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属性,职业教育学科发展遵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明确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正是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原点"所在.因此,就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走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结构的完善、学科组织的改善、学科制度的最终确立以及职业教育学学科文化的建立,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构建面临的几个重大命题.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学科就是整个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根系所在.然而,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离成熟学科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余婉娜 《职教论坛》2007,22(8S):45-48
本文从职业教育基本问题、职业教育学学科身份、职业教育研究范式和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对近五年来关于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问题进行概括述评,以期为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职业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发展经历了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职业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职业教育学的完善和发展三个阶段,许多教育家为职业教育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职业教育基本问题、职业教育学学科身份、职业教育研究范式和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对近五年来关于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问题进行概括述评,以期为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职业教育基本问题、职业教育学学科身份、职业教育研究范式和职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对近五年来关于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问题进行概括述评,以期为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职业教育学产生时间已久,学科建设方面有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学科规训的理论视角出发。可以通过探索职业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学研究与实践的互动、创建职业教育学术队伍建设与学术流派和完善职业教育学术规范与制度来加强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8.
我国职业教育学产生时间已久,学科建设方面有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学科规训的理论视角出发,可以通过探索职业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学研究与实践的互动、创建职业教育学术队伍建设与学术流派和完善职业教育学术规范与制度来加强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上半叶,随着职业教育的兴起,中华职业教育社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起者、推动者、指导者为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启蒙、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表现为缔造了宣传和研究职业教育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了中国化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传播了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潮和开创了本土化的职业教育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0.
谢德新  邵琪 《职教通讯》2011,(23):64-67
二十世纪初,西方的职业教育学开始被引进中国,到四十年代取得了相当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教育学界对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与教育学其他一些分支学科相比,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存在着研究时间相对滞后、研究成果不足等问题,理当引起当代研究者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杨慷慨 《教育与职业》2021,992(16):5-12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职业教育最终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回望百年,职业教育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实现了依法办教;学科地位逐步确立,职业教育学走向成熟;从初创到系统,逐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展望未来,需要继续推进职业教育法制体系建设、内外兼攻巩固职业教育学学科合法性地位、融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使职业教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学、职业教育学等相关原理,时职业教育生态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通过阐述职业教育生态学基本原理,探讨了职业教育生态学学科属性,描述了其生态环境和生态结构,并提出构建职业教育生态学方法论的初步设想,以期为职业教育生态学学科的创建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论学科视域下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要建设好专业教学论,这是因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需要拥有与其相应的教学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专业教学论尚缺乏自觉系统有效的体系、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发展经验启发我们构筑自己的体系。以教学论学科视域来审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有其区别于普通教学论的独特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内容。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建设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教育学学科中应赋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应有的地位、研究者以学科的身份和标准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师资培养中构筑升华专业教学论、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之中草根式生成专业教学论。  相似文献   

14.
职业技术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中,就人们在获取就业和生存的资格与能力并使其在社会公众生活中采取对社会和生态负责任的态度的过程进行科学研究的子科学,它是系统化的职业技术教育知识体系,又是被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共同体、教育学乃至更大的学术共同体所认同的学术建制。职业技术教育学的产生是近代职业学校专业师资培养的需要。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在民国时期建立,改革开放之后得以恢复和发展。目前,教育学下设二级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使教育学本身处于尴尬境地,也使二者关系错乱,更造成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特色缺失。突围的策略是:在学科建制上,增设职业技术教育学一级学科;在学术研究上,实现对现有理论体系的超越;在学科认同上,兼修内外以不断提高认同度。  相似文献   

15.
马庆发教授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10):F0002-F0002
马庆发,1952年生于上海,先后任教于复旦大学、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6年作为高校紧缺人才引进华东师范大学,现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原理、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欧盟职业教育政策与发展研究、跨文化职业教育与比较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均两次赴欧洲和台湾进行讲学、学术交流和课题合作。  相似文献   

16.
30年中国职业教育学建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值中国改革开放30年,理性地梳理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发展脉络及主要贡献,有利于催生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学.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大致分为译介外国职业教育学说,模仿普通教育学说和创生职业教育学说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肇始起步、停滞徘徊、复兴重建、成型发展和成熟反思五个阶段.中国学者对何谓"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探索.文章在时这些探索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学的发展亟待关注和解决的四个问题: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性学科的制度化问题,职业教育学要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路线的选择,职业教育学应加强中介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进行回顾,其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经验积累、模仿借鉴、初步形成和深化发展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展现出独特的主题嬗变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职业教育学学科研究对象逐步明确,学科理论体系渐趋丰富,学科自主意识增强,学科外在建制不断完善。展望未来中国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需要秉持正确的研究取向,处理好与相关学科关系,重视法规政策支持,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切实加强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学科建设回应丰富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发展,树立学科自信是职业技术教育学面临的重要任务,其中,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教材是基础。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在学科组织与人才培养、研究领域与学术范畴、学术共同体与学科文化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从学科建设角度看,《职业教育学基础》在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概念和学术话语体系、服务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学术体系以及探索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等方面形成了宝贵经验。推动学科自信的学术构建,学科教材应善于将中国经验转换为普遍理论,实现从经验形态知识到原理形态知识的转换,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知识体系,重点关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精神,体现时代总体格局、价值取向、整体节奏以及最新思潮等,充分尊重学术自身规律性,并通过增强教材的人才培养适应性,促成学术共同体,从而实现以教材建设奠定学科自信的学术构建。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学学科性质定位的不准确直接影响其学科的独立性,虽然目前在该方面进行的研究比较多,但是缺少原创性观点。因此,从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内在逻辑、发展需求出发,分析职业教育学理论特质,及其与生俱来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进一步提出该学科定位的走向,即从交叉学科到交融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