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博览     
新闻学研究内容的构思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传统是史、论、业务“三大块”,在论述中又往往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不分。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出版的新闻学理论著作,研究内容都是“三大块”结构,显然落后于客观实际,又不符合实际的需要。根据新闻改革的要求必须增加新的内容。现实的考虑,新闻学的内容目前应该包括六个大的分支: 一、新闻史是新闻学的历史科学,是新闻学研究的根据和前提。研究新闻学,首先要研究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和在各个阶段的变化以及形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博览     
我国新闻学发展现状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的现状怎样?总的来说,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研究,正处于从传统理论进入现代学说探讨的「拉锯」阶段,并从「书斋」走向社会,使新闻学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学科已得到了正式承认。第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从为所谓「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正名到向西方新闻学的引进和借鉴。在实践方面,引进了西方盛行的全盘采访、立体写作、中性新闻以及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等形  相似文献   

3.
博览     
我国新闻学发展现状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的现状怎样?总的来说,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研究,正处于从传统理论进入现代学说探讨的「拉锯」阶段,并从「书斋」走向社会,使新闻学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学科已得到了正式承认。第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从为所谓「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4.
博览     
「本质真实」的争论源于概念混淆孙旭培在《「本质真实论」剖析》一文中认为,概念的混淆是造成新闻学中「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争论不休的一个原因,「本质真实」的概念严格说来是不能成立的。新闻学本来有自己常用的范畴,如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等,而真实性要解决的只是是否  相似文献   

5.
松本君平著的《新闻学》一书 ,包括绪论和三十六章 ,约 1 1万字 ,几乎涵盖了理论新闻学、实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经营管理新闻学几个分支的内容。其中 ,以实用新闻学的内容较丰富 ,历史新闻学的内容次之 ,理论新闻学的内容又次之 ,经营管理穿插在历史新闻学等有关篇章中。此书出版于 1 899年 ,是日本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适应了 1 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新闻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 90 3年译成中文 ,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 ,今年正好是汉译本出版 1 0 0周年。这 1 0 0年 ,经历了三个时代。先是清朝末年。《新闻学》译成中文以前 ,我国近代一些…  相似文献   

6.
新闻学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内容,从狭义来说,是专指新闻理论,即理论新闻学。广义的新闻学包括理论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原理等)、应用新闻学(对新闻实践和新闻业务的研究)和历史新闻学(中外新闻事业史、新闻学术发展史,著名新闻界人物志等)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博览     
新兴的「多透视」新闻学「透视新闻学」指的是新闻要运用多透视的方法,从总体上反映现实,给人以透视感,而不只是去拾缀一些零碎。它与传统的新闻学观点的不同在于:第一,多透视新闻反映的题材将更多地集中于民众和国家的关系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只片面地报道政府或政府官员与国家的关系。它将注意寻找那些能鼓励或反映「民众爱国、遵守宪  相似文献   

8.
新闻学的内涵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业务新闻学三个方面.新闻业务又可以具体划分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和新闻评论等.新闻采访学是新闻学的核心,它是一门专门研究新闻采访活动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博览     
新兴的「多透视」新闻学「多透视新闻学」指的是新闻要运用多透视的方法,从总体上反映现实,给人以透视感,而不只是去拾缀一些零碎。它与传统的新闻学观点的不同在于:第一,多透视新闻反映的题材将更多地集中于民众和国家的关系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只片面地报道政府或政府官员与国家的关系。它将注意寻找那些能鼓励或反映「民众爱国、遵守宪法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新闻报道题材。  相似文献   

10.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徐培汀教授新著《20世纪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最近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52万字,内容有:一、西学东渐:新闻学在中国;二、理论新闻学研究:三、实用新闻学研究;四、边缘新闻学研究:五、历史新闻学研究;六、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七、新闻教育:八、传播学研究:九、港澳的新闻教育、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十、台湾的新闻教育、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十一、走向21世纪的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总结与展望。全书材料丰富,观点新颖。  相似文献   

11.
樊亚平 《新闻界》2006,(6):12-13,8
针对当前新闻学研究和学习中较受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2006年10月26日,笔者专访了年届90高龄的我国著名新闻学者甘惜分先生。此次访谈主要围绕新闻理论体系建构、新闻学研究中对争论的倡导、新闻学研究中多学科视野的引入、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以及甘先生在新闻学研究方面的经验和体会等方面内容展开。选择这些内容进行访谈,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问题大都是当前我国新闻学研究和实践中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甘先生在我国新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若能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必将对推进新闻学研究,促进新闻学发展.提升新闻学学科地位等产生巨大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新闻学     
本书是我国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系统的现代新闻学专著。全书共三十六章,分为三编:第一编“绪论”,即“新闻学概论”,论述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等;第二编“新闻”,论述新闻的起源、发展、定义、性质、原则、价值、规律、特性等;第三编“新闻科际”,论述新闻与舆论、政治、宣传、文学、历史、哲学、法制、统计、心理、伦理、人才、社会等诸学科的关系。论述深入浅出,可读性强。既可作为大学新闻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又可供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爱好者阅读。  相似文献   

13.
新闻学是中国社会科学许多学科中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1918年,北京大学增设了新闻学课程,同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并出版了中国第一个新闻学刊物,从此开始了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历程。1998年是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创始80周年。纵观中国大陆新闻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大的阶段:一、1949年以前,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逐渐起步;二、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曲折前进;三、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学和传播学教育和研究的迅速发展。一、中国新闻学的逐渐起步(1918—1949)…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9,(6):17-29
2018年对于中国新闻学来说,是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一年。因为2018年不仅是中国新闻学研究诞辰百年的一年,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新时代的一年。所以,站在今天,回顾中国新闻学的百年发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简言之,即既可"承前",又可"启后"。"承前"是指,继承中国新闻学经过几代新闻报人与新闻学人的不懈努力与辛勤耕耘,历经理论孕育期(1834-1917)、奠基与多元发展期(1918-1948)、"苏联化"和政治化时期(1949-1977)、调整重建与发展繁荣期(1978-2017),从无到有,由术入道,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不断发展壮大,所形成的三种贯穿新闻学发展始终的研究传统:业界的实践新闻学研究传统、政治新闻学研究传统、学术新闻学研究传统";启后"是指,有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谱写具有"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的新闻学。但中国新闻学要想在新时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模式,为人类文明贡献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则必须从现实中中国新闻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历史上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学脉这两个维度出发,为中国新闻学理论研究找寻新的发展出路、方法,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22,(1)
作为学科的现代新闻学在中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的总名称。新闻学是历史性的存在,人们回望反思新闻学的历史演变或前瞻新闻学的未来发展时,会对不同历史阶段的新闻学赋予不同的定性名称。当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一系列新兴媒介技术造成人类新闻活动以及传统新闻业革命性变革后,新闻学也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各种新的名称层出不穷,在不同视野、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新闻学的时代性特征,但一些命名也比较随意,缺乏深入系统的思考。新闻学经历了单一报学(印刷新闻学)时期(第一时期)、印刷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共在的时期(第二时期),这两个时期一起构成了学界通常所说的"传统新闻学时代"。互联网诞生后,新闻学逐步开启了相对于前两个时期的第三个时期或相对前一时代的第二个时代。于是,如何命名第三时期或第二时代的新闻学,使新的名称既能反映当今的实际、又具有充分的历史包容性和未来前瞻性便成为问题。命名新阶段或新时代的新闻学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但最主要的依据是学科研究对象的变化。与传统新闻业时代相比,新闻学研究对象的实质性变化是:由职业新闻活动为主转变成了职业新闻活动与非职业新闻活动共同构成的社会化新闻活动、融合性新闻活动;由"人主体"新闻活动为主正在向"人主体"与"人机交互主体""智能体"相融合的新闻活动形态转变。因此,新时期的新闻学,比较合理的总体命名应该是:融合新闻学。  相似文献   

16.
杨保军 《新闻界》2020,(1):39-45
在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学科层面,实际存在着多种名称或概念(有些准确,有些模糊),诸如新闻学、党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学)等,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但又互有区别。最基本的关系是:党报理论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立场和基本方法。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就是以中国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特别是以"党媒"新闻宣传活动、新闻舆论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党报(党媒)理论为核心内容的新闻学。其中的"中国特色"是当代中国新闻学的特征描述,"社会主义"则是当代中国新闻学性质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与新闻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的价值取向上虽有相同之处,但重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新闻学历史与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新闻学短短几十年的历史却陷入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境地。本文在查证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网络新闻学历史研究中所存在的三种主要版本及其理论依据,同时根据网络新闻学历史的外延范围,在已有的网络新闻学定义基础上对其内涵予以了清晰的界定。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22,(1)
本文采用自动化内容分析方法,对2021年度全球新闻学研究做出全面的综述,尝试以此为基础归纳新闻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总体而言,数字新闻学新范式的崛起显著地推动了新闻学研究的发展,体现出了三种基本趋势。第一,新闻学研究正逐渐超越技术工具论的视角,而融入了更多思辨逻辑,体现出了技术哲学和媒介生态学思维日益深入的影响。第二,对"以数字为背景"的新闻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考察是新闻学研究最具理论活力的范畴,印证了数字新闻学在理念上对经典新闻学,尤其是新闻社会学范式的延续。第三,现有的新闻学研究体系对规范理论的探讨是不充分的,数字新闻伦理研究尚未很好地融入数字新闻学的一般性理论体系,这或许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北大的新闻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起止于1918至1920年,先是在政治系开设新闻学课程,继而又成立了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举办了有关新闻学理论和新闻实践的讲习活动,成为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第二个阶段是北大中文系新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学研究组织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会员,是懂新闻学的。他的新闻观的核心,在于主张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他根据苏联教科书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说法,借用来直接说明报纸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他以政治和阶级的眼光看待言论出版自由,要求赋予人权以政治目的。他要求新闻真实,但又根据政治军事的需要,将新闻报道作为一种政治表态,于是产生了报或不报、有意慢报,甚至故意报假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