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北地区石油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陕北老区的经济发展。截至2004年底,地方石油企业共建成生产油井22700多口,形成原油生产能力82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900万吨,全年生产原油720万吨,加工原油72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税费43.7亿元,利润56.5亿元。石油工业已成为全省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和陕北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加快陕北石油工业发展已成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现实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文章结合陕北地区油田特点,主要探讨了水平井钻井的施工工艺和钻井参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位于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地区,上地瘠薄,资源匮乏,生态环境差,人民生活贫困,是陕西省三大特困地区之一。为了探索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早在1960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就将黄河沿岸红枣林带列入8条经济林带建设之一。1981年的陕西省果树区划和1988年的陕北老区脱贫致富重点资源开发规划,都把榆林地区的沿黄6县列为红枣基地县。1989年,国家科委、省科委和省陕北建委在清涧、佳县实施了“陕北红枣优质丰产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3.
陕北的民歌     
鲁慧 《百科知识》2000,(8):52-56
位于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几千年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陕北人民,在苦难的生活历程中,逐渐学会了用歌唱来缓解恶劣环境对人们生活所构成的压力,学会了用歌唱来表达感情,歌咏生活,赞美生活,因而自自然然地创造出了一种独具一格带有黄土风味的音乐文化——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包括信天游、民歌小调、秧歌调、酒曲和部分风俗歌曲,其中信天游最具有代表性。信天游,也叫“顺天游”、“山曲儿”,顾名思义,顺天而游,一任思绪自由驰骋。看!明月从山峁上爬出  相似文献   

4.
陕北地名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为研究陕北历史、地理、文化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陕北地名与黄土高原自然地理有着高度一致性,并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浓厚的宗族思想,作为历史上各民族融合的主要区域,陕北地区还保留了很多涉及少数民族的地名,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料。研究陕北地名文化是在新形势下阐释黄土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弘扬具有陕北地域特色优秀文化的必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堤防工程的建设是降低自然灾害对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我国的堤防工程建设多数不考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我国的陕北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相当脆弱,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的现象极其严重,加之在进行堤防工程的建设时,对自然环境因素考虑欠缺,更加加重了对环境的破坏。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对陕北地区堤防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几点环境保护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陕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工业生产发展迅猛,能源工业强势崛起;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农业成效显著;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第三产业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水平不断提高。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陕北地区也绘制了切实可行的未来蓝图,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降耗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以民生为重点的各项工程建设;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走现代、高效、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15)
陕北窑洞陕北窑洞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类型,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主要民居形式。本文介绍了陕北延安地区气候的变化对传统窑居建筑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论西部开发中陕北地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玉萍 《现代情报》2002,22(10):73-74
西部大开发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要注意经济与文化并重的生态化建设,而陕北地方文化与陕北地方文献密不可分,所以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重视陕北地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文中提出了搜集、整理陕北地方文献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陕北能源产业集群的发展目前尚处在初级阶段,其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陕北能源产业的关联性不强;陕北能源产业发展缺乏自主集群创新机制和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三个方面力了提升陕北能源产业集群竞争力,应延伸能源产业集群产业链,构建能源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网络,完善能源企业自主创新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0.
林业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再生资源,具有许多重要作用,如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了让陕北地区的林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陕北地区的林业资源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陕北地区的地理特色提出了一系列改善陕北林业的措施,加强对陕北林业资源的保护,从而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陕北民歌《兰花花》带有典型的信天游风格,讲述了兰花花旧社会一个美丽陕北的农村姑娘,被迫嫁到地主周家,但勇敢的抗婚争取自由与光明,终于与自己的情哥哥重逢的爱情故事。汪立三先生于1953根据这首陕北民歌改编创作了一首钢琴变奏叙事曲《兰花花》,这部作品成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优秀表演曲目。  相似文献   

12.
走陕北     
《世界发明》2006,(3):114-117
陕北,这块黄土大地早已把我吸引,红色陕北民歌,陕北身歌,安塞腰鼓、陕北婆姨、黄土高坡都在呼唤着我。随着列车的行进,黄土大地缓缓呈现,是那样的陌生,而又是那样的熟悉,亲切和淳朴。  相似文献   

13.
摘要:油松是一种松科乔木,是我国陕北地区造林时选用的主要树种,其树干通直,根系较为发达,适应性很强,又能耐早瘠薄和抗风寒,适宜种植在酸性土壤中,具有惧怕水涝及盐碱的特点。我省人民为了能够尽快的使荒山得到有效的绿化、保持其水土环境,达到做到为后世的人民造福的目的在油松幼苗的再配上经历了实验到失败,失败再实验,最后取得成功的艰苦历程。通过这个艰苦的历程我们队油松苗的种植总结出了相应的经验,在此作出相应的分析,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钱瑞  李峰  张宏 《内江科技》2010,31(6):118-118,124
本文分析了陕北特殊工作环境下压裂设备润滑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压裂设备润滑的技术要求与润滑油的使用管理要求,针对陕北地区设备润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进行了探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早些时候,延安大学组织考察队对榆林、延安两个地区的科技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调查中发现,做为中华民族摇篮和现代革命圣地的陕北,在现代化进程中被抛在了时代的后面,有着世界级煤、气、油资源的陕北,至今仍徘徊在贫困线上下,  相似文献   

16.
针对陕北能源产业化资金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的建议,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建立陕北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设立等制度安排形式做了详细分析。同时针对基金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后指出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运行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芳 《科教文汇》2012,(24):150-151
陕北地区是我国东汉画像石艺术集中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社会背景为画像石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绥德县东汉画像石中体育活动的分类、项目内容的分析,为现代人解读汉代陕北地区体育活动及社会文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芳 《科教文汇》2012,(8):150-151
陕北地区是我国东汉画像石艺术集中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社会背景为画像石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绥德县东汉画像石中体育活动的分类、项目内容的分析,为现代人解读汉代陕北地区体育活动及社会文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陕北资源产业集群的区位熵和RIS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会新  杜跃平  白嘉 《资源科学》2009,31(7):1205-1210
近年来,资源问题和产业集群问题逐步成为经济研究的热点,而作为产业集群特殊组织形式的资源产业集群也开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陕北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运用区位熵法对该地区资源产业进行测算分析可以判断该地区资源产业的集聚程度。本文选取了陕西省主要资源集聚地延安、榆林、铜川、咸阳、渭南五个地区(统称为陕北地区)为研究样本,对这五个地区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产业的区位熵进行了计算,显示出陕北地区的煤、油、气具有很高的集聚程度,2007年的区位熵分别为7.1244、8.6308和7.2955。在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基于“资源集聚—产业网络—服务体系”的 “RIS模型”来进一步对陕北资源产业集群进行识别。“RIS模型”识别结果反映,陕北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资源产业集群,但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配套供应、延长产业链、强化技术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介服务能力以及加强政府支持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白嘉 《未来与发展》2013,(10):96-101
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具有资源诅咒效应显著、产业链短、产业结构单一、可持续性差等风险。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在自然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科教优势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加工、利用为核心的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但由于区位环境和体制因素的影响.陕北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面临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与布局不合理以及环境成本高三种风险。根据陕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因来推动陕北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