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是"左手"     
三岁时,女儿常常搂着父亲的脖子撒娇:"爸爸,我还要听,你再给我讲两个故事". 四岁时,女儿常常拖着母亲的手耍赖:"妈妈,我还想玩,你再陪我玩一次游戏."五岁时,女儿常常缠在父母腿边哭闹:"我,我还想看一会儿动画片."六岁时,父亲对女儿说:"爸爸为你请了一个辅导老师,你要学会弹钢琴."七岁时,妈妈对女儿说:"绘画最能陶冶人的气质,妈妈明天带你去少儿美术班报名."八岁时,父母对女儿说:"学习千万不能落后,周末浪费了可惜,明天你去上补习班".  相似文献   

2.
这天,女儿辛迪放学一回到家,就向我抱怨道:"烦死了!詹妮又开始跟我们耍心眼了。对付她比训练还要累人呢。""詹妮?你是说寄养在格洛里亚家的那个孩子吧?我听格洛里亚说那孩子虽然一直搬来搬去,但学习成绩非常好,还积极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呢。"我  相似文献   

3.
别逗臭男生     
"现在常有男生追我们女儿。"你妈妈昨天晚上对我说。但是今天我问你的时候,你却摇摇头笑道:"那不是追,只是想追。"我问你怎么知道他们想追,你说你就是看得出来,因为他们会表现得很滑稽、很烦。我又问你,你想不想让他们追呢?你对他们有没有意思?你则撇撇嘴:"他们追他们的,我过  相似文献   

4.
正女儿:妈妈,我愿望就是给小朋友打针。妈妈:为什么呢?你今天去打针了是吗,疼吗?女儿:对,疼啊。妈妈:那你为什么还想给小朋友打针呢?女儿:我就是想给小朋友打针。这是在10月22日举行的"憧憬、积累、实现——家庭财商培养计划"第三期工作坊活动现场,一位妈妈向大家分享的她女儿曾经的一个梦想。这位妈妈说:"我女儿是不是太恶毒了?自己都疼还要给其他小朋友打针。"其实,没有恶毒与否,小女孩真正感兴趣的是打针的行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韩锦博士指出,很多家长对孩子提出的愿  相似文献   

5.
袁修美 《家长》2014,(11):26-27
正大人们应该善于倾听孩子讲话,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吃过了晚饭,我们全家出去散步。女儿是个活泼的孩子,叽叽喳喳地在说语文课本里关于文章方面的东西。我以为她仅仅是说说课文的内容,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又急于了解她英语和数学的学习状态,便时不时地打断她的话。我看到女儿的脸上明显有些不高兴,就说:"你的语文成绩好,妈妈不担心,妈妈想了解一下你其他科目的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6.
教学片段一 (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师:你们听得特别入神,我知道有几位小朋友的父母也是老师.听这首歌时,老师从你的脸上读到了感动,你们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请你们说说他们每天晚上都做了些什么? 生:我的妈妈是高中教师,每天我还没起床,妈妈就上班了.晚上上完晚自修回家后还要批改作业,每天要到12点钟才能休息. 师:你的妈妈是老师,但也是母亲.母亲最大的快乐是陪伴自己的孩子.你的母亲陪你玩吗?(深情地看着孩子) 生:不能,她一直说想陪我,但是没时间.(眼眶里已有了晶莹的泪滴) 师:你怨过妈妈吗? 生:开始埋怨过,但妈妈告诉我那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责任,我就不怨啦. 师:但每次见到其他孩子和妈妈在一起时,还是会有些难过,对吗?(摸摸孩子的头) 生哽咽着点头,其他孩子也开始落泪. 师:听了他的话,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生:老师真伟大,我今后一定要听话,不让老师为我操心.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7月18日晴暑假的一天,我在写作业,妈妈在一旁无忧无虑地看电视。我想:当妈妈真快乐。脑子忽然闪出了一个念头——和妈妈换角色。我刚把自己的想法说完,妈妈就笑着说:"好啊!但是作业你自己写。"我开心地说:"YES!"现在我就是"妈妈"了,我大声说:"我的好女儿,去把房间扫好。"妈妈极不情愿地说:"为什么要我去扫?"我生气地说:"你现在就不听妈妈的话了?"妈妈说:"好,好,我去扫地,但我肚子饿了,你得把饭烧好。"我想:这是在报复吗?明知我不会烧饭,还要我去烧。"快  相似文献   

8.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和一位家长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在家里我是孩子的妈妈,在学校你是孩子的妈妈,你这位妈妈比我更了不起,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激起了波澜,我明白那是一种久违的感动。是的,当孩子有事急着想汇报时,他往往会脱口而出:"妈妈,………"发现自己喊错时,又  相似文献   

9.
做了这么多年班主任,说起"爱生"这个话题我还是觉得有些别扭.要说爱,班主任肯定是每个学生都爱,但是怎么爱的,爱的效果怎么样呢?孩子们接受我们的爱吗?"爱"又是什么呢?想起在一年春晚上红起来的一首歌《爱我你就抱抱我》,歌中唱到:"妈妈总是对我说,爸爸妈妈最爱我.我却总是不明白,爱是什么.爸爸总是对我说,爸爸妈妈最爱我.我却总是搞不懂,爱是什么."我想,大多数孩子可能真的不懂"爱"是什么,而歌中的"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才道出了孩子眼中的爱.低年级的班主任,不妨在适当的时候抱抱他们,夸夸他们,陪他们说说话,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10.
婷婷是个漂亮而又文静的六年级女生,她觉得现在的父母太不理解孩子的感情了。婷婷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婷婷在四年级时和班上一位男生很要好,一天放学后,她高兴地告诉妈妈,她很喜欢他。妈妈听后不容分说就把婷婷教训了一顿,她十分委屈,但又无处诉说。从那以后,婷婷的心里话再也不对妈妈说了。老师问婷婷:“你为什么会喜欢那个男生呢?”她回答说:“他成绩好,我有不懂的问他,他都帮助我。我想告诉妈妈,我不是早恋,可是她根本不听。”看来,婷婷与妈妈之间在接触异性小伙伴问题上的认识分歧,造成了母女之间的心理隔阂。专家点评:不少父母对孩子—…  相似文献   

11.
宋新华 《教育》2013,(13):11
中国有句话:"哪壶不开提哪壶"。说的是专门说别人的短处,说不该说的话。说到和孩子交流,很多家长其实就习惯"哪壶不开提哪壶",眼睛专门盯住孩子的问题,挑刺。比如,孩子回到家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英语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不错,可你数学才得了80分,数学你还要努力啊!"一壶冷水泼向孩子。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想当歌唱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五音都不全,算了吧!"朋友表扬你的孩子听话、懂事,你"谦虚"地说:"哪里!你可不知道他在家的那个淘气呢!"不开的那壶不说不行吗?你的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不跟你说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了吗?你是不是又提哪个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妈妈总笑我是"乌龟""骆驼",我不明白其中缘故,便跑去问妈妈:"妈,我又不是乌龟,为什么你说我是乌龟呢?""因为你从早到晚是一样的--慢吞吞.""我每天还叫你起床呢!"我不服."是吗?"老妈冷笑一声,然后说,"你哪天不是叫我起床之后,自己又跑去睡了?"听老妈这么一说,好像是有这么回事.老妈又说:"你自己想吧--"  相似文献   

13.
5岁那一年,妈妈又怀了一个小宝宝,您兴奋地抱着我说:太好啦,你快有小弟弟咯!爸爸,女儿想对您说:您怎么知道那是小弟弟而不是小妹妹呢?6岁那一年,家里真的多了  相似文献   

14.
育儿资讯     
《幼儿教育》2008,(4):46-46
<正>成功母亲必说的五句话1."自己来做决定吧。"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2."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父母总免不了有时候会责备孩子。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  相似文献   

15.
暑假的一天,我做完作业,对正在看电视的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俩交换一下,让我当妈妈,您当女儿,好吗?”妈妈爽快地答应了:“好啊!”我对“女儿”说“:孩子,你还不快给我做作业,不许看电视!”“女儿”只好乖乖地走进书房,开始写起作业来。我呢,就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津津有味地看着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过了一会儿,“女儿”对我大声地说:“妈妈,我口渴,想喝水。”我不耐烦地说:“别打扰我看电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出来倒!”“女儿”又对我说:“妈,我有一道题不会做,你来教教我吧!”我说:“自己多动脑筋想一想。”没办法,她只好又冥思苦…  相似文献   

16.
在小区的花园里,我的小孙孙鑫博蹲在地上看蚂蚁。莹莹的妈妈走了过来,说“:鑫博,看什么呢?“”不是看,我是在听蚂蚁唱歌呢!”小孙孙头也不抬地说“。咳!傻孩子,蚂蚁怎么能唱歌呢?”莹莹的妈妈笑了起来。鑫博很生气,没好气地说“:你又没听,怎么知道蚂蚁不能唱歌呢?“”你这孩子……”莹莹的妈妈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摇摇头走开了。我赶紧蹲在小孙孙的身边,对他说“:爷爷和你一起听蚂蚁唱歌,好吗?”像莹莹的妈妈这样的成人很多,他们这种做法不仅白白地丧失了教育的契机,还会熄灭孩子身上闪烁的想象的火花。成人的失误常常是由于不懂得孩子生理…  相似文献   

17.
正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吃饱、睡好、玩得高兴、学得愉快,成为受同伴和老师喜爱的小朋友。可当孩子回家抱怨"老师不喜欢我"时,你该怎么办?4岁的妞妞刚升入中班,新换了班主任,她明显不适应,回家委屈地向妈妈倾诉:"老师不喜欢我,她喜欢朵朵,今天提问朵朵了,还对朵朵又亲又抱。"妞妞妈听了女儿的话有些焦虑:都说和老师搞好关系非常重要,可我们并没有什么经验,女儿又内向敏感,这可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下午,我从幼儿园接5岁的女儿回家,就听到女儿说:“妈妈,我们班上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给老师送月饼了。”我反问女儿:“他们为什么要送月饼给老师呢?”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马上要过中秋节了,中秋节都要吃月饼。”我试探着问女儿对这个问题怎么想。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我也想给老师送月饼。”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很不平静。孩子对老师有感情,想给老师送月饼的想法是无可非议的,何况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有那么多家长都给老师送了月饼。那么,是答应孩子的要求去送月饼呢,还是就这件事让她多明白一些道理?我思考再三,从真正关心和爱护孩子的角度  相似文献   

19.
一次,于丹在中央电视台录制完《论语》后,天色已晚,节目组导演说,大家就不要走了,晚上在一起吃个饭,还有个领导来陪同。于丹听了,匆匆卸下妆,说:"我不能在这吃晚饭了,我还要回去陪孩子吃晚饭。"导演疑惑地问:"你女儿不是有你母亲带吗?怎么还要你陪孩子吃饭?"  相似文献   

20.
刚回到家,女儿就问我:“妈妈,为什么你不是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我说:“为什么忽然想起让妈妈当老师呢?”“妈妈,你不知道,月月的妈妈是老师,她妈妈每天都来看她,给她送好吃的东西。而且,月月与我们玩玩具的时候,总要我们让她,如果谁不让着她,她就会警告我们:我妈妈是老师,我妈妈会帮我的。”带着羡慕、委屈的神情,女儿开始诉说她想让我当幼儿园老师的一大堆理由……确实,幼儿园的老师也是凡人,与普通人一样,她同样担任着教师、母亲、妻子等多重角色。老师去探望自己的孩子无可厚非,天经地义。但是,过多关注、照顾自己的孩子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