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惊人的“重大发现”1996年9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记者孟西安题为《〈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在西安发现》的报道,宣称销声匿迹达2000年之久的《孙武兵法》(以下简称《兵法》)82篇在古城西安重新面世。次日,新华社驻西安记者王兆麟也以新华社“电讯通稿...  相似文献   

2.
孙膑,原名不详,因受过膑刑,故名。他是孙武的玄孙,战国时齐国的军师,著有《孙膑兵法》传世。相传孙膑曾与庞涓一起跟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自愧不如孙膑。后来,庞涓成了魏国将军,便将同学孙膑骗到魏国,假借法令对他处以膑刑(砍去膝盖骨的刑罚)。孙膑假装疯癫,最...  相似文献   

3.
《孙子兵法》在诸多方面接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其“知胜之道”的“道”与老子的无形之道有缘;其“兵者,诡道也”,则体现了对老子若干矛盾范畴的改造和运用:其关于加强将帅气质修养的思想,亦在深层次上受到了老子主张的内敛性涵养的启导。《兵法》所以能接受老子思想的影响,这除了由于老子早于孙武以及兵道两家思想的互动互渗外,也与孙武的家世与生平经历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4.
浅说孙子与《孙子兵法》田旭东《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早、最著名的兵书之一,迄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由春秋末年吴国名将孙武所著。流传至今的《孙子兵法》全书不过十三篇五千多字,但其内容博大精深,具有十分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军事文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司马法》是我国先秦时期流传至今的一部重要兵学典籍,亦称《司马兵法》。《汉书·艺文志》又称之为《军礼司马法》,列在《六艺略》的“礼”类,而不象其他如《吴孙子》(今《孙子兵法》)、《齐孙子》、(今《孙膑兵法》)那样被列在《兵书略》之中。据《史记·司马穰...  相似文献   

6.
“兵法社会”与“兵法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历史化一个鲜为人知的潜在的基本特征,是“兵法”、“兵法社会”和“兵法化”。有道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并且是一小半。还有那另外一大半应当是:“一部‘兵法’收天下”。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是世界上内战最多的国家之一。纵观五千年中华历史,其中约有二千年是在血与火中度过的。所以,毛泽东感叹道:“人民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变弓月。流遍了,效原血。”内战给中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但却成为兵家的兴盛之源。现存的中国兵书达两千多部,最有名的是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六韬》、《三略》、《尉镜子》、《唐李问对》。除此之外,《孙膑兵法》、《将苑》、《登坛必究》、《虎铃经》、《兵经》、《投笔肤谈》、《兵》、《太白阳经》、《三十六计》。(百战奇略)等也受到历代人士的…  相似文献   

8.
本刊今年第2期刊载朱鸿召先生的文章《“兵法社会”与“兵法文化”》,提出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一个鲜为人知的潜在特征是“兵法”、“兵法社会”和“兵法文化”,主张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重新厘定中国“兵法”的内涵,用以观照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研究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现代革命策略及其文化属性、文学特征,受到读者的普遍关注。7月27日,本刊邀请部分学者雅集苏州古城,就此问题展开讨论。现将讨论情况整理成文,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一学术问题作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化交流》2011,(12):92-92
法国龚古尔文学奖评委会日前宣布,将今年的龚古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亚历克西·热尼兰及其处女作《法国兵法》。《法国兵法》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讲述的是上个世纪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和东南亚的殖民地战争。有书评认为,这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场面描写恢弘磅礴,能引发读者对于战争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胡明 《东方文化》2002,(3):68-72
1924年9月3日《向导》周刊推出一个“义和团问题专辑”,整份周报就四篇大章,都是讨论或说纪念义和团运动的。首篇即陈独秀的《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第二篇是彭述之的《帝国主义与义和团运动》,第三篇是蔡和森的《义和团与国民革命》,第四篇是张太雷《列宁与义和团》,最后附有署名“慰”的《辱国殃民之辛丑和约》——这专辑又在卷头用黑框框了四个字“九七特刊”——1924年9月7日,  相似文献   

11.
《周易》的兵法姜国柱自古以来,《周易》就受到众多学者的推崇和称颂,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思想"致广大,尽精微",影响百代。本文只就《周易》的兵法,作粗浅探析,以就教于方家。综观《周易》的兵法,主要有以下诸端。一、兵为大事,重战习武人类为...  相似文献   

12.
《司马兵法》是齐威王时期在周代《司马法》的基础上杂揉进司马穰苴兵法而形成的一部兵学著作,它虽是一部兵书,却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司马兵法》中有关军礼的内容是中国礼制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现就今本《司马法》和辑本《司马法》中有关军礼的内容略述如下:其一,关于“校阅艹鬼”。今本《司马法·仁本》曰:“天下既平,天于大恺,春艹鬼秋,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艹鬼,指寻找、搜集;,指秋天打猎。所谓春艹鬼秋是指国君在春秋两季以围猎形式操练士兵和检阅军队的仪式,以这种形式表明不忘备战,实际上是表明国君拥有兵…  相似文献   

13.
沈庆利 《东方文化》2002,(3):124-126
本可以算是一篇读后感,是关于张梦阳先生的一篇题为,《我观王朔看鲁迅》的章的读后感。张梦阳先生的这篇章最初发表于《学自由谈》2000年第4期,后又在网上被广泛传播,最近则被收于东方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的《世纪末的鲁迅论争》一书中。  相似文献   

14.
张扬 《东方文化》2002,(1):91-95
我在2600年5月23日《杂报》上发表了一篇《岳麓书院与“千年学府”》。后来,朋友寄来一篇署名李江,也发表在《杂报》上的《也谈岳麓书院与“千年学府”》(剪报未注明日期。以下简称李),指出张“讹舛之处甚多”,在关键问题上进行了批驳。  相似文献   

15.
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赋作,《汉书·艺文志》记为29篇,但流传至今而且公认为可靠的只有《史记》、《汉书》本传中所载的三篇,即《天子游猎赋》(后人将其分割为《子虚赋》和《上林赋》两篇)、《哀二世赋》和《大人赋》。而对于《文选》收录的《长门赋》,现代出版的文...  相似文献   

16.
一部开拓性的小说史学著作──读《小说史:理论与实践》余三定陈平原的新著《小说史:理论与实践》(以下简称《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文艺学著作。全书分为四篇。第一篇,"文学史眼光"。这是全书立论的基础,主要论治史者的素...  相似文献   

17.
老子《道德经》与中国古代军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学术名,自古及今,有不少人将它视为兵书,甚至王夫之将其称作“言兵之祖”。老子生当春秋衰乱之世,为了实现其“道法自然”的理想社会,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一系列用兵治军的原则,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道家军事思想。老子的思想对后世兵家影响至为深远:一是开启了道家兵法的先河;二是通过《孙子兵法》广泛影响了历代战争理论和战场实践。  相似文献   

18.
瞿佑的《剪灯新话》及其在近邻韩越和日本的回音徐朔方[日]铃木阳一瞿佑《剪灯新话》包括文言小说二十篇,外加自传性文言小说《秋香亭记》一篇。它完成於洪武十一年(1378)。自序说:“余既编辑古今怪奇之事,以为《剪灯录》,凡四十卷矣。好事者每以近事相闻,远...  相似文献   

19.
庞朴 《中国文化》2004,(21):166-167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的六篇文章中,有五篇是前所未闻的新书;另一篇《民之父母》,曾以别名包括在《礼记》和《孔子家语》里面,一直流传。但就是这篇久为人知的旧作,竟使我们不能等闲视之,而不得下改变某些旧日观念。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于1952年。剧院创作力量雄厚,演员阵容整齐。40多年来剧院创作、演出了《龙江颂》、《初春》、根峡情祭》、《沧海争流》等几十部话剧。他们多次晋京演出井多次在全国和全省的会演中获奖,还时常演出《雷雨》、《孔雀胆》、《桃花扇》和《吝啬鬼》、《求婚》、《一报还一报》等一批中外话剧名著。是全国较有影响的专业话剧表演团体之一。1988年福建省人民艺术剧院首创改编中小学课本剧演出,首开全国专业剧团演出课本剧热潮的先例。课本剧是新的话剧品种,它将中小学语文一篇篇教材改编成为立体的舞台戏剧,为广大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