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学》2007,(6):2-2
课程概念泛化的现象在横向上表现为课程内容的扩张,在纵向上表现为提出主体的泛滥,在界定时则将课程与“同课程有关的范畴”“课程实施(教学)”及“课程实施的结果”相混淆,尤其是将课程的功能与内涵相混淆。泛化后的课程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课程研究的视角,发展了课程理论,但是其自身也隐藏着偏见与局限,引发以下一些危机:①导致本土课程研究的失语;②导致学校功能的缺失;③导致教师作用的迷失;④导致课程实践的混乱。[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所谓“泛化”,是指无视事物的条件性、限制性,将具体、特殊扩大为一般、普遍。课程思政建设“泛化”现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悖论”现象,主要表现为全课程纳入、全学科打造、全师资推进,其危害在于似是而非、有违初衷、合力递减,其诱因在于热潮效应、认识偏差、功利心态。要消除“泛化”现象,就要着力夯实研究、师资、实践等基础,坚持做到“在守正中创新”与“在创新中守正”相结合,通过做好试点、择优推广、向大向强等环节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3.
提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泛化的现象,即将"基于工作过程"的概念扩展到"非工作过程"课程,并对该泛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造成该现象的实质是职业教育改革理论缺乏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创建职业教育改革理论的必要性及创建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学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研究中存在着概念混淆及泛化的现象,将课程概念无限泛化最终“捧杀”了课程本身。这种课程概念泛化的根源,乃在于混淆了“课程本身”与“同课程有关的范畴”,尤其是混淆了“课程”与“课程实施”(教学)及“课程实施的结果”;因而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引发不少问题与困境。“课程即法定知识”是基于社会学视角而对课程概念进行的重审和重申,旨在有助于教育实践的改善与理论研究的明晰。  相似文献   

5.
课程研究中存在着概念混淆及泛化的现象,将课程概念无限泛化最终“捧杀”了课程本身。这种课程概念泛化的根源,乃在于混淆了“课程本身”与“同课程有关的范畴”,尤其是混淆了“课程”与“课程实施”(教学)及“课程实施的结果”;因而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引发不少问题与困境。“课程即法定知识”是基于社会学视角而对课程概念进行的重审和重申,旨在有助于教育实践的改善与理论研究的明晰。  相似文献   

6.
课程概念泛化是指课程概念内涵越来越抽象,外延越来越宽泛的倾向.在当前课程研究中,课程概念的泛化主要表现为:什么事项都可以是课程;什么人都可以提出课程;什么功能都涵盖在课程中.其原因主要是课程自身具有复杂性,部分课程理论研究者的崇拜心理作祟以及用"理念"代替"概念"的恶果.泛化后的课程概念容易导致本土课程研究的失语,学校功能的缺失,教师作用的迷失和课程实践的混乱等危机.  相似文献   

7.
课程概念泛化是指课程概念内涵越来越抽象,外延越来越宽泛的倾向。在当前课程研究中,课程概念的泛化主要表现为:什么事项都可以是课程;什么人都可以提出课程;什么功能都涵盖在课程中。其原因主要是课程自身具有复杂性,部分课程理论研究者的崇拜心理作祟以及用“理念”代替“概念”的恶果。泛化后的课程概念容易导致本土课程研究的失语,学校功能的缺失,教师作用的迷失和课程实践的混乱等危机。  相似文献   

8.
课程概念泛化是指课程概念内涵越来越抽象,外延越来越宽泛的倾向。在当前课程研究中,课程概念的泛化主要表现为:什么事项都可以是课程;什么人都可以提出课程;什么功能都涵盖在课程中。其原因主要是课程自身具有复杂性,部分课程理论研究者的崇拜心理作祟以及用“理念”代替“概念”的恶果。泛化后的课程概念容易导致本土课程研究的失语,学校功能的缺失,教师作用的迷失和课程实践的混乱等危机。  相似文献   

9.
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目标设计普遍存在虚化、泛化和异化现象.为此,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应建立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定位,在目标表述上应从传统的要素范式走向行动范式,这样才能形成清晰的具有职教特点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一、泛化与分化心理学中泛化与分化的概念和课程论中综合与分化的概念极为相似。泛化与分化是学习理论中的理要概念。二、神经系统的暂时联系埃德温·格思里认为 ,在学习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机制是暂时联系 ,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紧密联系。从刺激—反映学习观来看 ,学习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暂时联系的接通。而综合性课程、跨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则有益于学习者在大脑皮层上建立多种暂时联系和形成条件反射。三、思维的发散与集中在学科课程构建中 ,分科课程代表集中、精深 ,综合课程体现发散、广博 ,它们既对立又统一 ,组成学科课程的…  相似文献   

11.
论农村与城市亲属称谓的泛化及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属称谓的泛化有着深刻的文化、社会烙印,其泛化程度因地而异。农村亲属称谓泛化现象较普遍;而在城市,近些年拟亲属称谓的使用在城市人的生活习惯中逐步让位于其他能表现更微妙亲密关系、权势关系的社会称谓了。这两种不同趋势的语言现象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及心理现实根源。  相似文献   

12.
虚拟仿真实训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实践证明,不是什么专业、什么课程、什么项目都适合用虚拟仿真实训的。在职业教育实践中,虚拟仿真实训有泛化的倾向。本文界定了虚拟仿真实训的概念,梳理了虚拟仿真实训泛化的表现,分析了虚拟仿真实训泛化的动力源及危害,厘清了虚拟仿真实训的适用条件,并对避免虚拟仿真实训泛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STEM课程中存在三种需要警惕的现象:一是在泛化中迷失自我,二是在窄化中沦为奢侈品,三是在单向实施中南辕北辙。开发与实施STEM课程,必须弄清STEM课程与S、T、E、M的关系,必须搞清STEM课程与现行学校课程的关系。在推进STEM课程中国化的过程中,可执行四种策略:一是将学科课程STEM化,二是用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是建设STEM"课程超市",四是开展跨学科教研。  相似文献   

14.
军事语言泛化现象产生缘由及其语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语言系统的缺位、人类隐喻认知的思维方式、语用的功能价值以及社会文化的导向作用等因素是军事语言泛化现象生成的主要缘由。泛化后军事语言的语用价值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表现力度、美学意味和创新价值上。  相似文献   

15.
<正>1初中生物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现状1.1初中生物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概况自2001年全国38个国家级课程改革试验区使用新课程实验教材以来,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就已经开始被提及。通过对近些年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调查发现,仍存在着明显的"泛化"与"神化"现象。所谓"泛化"就是课堂教学过于表面化和概括化,没有深入研究内部,教学质量和价值不高;所谓"神化"则是把教学内容过度拔高,没有综合运用实  相似文献   

16.
术语泛化是语言随社会而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本文运用显潜理论等现代修辞学理论对术语泛化的方式、过程、特点和动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对这一语言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由于人们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导致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这些现象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重视教学方式多样化,克服教学过程形式化。  相似文献   

18.
高利贷现象理应出现在金融抑制的时期和区域,因此,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较易出现高利贷。但近期在金融机构林立的城市地区出现了高利贷泛化的现象,"城市版"高利贷的成因复杂。究其原因,是宏观货币政策与阻滞的银企合作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剖析"城市版"高利贷运作的模式,并针对于此,提出高利贷泛化的扼制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作为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一书针对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的课程悬缺现象、课程候补现象、低效开发现象和片面开发现象[1],分八章对以下八个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有关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第一章,活动、课外活动、活动课程与综  相似文献   

20.
当前儿童教育活动中存在着严重的泛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活动设计过程中的泛化和活动执行中的泛化,其原因在于课改新理念的冲击、学前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和多元教育价值的泛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明确儿童教育活动开展的目标、提升儿童教师的活动执行力,以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实现儿童在教育活动具体情境中的具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