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与同事谈对教参的看法时,通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教参没看头”。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教师没能从教参中找到他们想找的东西。事实上,教参编写者在编写教参时总是不自觉地将立足点放在“我们要告诉教师些什么”上,很少考虑“教师想从教参里得到些什么”。尽管教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教参几十年来还是一副老面孔,它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的课程标准推出了大批新教材,而要用好这些教材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参考书。理想的教学参考书应包含“教材编写意图”、“可选教学活动”、“可选教学流程”、“教学活动开发指向”、“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果有人问你:你是教什么的?你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教音乐的。不过也有例外,不久前笔者在京城听课时,问上课教师教几年级的音乐,那位教师的回答令我感叹不已:“我不是教音乐的。”我正想着不是音乐教师也把音乐课上得这么好,他接着说:“我是教学生学音乐的!”  相似文献   

3.
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的“纵向”与“横向”的问题?这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其实是人人都在有意无意中实践着的、十分普遍而具体的总体教学设计思路问题。因为一种知识要转化为能力,既然不能一蹴而就,就得相机点拨,循环往复;一篇课文要学有所得,既然不能面面俱到,就需篇篇相生,彼此补充。教师的职责是带动学生一起织网造梯,使学生既知学习之“然”,又知学习之“所以然”,进而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为了实现上述教学构想,笔者在教学中遵循了两种教学理念,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感悟等待     
“学会等待”,这句经常在我耳边响起的词儿,大概是近两年来我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管理工作经验的一点感悟吧。   等待是什么 ?是耐心还是宽容心 ?是观望还是期望 ?是被动还是主动 ?什么都是,什么也不完全是……   面对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层次,理性和经验告诉我:认识及尊重每位教师的尊严、价值和独特性,是发挥每位教师潜力,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前提。因为每一位教师的特点和发展层次各不相同,要求不能强求一致,不能实行“一刀切”,不能“同步走”。因此,作为园领导要用宽容之心去善待每位教师,并要花时间去观察她们、了解她们…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师德教育理论与现代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先生历来认为教师对国家、民族和人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小学教师之好坏,简直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之治乱。”邓小平在80年代明确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很重要,要选好,要有一个好的教学队伍。”“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育工作者,负有培养革命接班人的幼苗的重任。”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需…  相似文献   

6.
在我心中崇高之旗永不落密云县台上小学柴秀峰教师──这面崇高的旗帜,在学生时代就已在我心中升起。虽然我毕业于十年动乱时期,但我作为留校生,却始终没有离开校园这块净土。也就是在那不需考试、“根红苗正”即可进入工厂、大学的年代,我毅然加入了净工分的队派教师...  相似文献   

7.
陈朝安 《贵州教育》2010,(22):33-34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这是长期困扰着教师的问题,也是任何学校和任何科目的教师都不能回避的问题。那么,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呢?我通过近五年的小学语文科的教学实践和大胆尝试,通过研究和总结,认为《礼记》中所言做学问的“五步”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相似文献   

8.
BEST Words     
爱情里有些字,我想我们用错了,例如:“我给你的爱”这句的“给”字。爱这种东西,哪里是我们给的呢?我们是不得不爱的吧?我们是不能自主的吧?  相似文献   

9.
李广生 《师道》2003,(5):40-40
古人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终生享用不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似已成为至理名言,频繁出现于各种报刊和教育论著中。许多教师把“授之以渔”作为教学工作追求的境界和目标。在轰轰烈烈、大谈特谈“授之以渔”的今天,我不禁有这样的疑问:“渔”究竟为何物?“渔”可以“授”吗?“渔”究竟为何物?有人说“渔”是方法,即捕鱼的方法。姑且认为这种解释是正确的。既然“渔”是一种方法,“渔”可以“授”。此处之“授”为“传授”;“学渔者”也可以“受”,此处之“受”为“接受”。这样的话,“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一个问题困扰着许多教师,那就是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音乐欣赏课中,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音乐鉴赏就如“水中月,镜中花”。尽管在上课之前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  相似文献   

11.
BEST Words     
爱情里有些字,我想我们用错了,例如:“我给你的爱”这句的“给”字。爱这种东西,哪里是我们给的呢?我们是不得不爱的吧?我们是不能自主的吧?——蔡康永  相似文献   

12.
这里说的“h”,是指我国现代汉语声母中的“h”,即“喝、河、贺”等带有“h”声母字音的呼吸发声方法。依笔者之见,在歌唱过程中采用倒吸“h”和直呼“h”(即“h”进“h”出)的呼吸发声方法,这不仅在歌唱发声中具有良好、优越的机能作用,而且也是歌唱发声中一个十分特殊、重要的呼吸方法和技巧。因此我认为:“h”的歌唱呼吸法及其教学,值得歌唱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红烛之光     
周爱萍 《云南教育》2007,(12X):17-17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特岗教师的身份进校报到的第一天,指导老师把这句话写在了我的教案上。看到这句话时,我内心乐滋滋的,但我也很清楚,千万不能有骄傲自满的情绪,应再接再厉。教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不能以一节好课来代表整个教学实绩,也不能以一节课来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伟 《成才之路》2010,(3):79-80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我十分信奉这句名言。我理解这里所说的这种“爱”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诚挚的热爱,来培养学生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热爱。“教育的一切奥秘在于如何爱学生。”教育之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教师的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催化剂”,它时时激发着学生内心的活力,不断转化为学生自身成长和进步的动因。  相似文献   

15.
傅仲斌 《教育艺术》2006,(10):76-77
暑假期间,我参加了由市教委和市教师进修学院联合举办的音乐学科继续教育的培训。其中有一项“说课考核”是近几年来继续教育刚时髦不久的。据说,来参加的音乐教师中有一部分认为考核时的要求不很严格,稍微应付准能如愿以偿;没来参加的音乐教师中也有一部分则担心自己的“说课考核”这一关万一给说砸了,还挺丢面子的。分析以上两种心理,不难看出,我们大量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存在着忽视日常音乐课堂教学的不正常现象。我认为,要说好课并不难,关键在于平时努力备好上好每节课,落实规范的音乐课堂教学,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6.
清代有一位著名作家,叫袁枚。袁枚有一本著名的书《随园诗话》。有一次,我翻这本书,读到一句话,一下子就记住了。他说诗“不能揉磨入细,未免粗才”。我觉得,这“揉磨入细”四字,道出了写出好诗文的秘密。我理解,所谓“揉磨入细”,就是写诗作文需仔细琢磨、打磨,让诗思进入幽细精微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又是一届六年级学生毕业了,考完试,学生们一个个拿着毕业纪念册让我签名,这一年整个六年级的音乐全是我教,可想而知,让我签名有多忙。说实在的,虽然忙,但我心里挺高兴的,这证明学生喜欢我,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留言册签名处分三类:“领导题词”、“恩师留言”和“同学留言”,当我接过一本本留言册,看着“恩师留言”里早已写满了班主任的祝福,我震惊了,这令我想到了许多……一节该引起重视的课这是本校教师上的一节随堂课。从课开始教师的范唱和伴奏,就知道该老师具有扎实基本功。瞧,她在上面讲得眉飞色舞,活灵活现,加上领导…  相似文献   

18.
一节音乐课堂的教学如果是一种直线的模式下来,那不论这直线是金线、银线或五彩线都不能称之为生动的音乐课堂。音乐课堂的教学线应该是有起伏、转折又富于变化、动感的多变模式,这样的教学才能激活音乐课堂,令音乐课充满趣味与活力。要完成这样的音乐课堂,需要我们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而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来自于教师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尤其是要精心设计好“导入”、“新授与拓展”、“探究与创作”和“小结”这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的“一饭之需”和让学生“终生受用”的关系,听了一位老师《钓鱼》一文的教学,颇受启发。讲课开始,教师在引导学生审题时,为了帮助学生弄清本文的重点,设了一疑:“本文写谁同谁去钓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后,提出了四种说法:“我和阿成去钓鱼”“我跟阿成去钓鱼”“阿成和我去钓鱼”“阿成跟我去钓鱼”。这时,教师让学生比较这四种说法,想想哪一种说法更符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经过比较,思考,茅塞顿开,文章写的是“我跟阿成去钓鱼”。此时,  相似文献   

20.
由于教学常规检查之需,笔者经常到学校进教室听课、品教、评学,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没有丝毫的兴趣,打不起精神,昏昏欲睡,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成为课堂“陪读生”。与教师交谈时众口一辞,埋怨这部分学生没有主动性,配合不积极等等。我认为这只是浅层次原因,根本原因关乎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