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新文 《内江科技》2009,30(1):57-57
元认知是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本文探讨了在高级语言实验的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中运用元认知理论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策略,以及元认知能力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曾妍  邹皎 《科教文汇》2010,(16):96-97
元认知是指人类以自身的认知系统为对象,对主体的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本文在阐述元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如何有效利用元认知来促进自己听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元认知理论作为数学认知理论的重要内容在现代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将元认知理论与初中数学教学相结合,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数学认知能力,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胡晓峰 《科教文汇》2009,(8):200-200
元认知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通常被定义为对认知的认知。本文对元认知的理论及相关研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旨在为体育训练寻找一条省时省力、高质高效的训练途径,让运动员有意识地了解自己的训练状态,培养自我调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元认知能力和体育训练效率。  相似文献   

5.
听力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听力理解的教学研究多以认知角度为出发点.本文拟从元认知角度切入,以元认知理论为依据,分析元认知对于听力理解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将听力元认知理论运用于听力教学,以提高学习者的听能.  相似文献   

6.
一 何为学习策略理论 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布鲁纳1956年提出“认知策略”以后出现的。我们采用O’Malley和Chamot(1990)的观点认为语言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指对认知过程的认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与信息加工的控制有关的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编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元认知为基础。论述了教学元认知—教学的元认知就是对教育教学的认知,以及在教师教育中,培养教师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策略、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尹铁潼  姜淑梅 《科教文汇》2023,(23):129-131
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对自己认知水平进行评价的一种内在心理能力。该文作者在理解元认知监控的基本原理和框架的基础上,梳理了有关元认知监控的研究方法。结合以往研究举例说明了如何进行元认知监控的测量。结合元认知监控内涵机制探索在教学中的正确应用,并在今后有关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元认知监控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葛萍 《科教文汇》2009,(25):152-153
元认知即关于认知的认知,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元认知对整个学习的过程起到执行、监测和控制的作用,从而帮助学习者修正学习策略,达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元认知策略是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价等过程进行调整的行为。它是对学习过程最理想的调控,它可以协调各种学习者策略。本文从元认知及元认知策略入手,初步探讨了元认知策略培训对提高高职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其在高职外语教学方法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高国庆 《今日科苑》2007,(20):245-246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运用其理论发现来指导语言教学。本文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认知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回顾了两种运用认知理论设计的教学模式,并简要介绍了元认知策略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元认知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识,是对自己如何在感知、如何在记忆、如何在思维的一种自我认知。提高高中生的元认知能力,加强元认知策略培训,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树江 《科教文汇》2010,(29):112-114
元认知,又称认知的认知,是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意识。实质上就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监控。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元认知策略被应用于阅读、写作、听说等教学实践中。本文对元认知知识和第二语言阅读及两者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证研究分析了将元认知策略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以期通过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元认知策略的系统培训,进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认知活动有意识地进行积极、主动、调节、反思即自我监控。本文根据元认知监控量表,对大一新生的物理问题解决的现状做了调查,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元认知监控水平不高,在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很少做到计划、调整、检测及反思。该研究为教师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元认知监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吴平浩 《科技风》2011,(20):243
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我认知的了解、监控和协调。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在元认知条件下运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工具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提高培养学习者创新思维能力的效率,从而达成更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革命中元认知策略对于“阅读战略的建立,阅读认知结果的确认与调控,健全而完善的阅读心理机制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方昊 《科教文汇》2009,(31):170-172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使用状况,结果表明学生认为词汇要在语言学习和使用中掌握,他们主要使用元认知和认知策略,专业高年级学生能够使用更多的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从元认知结构出发,探讨了多媒体英语教学环境下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协调发展与有效提高元认知能力的关系.阐述目前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增强学生的元认知体验和提高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以素质教育思想和现代学习理论为指导,探讨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一元认知理论与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问题:阐述了如何在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找原因。阐述了教师和学生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上所发挥的各自作用,从而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从元认知结构出发,探讨了多媒体英语教学环境下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协调发展与有效提高元认知能力的关系。阐述目前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增强学生的元认知体验和提高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研发人员创造性思维的自组织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可欣  乌家培 《科学学研究》2009,27(8):1137-1143
 引入自组织理论,深入探讨了研发人员在决策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特点与发生机理。并进一步揭示,在创造性思维自组织演化过程中,内隐认知与元认知作为系统的“序参量”发挥着主导作用。内隐认知在竞争和协同的作用下推动思维系统走向混沌边缘。元认知则对系统的有序化演进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而关键性启发信息则是系统的混沌吸引子,导致思维的顿悟。对系统自组织演进的主导因素进行培训和调控,有利于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活力与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