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永远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多边的、互动的社会活动。比如家庭、学校、社会相互之间的联系,家庭是中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而学校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这一课堂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就是社会的因素了,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学习文化,还要学会接触社会、探索真理。很多的生活百态其实都是在社会中才能够完完全全地体现出来的。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没有谁能代替谁,也没有谁是可以缺少的,如何能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实现效益最大化,务必要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形成一种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2.
俞可 《今日教育》2016,(4):66-67
值李光耀逝世周年之际,以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为主题的第三个中新政府间合作项目落户重庆。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指出:"在李光耀先生带领下,新加坡兼具东方价值观和国际视野,走出了一条符合新加坡国情的发展道路。"亲手缔造新加坡的李光耀视多元为建立国家的基础,视一体为建设国家的目标,而双语教育维系多元与一体。对于深度融入全球的中国,新加坡的经验弥足珍贵。以语言构筑认同2015年9月11日,第一次没有李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谈家庭文化与家庭教育合肥七中瞿化民,王勇现代教育的特点是,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系列化,素质,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的立体化。人生的第一站是家庭。首先对其施加影响的也是家庭。人在成长过程中(即从出生到建立小家庭),大约2/3的...  相似文献   

4.
一、作文试题据说:新加坡旅游局的一位官员向总理李光耀汇报工作时说:我们没有什么旅游资源,只有阳光。李光耀说:给你阳光就够了,你还要什么? 旅游局官员领悟到话中的深刻内涵,制订了“阳光计划”。他们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加大了人文资源的开发力度。“阳光计划”的实施使新加坡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政府资政李光耀先生到中国访问。回答了中国记者提出的有关问题。 记者(以下简称“问”):李资政,以目前的形势来看,您觉得新加坡年轻一代的前途是怎样的? 李光耀(以下简称“李”):我们已为自己的国家制定了比较健全的、长期的政策,以改善新加坡人民的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育》2006,(8):53-53
近年来,美国“在家教育”呈上升趋势。据估计,大约二三十万美国儿童离开学校、在家里接受教育。不过,采用“在家教育”的多为白人家庭。现在,华人家庭也开始这种尝试。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8,(6):185-186
艾希霍恩认为,初生婴儿是一种不合群的动物,他们完全按"快乐原则"来实现自己的本能欲望。家庭的作用就在于对他们进行教化,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摆脱这种不合群的状态,以适应社会。若家庭在孩子的成长中没有做好相应的教化工作,就有可能使其产生人格缺陷,进而犯罪。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是人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可以说父母是孩子启蒙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父母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素质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根据家庭教育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的影响因素,提出培养青少年价值观的策略,旨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作文试题] 据说:新加坡旅游局的一位官员向总理李光耀汇报工作时说:我们没有什么旅游资源,只有阳光。李光耀说:给你阳光就够了,你还要什么? 旅游局官员领悟到话中的深刻内涵,制订了“阳光计划”。他们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加大了人文资源的开发力度。“阳光计划”的实施使新加坡迅速发展成为环境十分优美、文明程度很高、享有“花园城市”美誉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华人,祖籍来自中国各地,他们一向沿用各地方言。1979年,李光耀总理在首届推广华语运动开幕礼上说,“我们所讲的方言可以分成12种以上”。这就是:福建话、闽南话、福州话、厦门话、福清话,广州话、潮州话、客家话、海南话、广西话、上海话,再是华语普通话。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新加坡华人从入学开始,就要同时掌握三种语言。“儿童在家讲方言,在学校里所学的却是英语和华语。”因此,“负担太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加坡政府提倡华人学华语、讲华语、用华语,开展推广华语普通话运动。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场所和接受教育的第一所乃至终生的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也是终生的教师。因此,家庭的结构、家长的素质和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当大多数学生在幸福的家庭中健康(指生理和心理)地成长的同时,少数残缺家庭的学生却并不尽然。所谓残缺家庭是指双亲不全(父母死亡或离异)的家庭。残缺家庭学生得到的家庭温暖和家庭教育比较少,正常的需要尤其是爱的需要得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人一出生就投入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养方式是家庭内外众多因素中影响孩子发展的重要中介,它是家长在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家长通过具体的教育行为,传递着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态度体系、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构成了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  相似文献   

13.
从教育法判例看美国政府对家庭学校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静  肖俊峰 《湖南教育》2005,(12):40-41
美国的家庭学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它指将学龄儿童留在家中就学,由符合教师资格的家长或受聘的专业教师对儿童实施教育,在此过程中的教育内容、教育办法及教育目标均由家长自己决定。一、美国家庭学校的产生最初,美国的家庭学校是在一些保守的基督教家庭里进行的。因为尽管美国政府一直标榜其消除种族歧视,提倡多元文化并存,但是许多公立或私立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和价值观与某些家长的宗教观念却不完全相符;而且,学校通过学校教育这种强势文化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使得许多较为保守的家庭难以接受。因此基督教等信教教徒发起了传…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未成年人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家庭,成长在社会,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是学校的工作,又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义务。搞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应该努为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中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5.
刘海燕 《课外阅读》2011,(12):118-118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他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当代教育应当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感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不能互相配合的现状比较严重,因此出现了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局面。本文就此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化与女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大学生是女性公民中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她们中的不少人以品德、知识和能力在同龄人中散发出魅力,而迎来了无数赞许的目光。然而,人们同时也遗憾地发现我国女大学生违法犯罪率在持续增加。女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众多,但家庭作为人的社会化摇篮,对女大学生的成长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家庭教化层面,探讨女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家庭教化病症是家长在扮演教化子女角色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教化问题,一些家庭教化病症的存在对子女的正常社会化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家庭教育的首要功能是培养子女树立良好的…  相似文献   

17.
《治黄科技信息》2010,(2):13-13
黄河水利委员会成为2010年“李光耀水源荣誉大奖”得主。该奖项以新加坡第一任总理、现任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的名字命名,是国际水利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奖项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一[话题] (1)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在给总理李光耀的一份报告中说:“我们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土山,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外,其他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想发展旅游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光耀看过报告后,非常生气地在报告上批了一行字:“你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有阳光就足够了!”后来新加坡利用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花植草,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连续多年,旅游收入列亚洲第三位。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影响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旺、家庭的幸福、个人的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我校在办学过程中.认真贯彻实施《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执行《广州市家庭教育工作“九.五” 计划》,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发挥教育的合力,做了一些工作,也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辅助生物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阳 《贵州教育》2009,(14):43-43
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学校、家庭和社会,家庭不仅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也很重要。生物学的学习和研究是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来辅助生物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