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安培定则的教学中,不少学生对安培定则的内容能记得很熟,但运用起来却常发生错误.本文谈谈在安培定则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建立磁力线的立体概念.对直线电流磁场的磁力线分布,一定要做好磁力线分布的演示实验.为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可制作一个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模型(图1所示):取8号铅丝一根,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物理的电学实验中,经常会遇到短时间大电流的工作状态,如直线电流磁场实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实验以及保险丝的作用实验等.这类实验都需要短时间大电流工作状态,电路几乎处于短路状态.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能认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掌握直线电流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力线的分布情况。 2.能正确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周围磁力线的方向和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电流磁场的认识,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力线,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力线分布情况,磁力线方向(磁场方向)的确定。 难点:安培定则的熟练掌握并运用定则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识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电流磁场实验的改进哈尔滨市第39中学校韩寅本初中物理教材第二册第十一章第四节中有奥斯特实验,即直线电流磁场的实验和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实验。其磁场磁力线的分布情况,学生看不清。教者若将实物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占用时间较长;若将演示情况用投影仪打到屏幕上...  相似文献   

5.
1 两种磁场 众所周知,磁体能够产生磁场.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的直线电流实验,证明了电流也能够产生磁场.后来安培通过分子电流假说进一步表明,磁体的磁场与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的运动所产生的,即一切磁现象都具有电本质.  相似文献   

6.
知识网络 电与磁{磁场{磁现象 磁场 电生磁{直线电流磁场(奥斯特实验) 通电螺线管磁场(安培定则)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有的小题不只一个答案正确) 1、关于电流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线电流的磁场,只分布在垂直于导线 的某一个平面上; B.直线电流的磁场是一些同心圆,距离导 线越远则磁感线越密; C.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分布与条形磁铁相 似,在管内无磁场; D.直线电流、环行电流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电磁现象”一章中,有关利用“三个定则”进行判定某个方向和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指向的习题,有些学生判定出来的方向常出现错误。例如“图1是磁场对直线电流的作用,其通电直导线在这磁场中的运动方向是__。”又如“图2是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力线方向,其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是__。”这两道题不少学生会得出“向上”的答案。学生产生这个错误的原因之一与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注  相似文献   

9.
本章节可分为四部分,现概述如下: 1.简单的磁现象: (1)磁体和磁极 (2)磁化和磁场 2.电流的磁场 (1)直线电流的磁场 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力线是一些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这些同心圆都在与导线垂直的平面上,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力线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安培定则(一)来判定。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出 技校物理及电工基础中“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左手定则”是初中相关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演示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定性结论和磁场力方向的判断方法。显然,教师课前设计好一套结构简单、原理正确、操作方便、观察容易的演示装置,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为此,笔者对实验的设计进行了探索,在分析现有实验演示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后,萌发了设计一套新装置的想法。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涉及到三个演示实验。教学上要求,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单纯地改变电流、导线长度、磁场强度来分别得出磁场力与上述三者的定性关系。仔细…  相似文献   

11.
“电流的磁场”是第十一章的重点内容,它首先说明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直线电流磁场(见课本的奥斯特实验)和通电螺线管磁场,都可以用安培定则来判定.安培定则是一种极好的帮助记忆的方法.要掌握好安培定则首先必须学会“识图”并不断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一)直线电流磁场的磁力线方向跟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安培定则(一)①来判定.如图1那样.用右手握住导线。让大姆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力线的环绕方向.例1如图2在静止的磁针上方拉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当导线通电…  相似文献   

12.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及其与电流方向关系的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不能直接得到安培定则。为此,文章介绍了直线电流磁感线演示仪的设计与实验,利用自制装置使实验现象更加直观、立体,有效探究、总结出安培定则,增强了物理实验的科学性,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课题]:电磁感应 [教学目的]: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注:教学的目的要求应从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两个方面确定) [教学用具]:灵敏电流计、电键、方框线圈、蹄形磁铁、导线及指导学生学习用的自学提纲。 [课型]:一般概念新授课,启发式综合教学(实验讨沧为主)。 [正课]: [一、设疑引学]: 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的磁场,知道电流的周围总是存在着磁场。电流和磁场彼此是不可分割的。如果象通常所说的那样,是电流产生了磁场。那么大家是否想过存在不存  相似文献   

14.
《电工基础》是技工学校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或是起源于实验,或是可以用实验加以验证或说明。在讲授这些知识内容时,运用演示实验这一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理解,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入新课的演示实验此类实验的目的是在讲授新知识前,给学生第一感官印象,使之对所授新知首先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进而引出内容。比如,在介绍直线电流和线圈电流的磁场时可以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通电导体周围的确存在磁场,…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我们习惯于用文字或语言记述演示实验中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很少用板图表现实验现象及结论。事实上,板图比语言、文字的记述形象、直观、生动、简洁明了。它可以将演示实验中重要的瞬时现象定格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综合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其规律和结论,对知识的理解和保持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我在《电磁感应现象》教学中如何使用板图配合演示实验的教学进程记述如下:教师首先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思考方向:电流可以产生磁场,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如何检验?演示一:实验前,先用一节干电池确定电流计…  相似文献   

16.
本教学设计通过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和磁场强弱有关。通过探究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掌握电动机换向器的原理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在高二下学期学习的实验内容主要是选修《3-2》中的实验,包括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传感器的应用等。在这些实验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比如"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原理是原线圈通过电流时,铁芯中产生磁场,由于交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铁芯中的磁场也随之不断的变化,变化的磁场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中就产生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18.
曾迅 《物理教学探讨》2003,21(19):42-44
在中学物理学中,做安培力、奥斯特、电流磁场等实验,因回路电阻太小,要使效果显著,需有能输出较大电流的电源.但实验室配置的教学电流过载保护一般为4安培,容易因过载引发故障而延误实验.用蓄电瓶虽能输出较大电流,却增加实验室养护困难.用于电池组浪费大,回收不好还污染环境.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设计制作了一台既能在需要瞬间大电流的实验中发挥特别作用,又能满足一般实验需要的两用教学电源.其实验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部编高中教材增加了直线电流的磁场一节,介绍了直线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B的计算公式B=kI/r,并指出:“这里所说的直线电流,是一种理想的,无限长直导线上的稳恒电流.”然而,实际工作中,真正无限长的导体是不存在的,只存在“相当长”或者说“足够长”的导线,那么,它们产生的磁场是否也能用公式 B=kI/r计算?对此,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因而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激发创新意识   创造一个适合学生思考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学体现在教法和学法上,通过师生双向交流,学生掌握知识,学到方法,形成技能。如在“电磁感应”一节中,先让学生预习新课、复习电流产生磁场的实验,接着提出:“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启发设想),再提出:“磁场产生电流需要什么器材呢?”(学生以组为单位自选器材)。然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