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没人喜欢骗子。人们总是避免与之前欺骗过自己的人打交道,而鸟似乎也这样。近日,一项新研究显示,乌鸦也会拒绝与欺骗过自己的人接触。乌鸦一直因聪明著称,而奶酪是它们最爱的食物之一。研究人员训练了这种鸟用面包皮从人类搭档那里换取少量奶酪。  相似文献   

2.
维悌 《科学生活》2014,(6):31-33
在本刊今年第2期,我们曾介绍了美国研究人员对某些轻微说谎者的研究,他们惊讶地发现,说谎者往往感到兴奋、自我满足且充满优越感。这篇文章引起了某些读者的兴趣。姑且不论现今社会上,人们常常遭遇骗子,一不小心就损失钱财甚至遭遇不幸,日常生活中的说谎行为也是屡见不鲜,因此值得再讨论一番。  相似文献   

3.
正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欺骗行为都很普遍。例如,松鼠在储存橡子时,会为橡子设置一个假的储藏点,以欺骗其他有所图谋的动物,一些鱼也会假装对其实并不中意的雌性感兴趣,来欺骗其他竞争对手……而人类尤其善于利用这一招——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力和利益,许多人把欺骗当作常用"招数",就是夫妻之间也不例外,一项研究表明,三分  相似文献   

4.
顾银花 《科学大众》2014,(12):117+112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说谎的时候,但并不是所有的说谎行为都说明孩子存在严重的问题。但如果成人一笑了之,不分析,不教育,幼儿得到了不断强化与练习的机会,也会养成不诚实的习惯,甚至积习难返、贻误终身。作为教育者,有必要对幼儿的"说谎"行为进行剖析,分析其不同的心理机制,以便对症下药、循循善诱,不能一发现孩子说谎不符合事实就暴跳如雷、威吓斥骂;也不能对天真幼稚的说谎漠不关心。而要深入分析说谎的心理动因,进行适当教育。  相似文献   

5.
人类是喜欢说谎的动物。豪斯医生的从医守则就是“everybody lies”,因此他从来不信任病人。人们往往会对他人抱有怀疑之心,尤其是认为陌生人的话绝对不可靠,因为他们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相似文献   

6.
陶传进 《学会》2005,(11):30
环境保护民间组织(ENGO)以公益行为为主,不单中国的情形如此。在世界范围内,一些研究表达了人们志愿性地从事环保行为中的得失:志愿者的行动已经无法用他们从行动中所获得的利益报酬来解释,因为自愿奉献行为的成本已经超过了人们因此而获得的报酬。显然,这种与市场机制不同的行为逻辑有着它自身的价值基础。根据人们的已有研究,环境保护行为背后的动机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积极态度与价值认可;二是所谓的自我超越性价值,即更关注他人福祉的慈善与普遍主义价值观。中国的ENGO是否也是这样的呢?调查数据显示,在形式上,中国的ENGO…  相似文献   

7.
李秉祥  周浩  白建军 《软科学》2013,27(1):104-108
从理论上系统阐述了经理管理防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对经理管理防御与企业各利益相关者责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理管理防御是一把"双刃剑",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会有积极的效应;股东、员工、客户是具有防御动机的经理人最为顾忌的利益相关者,防御经理人将履行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作为一种防御行为,而这种防御行为又会损害股东长期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陈庭来 《科教文汇》2012,(33):186-187
幼儿撒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幼儿说谎是一种本性,教育孩子不隐瞒自己的过错,并要勇于改正错误.要使幼儿切实做到这些,最主要的是师长的教育态度,如果对幼儿的过错一味指责,是很难培养孩子这一品质的.教师和家长发现幼儿说谎时,应有针对性地解决.有的孩子待人不真诚,有说谎、私拿别人的东西等不良行为,也可能是受了成人不良行为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使幼儿形成根深蒂固的恶习,对此教师和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明智的做法是处处以身作则,当好幼儿的榜样.说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幼儿撒谎不是品质问题,只是一种心理需要.每个幼儿都存在着说谎行为.幼儿的说谎行为除了自身原因外,还有家庭及社会因素.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幼儿的说谎行为,仔细去分析幼儿说谎时的心理.根据幼儿撒谎的不同心理,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依 《科学生活》2009,(4):46-47
说谎不一定是不诚实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两至三岁时,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育不成熟,还不能看出自己言行之间的直接关系。对他们来说,行为远远比语言重要得多,而语言都是模糊的,有多重含义的。三岁左右的小孩并不明白,故意说谎误导别人是不对的。专家们认为,事实上这时候稍大一些的孩子对说谎几乎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孩子说谎是怕家长生气孩子讲真话,不要惩罚他 说谎是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孩子的说谎行为是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因为孩子不能区分真实和想象的不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四  相似文献   

11.
骗局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不久前推出骗局专题(hoax),追述过去一两百年来发生在西方的各种大规模骗局,从科学、文学到灵异,无奇不有。检视这些曾经引起社会震荡、众人瞩目的骗局,不但看到了骗子的花招,也反映和折射了大众的心理。专题归纳出三个结论:一次成功的骗局往往并非依赖于骗子说谎的本领,而是上当者的无知;骗局中的诱饵,常是一个以对方的愿望、偏见或贪婪编出来的东西,抓住了人性的弱点,即使是一个漏洞百出的谎言,也能兴风作浪;所有的人都可能落入骗局,包括高级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2.
佚名 《知识窗》2010,(9):52-53
美国测谎专家认为,从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便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以及为什么说谎。一个耸肩、一个搓手、一个抿嘴都可能是说谎的标识,而通过解读人的面部表情,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想法。在10分钟的日常交谈中,平均每个人会说3个谎言。  相似文献   

13.
高明的骗子能更容易地识别他人的骗术。尔虞我诈的竞争这个世界充满了骗术。在池塘中,一只雄性青蛙会利用叫声来迷惑雌性青蛙,让后者以为自己是池塘里的那只最强壮的青蛙,这种叫声骗术可以让这只雄性青蛙获得更多雌性青蛙的青睐,更好地繁殖后代,基因有更多机会传递下去;而那些不会叫声骗术的雄性青蛙就在繁殖的竞赛中落伍了。但雌性青蛙也不都是纯情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它在交往中产生,并指向交往中的另一方。人们通过社会性行为来实现与他人的相互交往。幼儿期是社会性行为发展的关键,幼儿的社会性是在交往和游戏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幼儿受益终身,而培养幼儿的社会性行为是教师和家长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正遇见长鼻猴你听过匹诺曹的故事吗?对,就是那个关于小孩子说谎的故事:匹诺曹因为说谎,鼻子变长了,最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才变回了原来的样子……想一想,如果你五官端正,鼻子长得小巧又挺拔,那一定很好看。可如果像匹诺曹那样变得特别长、特别大,那可就不好看了吧!这里是婆罗洲的峇哥国家公园,这是一个24小时都会不断遇见惊喜的地方。而我,就在这里第一次  相似文献   

16.
正有时候听某人说被骗了,就因为太感性太相信骗子。也就是说,没用理性去分析,而骗子恰好利用了人的感情。那么,如果人们个个都变得绝对理性,世界一定会美好吗?其实,人类不可能做到绝对理性。理性表示人们通过严谨的逻辑、掌握充分信息、推导出事情最优解,  相似文献   

17.
冀巧玲 《百科知识》2014,(4):32-32,33
正如果我问你:"你是不是一个爱说谎的人?"恐怕你会回答:"不,我很少说谎。"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周末同学聚会,你不想去。你是否会如实说:"我不想去?"恐怕你会说:"哦,我这周末要加班,恐怕去不了。真是太遗憾了!下次聚会一定通知我啊!"这一句就是谎言。而你刚才回答我的  相似文献   

18.
正你是不是经常会抱怨自己买的商品缺斤少两,并将原因归结于商家的不诚信?但你是否知道,你被欺骗的原因可能是自己手里那张又破又脏的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主任周欣悦有一个好玩的发现,人们总是习惯在买菜时先把脏的、旧的钱用掉,殊不知这种行为很可能导致购买的商品缺斤少两。周欣悦用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接触干净的钱会激发公平诚实的行为,接触脏钱则会引发自私、贪婪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正>曾经,一条裙子是蓝黑还是白金引发的冲突蔓延到了世界范围,摧毁了人们对自己眼睛的信任。科学家们解释说,这都是视觉系统和大脑欺骗了你。看了下边的图片,你会更确定这件事:原来眼睛对我们是如此"不忠"。  相似文献   

20.
行为科学是以人类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它着重研究的是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行为的因素。从有人类开始,就会有人类行为的发生。而行为学认为,行为的发生是以人的心理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对于行为的选择是人们心理活动在某种程度上的表现。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工作环境,加强人们之间的协作,达到组织优化的目的。它是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学派。行为科学的研究使人们发现了选择行为和计划行为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城市的建设环境来说,研究行为的选择,有着更重的意义。想要营造人类所需要、所认知的室内外的空间环境,就必须事先明确人对于所要营造的场所将会表现出来的感受,进而了解人们的选择。在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了多方面的观察和研究以后,我们发现这样人们在对公共空间进行选择时有这样一个现象,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