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谈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第一个起点。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教学大纲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下面,仅就以实验教学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化学变化规律、基本理论三类概念,谈谈个人浅见,请先哲和同行们指教。 一、提供真实、鲜明、生动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概念 反映物质本质特性概念的实验,教材中作了统筹安排。为了深刻说明物质特性的概念,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应该是真实的、鲜明的、生动的,直观性强,现象明显,易于激发学生形成化学概念。例如:培养  相似文献   

2.
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的第一个起点。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下面,仅就以实验教学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化学变化规律、基本理论三类概念,谈谈个人浅见。一、提供真实、鲜明、主动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概念反映物质本质特性概念的实验,教材中作了统筹安排。为了深刻说明物质特性的概念,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应该是真实的,鲜明的、生动的,直…  相似文献   

3.
邓佐华 《河北教育》2005,(18):42-42
《新课标》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而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的第一个起点。因此,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如果学生在刚刚接触化学时能够很好地理解化学的概念,就会很快入门,并能容易地学好它。下面,仅就以实验教学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化学变化规律、基本理论三类概念,谈谈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4.
张海燕 《教育革新》2007,(10):68-69
化学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概念第一个起点。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课程标准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相似文献   

5.
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第一个起点.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相似文献   

6.
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的第一个起点。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相似文献   

7.
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的第一个起点。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相似文献   

8.
张盈广 《陕西教育》2011,(1):150-150
概念是思维的工具。是反映物质物理特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是知识结构的连接点.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概念内容的具体化义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第一个起点.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相似文献   

9.
化学概念的形成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至关重要。针对物质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基本理论三类化学概念的形成,探讨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验设计原则。对于物质性质的化学概念,在实验设计中,应注意选取结果直观、对比鲜明的实验教学,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对于化学变化规律的化学概念,应设计具有典型性的实验,帮助学生归纳化学反应的规律;对于抽象的化学概念,实验设计应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助于将抽象的反应具体化。准确合理设计对比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以及概念中的关键词,这对于中考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何亚娟 《考试周刊》2014,(95):148-149
<正>化学概念是学习其他化学知识的基础,学生对它的掌握状况直接制约和影响学生对其他内容的学习。教学大纲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在初中阶段,我认为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使学生树立化学概念。下面以实验教学为主要途径,使学生树立物质特性、化学变化规律、基本理论三类概念,谈谈心得。一、教师应当提供真实、鲜明、主动、有可比性的化学实  相似文献   

11.
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教师应通过提供真实、鲜明、主动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概念;提供典型、系列的实验,培养学生形成各类反应的化学概念;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实验,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基本理论的有关概念.  相似文献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质;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大纲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下面,就以实验教学为主要  相似文献   

14.
化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通过进行化学试验,有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巩固和扩大化学知识领域,并使学生获得试验技能,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化学试验又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解释能力等方面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实验课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亲手实验操作,总结出化学变化规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开展化学展览,充分发挥学校实验室的作用,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等都是由实验确定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操作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要求学生把握物质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概括得出化学变化原理,应用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方法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还能运用有关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出物质具有何种特征,发生何种变化等规律。  相似文献   

18.
吴树学 《考试周刊》2010,(48):183-184
化学概念是人们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本质属性的认识,是构成化学知识的基础,是化学知识的"骨架",是新课程标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概念教学能达成"三维"课程目标。只有理解和掌握了化学概念,学生才能牢固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深究化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陈爱兰 《考试周刊》2012,(79):156-157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增强记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教学又是实施化学素质教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严密性、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强调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能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因此,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素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描述(表达)能力和创造(设计)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以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