学》于1803年问世,至今已整整200余年了。1776~1787年间,康德在其执教的柯尼斯堡大学开设的教育学讲座中先后四次主讲教育学,在康德逝世的前一年,他的学生林克整理了康德讲课的笔记,以《康德论教育学》的名称出版。 《论教育学》之前有两个中文译本,一个是在1925年由教育学家瞿菊农先生翻译,并收入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中的《师范小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另一个则是2001年台湾学者贾馥茗等人的合译本。相对以前两个依据英文版的转译本,这里推荐的译本是译者从德文版直接译出。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理论的流变和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在对教育学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提出了“教育学终结论”,在教育学研究和实践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对教育学的质疑,关键是对现有的教育学体系是否具有“科学性”存在分岐,事实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着明确的分野,终结论的实质是漠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规律的差别,排斥社会科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终结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站不住脚的,当然,教育学必须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润洲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5期撰文指出,教育学原创性研究的实现是教育实践的困境、研究视角、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更新与社会变革,个人独特的经历等因素聚合的产物。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当下正是中国教育学需要原创,也能够产生原创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陈桂生教授所著《“历史的教育学现象”透视2一书,原名《传统教育学形成史)},初稿形成于199o年暑期,是作者研究“元教育学”的准备之作,初稿打印本为硕士研究生教材;1998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由于作者在1994~1995年间发表了一系列“中国的教育学现象”辨析之作(结集于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教育学”辨》一书中),相对于“现实的教育学现象”辨析,在该书正式出版时,更名为《“历史的教育学现象”透视》。要论这部著作的特色,最好是把它同在此以前的“教育学史”加以比较;问题是,在此以前究竟有无名副其实的…  相似文献   

16.
校党委副书记张正元副教授和政教系讲师魏铭国同志合写的论文《论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认识论基础》,发表于本刊1989年第2期,最近荣获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基金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作者阐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论证了辩证唯  相似文献   

17.
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教育学学科是学校最早建立和建设的学科之一。目前设有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方向)两个本科专业,到2012年,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史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  相似文献   

18.
我在《读书》2003年第10期发表了短文《教育学的尴尬》,引来了一些论者公开、私下的支持或批评,被认为表达了我对中国教育学的"不满"、"质疑"、"失望和轻蔑"[1]。我感谢这些论者,他们的评论促使我去反思自己的论述,并启发我进一步去思考中国教育学究竟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我校主办的《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季刊2010年第1期所发贺润坤论文《远教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机制探析》(原文约9500字,责任编辑张君宽),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双月刊2010年第8期全文转发。这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第三次全文转发我校学报原发论文,前二次分别为权惠玲论文和冀鼎全与秦农合作之论文。教学督导室主任贺润坤教授所撰论文,系我校2009年度科研项目立项重点课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与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20.
19814522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奋斗目标李化树《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3期6800字1981452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教育改革孟繁华周洪宇石中英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19800字19814524多样化:21世纪初叶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走向刘智运《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6100字19814525教育功能研究的取向和视角分析刘世民《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7900字19814526再论素质教育的基本点张楚廷《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3期5700字19814527教育策划引领教育市场竞争刘仁富林建华何灵段智强《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3期4200字19814528教育策划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