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居正为明代杰出的内阁首辅,在嘉靖、隆庆二朝,他针砭时弊,励志改革,但都未能引起皇帝重视,万历初年,他升任内阁首辅,神宗年幼这一特殊环境给张居正一个施展才略的机会,神宗委大柄于居正,对居正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张居正得以推行改革。但是万历十年,张居正死后遭到明神宗清算,万历新政因此毁于一旦,神宗对张居正改革给予了很大支持,但万历新政也断送于他手中。  相似文献   

2.
张居正是中国16世纪著名的改革家。他从平民中崛起,官至内阁大学士,在明万历初年当了十年首辅。他为扭转嘉靖以来朝政腐败的局面,协助小皇帝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终于使危机四伏的大明帝国在万历初年又焕发了生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明朝,张居正改革能够推行,探究其背景及条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腐败与弊政:张居正施政的另一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学界把首辅张居正的施政视力“改革”行为,把万历初政称为“改革”的政治,而忽视了万历初年的腐败与严重积弊,实际上,从嘉靖前期革新以来的大背景考察,张居正辅政时期的腐败与弊政现象是极为严重的,且愈演愈烈,成为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无视这一点而一味称颂张居正在万历初年的除弊措施是偏颇的。  相似文献   

4.
杨浩 《华章》2012,(31)
张居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历经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担任万历朝的内阁首辅.担任首辅期间,张居正的行政改革使得大明王朝重换生机,对于明史来说张居正的“江陵柄政”作为了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而标榜史册,可见张居正行政改革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张居正是明中后期久负盛名的改革家,被时人誉为“救时宰相”。他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度考量,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无与伦比的才干和胆识,在万历初年主导了一场关乎衰败与振兴的历史活剧。本文以史实为依据。从五个方面对张居正经济改革思想做一系统探析,以期对今天的改革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考成法,是张居正在改革中主要的政治措施,也是其推动变革的权力来源。张居正以此为依据,在明王朝内部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考成法在万历朝未能继续实施,张所推行的改革也因失去这一动力而停止。张居正通过考成法将纠举六科的权力握在以自己为首的内阁手中,触碰到了万历帝的利益,考成法在张死后失去了万历的支持。张居正因考成法将大权揽在手上,使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体系始终对考成法加以抵制,同时其施行时间太短,未能成为明朝政治规则中的循例。张居正中年赫然病逝,之后的继任者不但无意继续推行考成法,反而成为它的掘墓人。  相似文献   

7.
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集团在平定广西、云南、湖南、广东等处少数民族起义的同时,又审时度势,及时推行了调整贡赋制度、招抚起义部族、调处民族矛盾、发展社会经济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民族政策。这些民族政策在短期内改善了民族关系,巩固了边疆统治;但长远来看,它已难以适应少数民族的发展趋势,甚至成为激化明末南方地区民族矛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公元1572年至1582年,即明朝隆庆六年至万历十年,兴起了一场企图挽救明王朝统治危机的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整顿吏治和改革财政,领导这场革新运动的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卓越的理财家张居正.一、针砭时弊,对症下药张居正的革新措施,是针对明朝的时弊提出来的.他一生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正是明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对于明王朝全面出现的统治危机,他有着清醒的认识.早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二十五岁的张居正就给世宗上了《论时政疏》,指出明朝有五大积弊,建议皇帝实行改革.这五大弊病,归纳起来是三个突出的问题.第一,政治  相似文献   

9.
张居正(公元1525——1582年)字叔大,湖北江陵人,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在明代万历年间,出任内阁首辅十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张居正改革是在封建社会趋于没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的情况下进行的。研究张居正改革,对于整个儒法斗争史的研究,具有突出的意义。明代后期,封建统治正处在危机四伏,风雨飘摇之中,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以明皇室为首的大官僚大地主,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享乐欲望,疯狂兼饼土地。他们在侵占大量土地的同时,还利用特权,隐瞒田地,把一切赋税重担都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造成  相似文献   

10.
一条鞭法是张居正万历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万历四年(1576)冬,以一条鞭法改革闻名海内的庞尚鹏被张居正起于废籍,出任福建巡抚,推行一条鞭法。该文考察了这一事件与张居正大改革之间的内在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中后期社会变革的历史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万历初,以首辅张居正为代表的改革集团在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叛乱之时,又审时度势,及时推行了调处民族矛盾、调适进贡制度、招抚叛乱"降夷"等一系列的民族政策。这些民族政策在短期内改善了西南地区的民族关系,巩固了边疆统治;但长远来看,它已难以适应少数民族的发展趋势,甚而成为激化明末西南地区民族矛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万历元年六月至万历四年十月,孙应鳌先后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郧阳巡抚、大理寺卿、户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管国子监祭酒充经筵讲官,成为张居正政府中的核心成员之一,万历初学政改革的主持人。作为三品大员和经筵讲官,万历帝先后颁赐他鲜笋、枇杷、鲥鱼、杨梅、鲜藕、团扇、万历新宝等物,可谓恩宠优渥。通过对八首纪赐诗的赏析,以管窥豹,以见其诗歌艺术风格之一斑。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宰相之杰”的张居正,他从寒微中奋起,在万历初年主少国疑之时,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协助小皇帝,推行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改革,使日趋衰败、充满危机的明王朝有了起色。然而在他辉煌人生的背后,却暴露出了他勾结宦官,偏信阿谀奉承、独断专行、任用私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惜败坏国家制度的一面。本文就是要从这些方面来展示一个历史上真正的张居正。  相似文献   

14.
张居正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一生经历了明朝嘉靖、隆庆、万历三个阶段。此时,明王朝正处由盛转衰、由局部稳定走向全面动乱之际,内忧外患,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张居正立志改革,振兴明王朝,其一条鞭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税制改革,它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堪称中国赋税史上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化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考成法"是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呈请明神宗批准,向全国颁行的旨在整顿吏治及各项弊政的一项制度法令。实施以来,明朝中央政权得到了加强,政府澄清了吏治,提高了行政效率,国库得以充实,民负减轻,边防力量增强,学风得到整饬,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既有张居正个人意志、智慧、人格等方面原因,也有当时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因素。研究分析张居正改革取得的成效及其原因,对当今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世间多见张居正《万历十五年》的第三章,用了一个和书名一样引人不断仿效的标题:"世间已无张居正。"这个标题至少揭示了万历和后任首辅大臣的孤独、软弱。不过,若从道德观和人的本性上看,张居正并不特殊。他和普通人一样,既执着于理想道德,又有一己之私。在万历早年的印象中,"张居正似乎永远是智慧的象征……他的心智也完全和仪表相一致"。可是,后来万历却发现"张先生言行不一,他满口节俭,但事实证明他的私生活极其奢侈"。  相似文献   

17.
明代隆庆、万历时期的内阁大学士、首辅张居正,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张居正改革能取得成效,固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的基因,但其主观因素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更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本文拟对张居正的意志、性格与思维方式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一次重大的革新运动,这就是明代的张居正改革。明神宗隆庆、万历年间,以张居正为代表的地主阶级革新派,在农民起义的推动下,推行了法家路线,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张居正及其改革进行剖析,对于正确评价封建社会后期法家的历史作用,正确认识法家的阶级属性,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9.
明嘉、隆时期,由于漕河淤塞,厉行海禁,无法保证京师及辽东军队所需漕粮的供给。为改变这一漕运废弛的局面,高拱执政后,提出疏通漕运,恢复海运,推行河海"二路并运"的治漕方略。这一治漕方略由于同张居正存在分歧,在隆庆后期没有得到全面实施,但在万历初元却得到了张居正的大力推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就此而言,高拱的治漕方略在隆万改革中具有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20.
张居正在万历初年推行改革的壮举使其成为明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政治家。对于这位杰出人物,赞誉者大有人在,同时,诋毁者亦不乏其人。事实上,尽管张居正为明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政治家,但他毕竟是生活在现实当中的普通一员。人无完人,张居正自然也不例外。历史人物的功与过都具有时代性,无视历史环境而随意割裂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和摭拾罗列历史人物的功与过的作法其本身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只有将历史人物放在具体的特定的时代和场所之中,才能明辨他们在复杂沉重的社会压力和各种陈规旧制束缚之下的所作所为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