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来生来世把你爱》是我国国家大剧院第一部自我原创的民族歌剧《运河谣》中的歌唱选段,讲述了我国劳动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凿京杭大运河以及在挖掘过程中发生的悲欢离合的故事。这部歌剧完全使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唱法和配乐,成为我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前行者和领路人。歌唱选段《来生来世把你爱》主要歌颂了剧中的女主人公为爱牺牲、英勇赴死的大无畏精神,全曲旋律上流畅、优美,情绪上丰富、饱满,在歌唱表演的时候对歌唱技巧和情绪控制的要求很高,需要我们认真地去分析研究,勤加练习。本文首先对歌剧《运河谣》的创作背景和故事情节作一些简单的介绍,然后重点分析阐述歌唱选段《来生来世把你爱》的唱段简析和音乐分析,以及在演唱处理、二度创作上面的注意事项,从而加强对于作品的理解,提高舞台表现能力。通过以民族歌剧为契机,和国外的歌剧进行对比研究,推动民族歌剧在我国的进步和发展,让更多的观众能够观看到拥有本民族特色的歌剧作品。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歌剧是我国音乐文化板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基于我国民族元素与西方歌剧传统的融合进而打造的具有中国独特韵味饱含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运河谣》正是融合了中国民族文化中的戏曲、民歌、民俗等创作而出的表现民族气质的中国民族歌剧代表作之一。本文从作品音乐内容、音乐美学的角度对《运河谣》这部作品做简要分析,以期大众能对这部作品带来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民族歌剧《运河谣》是国家大剧院推出的"第一部原创民族歌剧"。此剧动员了国内顶尖的创作团队。由著名作曲家印青作曲,著名导演廖向红担任其导演,黄维若、董妮一起进行编剧,该剧以京杭大运河为全剧背景,通过描述水红莲(雷佳)的深情与勇敢、秦啸生(王宏伟)的忠诚与正义、关砚砚(王莉)的温柔与脆弱、张水鹞(孙砾)的狠毒与奸诈,用这些人物鲜明的个性和惊天动地的真挚感情,诉说了水红莲、秦啸生、关砚砚之间的凄美感人的故  相似文献   

4.
《运河谣》是一部典型的民族歌剧,在创作出来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这部歌剧实现了传统民族音乐艺术与现代化音乐文化的高度融合与联动,使得音乐旋律变得非常优美,受到了广大社会民众的喜爱.本文先阐述了歌剧《运河谣》的创作背景和创作风格,接着分析这部歌剧的音乐特点,最后结合歌剧《运河谣》的几个重要唱段探索其具体演唱策略,使得这部歌剧的艺术内涵可以充分展现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民族声乐无论在作品创作还是在演唱上都具有民族性的风格特点,而风格特点决定了在演唱中要体现出韵味。本文在探讨和论述民族声乐艺术中风格和韵味的基础上,通过对歌曲《运河谣》的分析,探索了如何在演唱中实现风格与韵味的结合。以便能够对此首歌曲的演唱有着充分的认识,同时也提出了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应当在风格把握的基础上表现韵味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声乐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体性特点更利于人类情感的表达。演唱者在演绎作品的过程中,一字一腔都传递着内心的情感。对于声乐教师来讲,这一切美的因素都直接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歌剧《运河谣》唱段《来生来世把你爱》在国内各大声乐比赛中被广泛传唱。因此,研究这部作品对于民族声乐的演唱、教学以及提高歌者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西原创民族歌剧《回家》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伦理价值观念为主题。即"忠"、"孝"、"节"、"义"。《回家》这部民族歌剧讲述了一个中国故事,传播了一种中国精神,反映了两岸民众希望国家统一,人民幸福,民众团结的热切期望,该剧在大陆及台湾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它以一位江西籍台湾老兵的真实故事为题材,讲述了老兵的回家之路。在台湾像罗旺篼这样的老兵有太多太多,他们是历史的产物,他们在历史的选择中不得以才离开了生养他们的故乡。歌剧题材真实,故事情节感人,作曲家们对"人物"的塑造别具匠心,该剧男女主角的唱腔设计音乐加入流行音乐,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  相似文献   

8.
运河史话     
我国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道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是沟通我国江、淮、河、海四大水系的一条水运动脉。它从北京到杭州,全程长达一千七百多公里。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它与我国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交织在一起,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力量。京杭大运河在江苏境内的河道,在我国运河史上是开凿最早、变化最大的一段河道,也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整治得最好、通航条件最好、运输最繁忙的一段河道。它从西北斜贯东南,沟通淮河、长江、太湖水系,北起邳县西北边与山东省台儿庄交界处,南至吴江县南边与浙江省王江泾交界处,全程长六百多公里。其中位于淮阴杨庄水利枢纽以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诸如《木兰诗篇》《运河谣》等一批新作的推出,民族歌剧的创作已驶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这就要求民族歌剧演唱的教学也要相应的跟上歌剧创作发展的步伐。有鉴于此,本文将以半轻声唱法为例,探讨提高歌剧演唱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是“山文学”,《金瓶梅》是“水文学”。《金瓶梅》的故事沿着运河在一个南北空间里搬演。很多人误解了运河文化的内涵,本文认为《金瓶梅》所表现的运河文化的底色是极权化与贵族化,在这种文化的“大气候”下,既不萌发人文主义,又飘逸不出资本主义气息。运河文化植根于中国农业文化的土壤里,《金瓶梅》所表现的种属归附、生育意识、重谋生的吃文化,重节令的玩文化等可以证明;但这种农业文化又处在分裂与崩溃中。借助运河,《金瓶梅》描写了人生大串联,表现了运河文化自发的开放与开明趋势,进而使这种文化呈现着动态性、消耗性和倾斜性。《金瓶梅》便有了艺术文化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现代民族歌剧《木兰诗篇》是一部借鉴西方歌剧的思维程式,结合中国本土歌剧和语言表达方式而创作的一部具有史诗性艺术作品.这部歌剧不仅是由音乐剧、情景剧、舞蹈剧等多种具有独立体裁意义上所构成的艺术性综合体,还在民族素材和西方创作思维融合的基础上突出的表现了剧中"男主角"特殊的咏叹调表现作用,深入的发掘了"男主角"在剧中的音乐形象和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12.
歌曲《长城谣》.苍凉悲壮、质朴自然、感情真切.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和不可遏制的民族义愤.表达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捍卫祖国的决心和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13.
原创民族歌剧《回家》首演三年多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具有深远艺术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以该剧的音乐为研究对象,从音乐素材、调式运用、音乐表现等角度论述其中风格上的多元性,为对该剧的深入研究和歌剧音乐的创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民族歌剧在我国歌剧发展史上已经成为一朵璀璨的花朵,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族歌剧《苍原》创作于1987年,成为了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歌剧经典之一,是中国歌剧发展中的一部黄金著作。其中这首《情歌》就是其中的主要唱段,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它贯穿整部歌剧,每一乐章都有出现,笔者将对于该歌剧进行简单介绍,并且从作品的情感处理、气息控制两方面分析其中的演唱技巧。此唱段受到了广大声乐学习者的喜爱,并拿它来作为提高演唱技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
最悠久、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和一系列湖泊,全长1794km。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相似文献   

16.
《红珊瑚》是中国当代民族歌剧的优秀代表作品,是结合西方歌剧形式与中国戏曲特点的歌剧。《海风阵阵愁煞人》作为该歌剧的重要唱段,是民族声乐演唱专业学生必唱曲目,笔者通过对歌剧以及该唱段的情感把握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大型原创歌剧《运之河》首演后曾在中国第二届歌剧节中荣获七项大奖,在长达一年的巡演期结束后,《运之河》也被渐渐收官,短期内不会复排.本文通过笔者对参演《运之河》经历的回顾,向读者讲述光鲜舞台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黄水谣》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反映了人们从和平生活的安逸幸福到被侵略的情怒与悲伤,再到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的复杂又而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演唱者必须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做好演唱过程中情感、声音、呼吸、节奏的处理,才能在演唱时把那些悲伤或观喜的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和情绪表现出来,使听众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9.
歌剧《茶花女》是意大利著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威尔创作的"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同时也是影响最深、流传最广最经典的压轴之作。它是由小仲马的同名小说《茶花女》为创作蓝本进行改编的,在世界歌剧史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小仲马曾经赞叹是威尔的歌剧《茶花女》让众人记住了这一个凄美的故事,也记住了《茶花女》。笔者主要从歌剧《茶花女》的创作历程、创作背景以及主要剧情出发,对歌剧《茶花女》的悲剧艺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借鉴、进步、发展作为中国民族歌剧成熟的三个阶段,为人们带来众多歌剧作品。《沂蒙山》作为反响较为热烈的现代民族歌剧,其以抗日战争为主要线索,将"军护民、民拥军"这样水乳交融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歌名以真实历史背景命名,在创作素材中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为主,向众人讲述了林生等重要角色在国家危难之际,抛却个人主义勇于牺牲的故事,而剧中通过男高音独唱、合唱的方式向人们演绎了抗战年代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