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贾平凹及其文学已经成为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毁誉皆有,纷争不断.然而,饱尝艰辛和辉煌的贾平凹,对文学的热望始终不改.其人多才多艺,素有怪才和鬼才之称,其作波谲云诡,气象万千,是中国文学文化进程中的重要收获.贾平凹及其文学多年来一直引领着中国寻根文学、"三农"文学、先锋文学等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中国作家的世界水平.贾平凹及其文学激发起了陕西、西部乃至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了人们对文学的关注热情,提升了华文文学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贾平凹及其文学的研究(简称贾学)已经成为当代文坛一门显学,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有必要重新进行审视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孙晓玲 《文教资料》2014,(30):88-90
孤独作为人的一种生命存在状态,是文学永恒的话题。贾平凹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末路英雄的孤独形象。根据人物的身份差异分为传奇英雄、平民英雄、当代活雷锋三种类型。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贾平凹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及对孤独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从题材、主题到叙事手法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文章通过探讨贾平凹最新长篇《山本》的叙事艺术,揭示了贾平凹民间立场的历史叙事的最新特色,并把贾平凹的这种历史叙事的创新置于中国当代乃至历史上的文学叙事视域中去考量,力求彰显贾平凹民间立场的历史叙事的价值和限度。  相似文献   

4.
作品信息     
正贾平凹第16部长篇小说《山本》出版发行贾平凹最新长篇小说《山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发生在战争时期一个绝美的爱情故事故事。据贾平凹之前媒体透露,这是一个关于秦岭的故事,书名起初叫《秦岭志》,因为和《秦腔》有点重复,现在改名《山本》。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  相似文献   

5.
"把这位当代文坛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贾平凹的作品英译,让更多的外国读者了解贾平凹,让世界读者熟知更多优秀的中国小说。"敢从《废都》开始英译作品,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英美文学与翻译专业硕士生导师胡宗锋,经过27年来的积淀与坚守,终于在今年7月,与英译合作者Robin Gilbank(罗宾·吉尔班克)博士,历时3年上千个日夜,40万字首部英译版《废都》(英译名:The Abandoned Capital)终于完稿,《高兴》《白夜》《带灯》等作品也相继都在翻译中……胡宗锋一直从事英美文学及文化与翻译方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全国各种报刊上发表译作和评论文章200多篇,《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工作导读与翻译》《陕西作家走向世界的英译研究》等项目的提出,引起了陕西乃至全国翻译界同仁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贾平凹,陕西丹凤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当代著名作家,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曾多次获文学大奖。他为人低调,除了必要的创作、采访和公干,"宅男"贾平凹几乎未离开过乡土一步,更别说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不过,2013年10月  相似文献   

7.
孟文荣 《文教资料》2011,(16):18-20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上为数不多的始终对农村保持持久的关注和耐心的表达的作家之一,他从早期应景似的对农村人性、人情的赞美到今天独立探索当代农村将往何处去,在文学史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本文拟从贾平凹作品中所塑造的一系列农村改革者的形象,看贾平凹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是中国新时期的散文革命家。他对中国当代(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启导与创作实践上。本文侧重探讨贾平凹在理论上对中国当代散文发展的贡献。这种贡献,不仅在于澄清、矫正了中国当代几十年来关于“散文”的种种错误演绎,还在于他结合了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贾氏散文理论”。他一百多万字的散文作品,是他这种理论的尝试与深化。  相似文献   

9.
“寻根”文学是新时期启蒙文学的最后一站,它的文化审美启蒙的姿态很鲜明,其时代性及延后性影响巨大,值得重新反思研究。贾平凹作为贯穿当代文坛的大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是“寻根”思潮中很复杂的一个文学现象,他与“寻根”思潮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得到足够充分的阐释。贾平凹成功地避免了“寻根”文学的两大致命遗憾,在继承中国性灵文学的创作传统方面甚得神髓,真正达到了“寻根”的文学目的。这一波文学思潮给贾平凹的最大受益,则是他在创作上尝试探索出了将西方现代叙事艺术与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成功结合的范例,创作出了《天狗》、《黑氏》这样的佳作。而拉美文学将神秘文化与象征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启发了贾平凹将魔幻象征的艺术思维与禅宗思维契合,形成贾平凹式的神秘象征艺术。  相似文献   

10.
作品信息     
正贾平凹新长篇《暂坐》聚焦当代都市女性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新作《暂坐》,近日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双月刊首发。单行本预计在今年8月份前后由作家出版社推出。《暂坐》是贾平凹创作的第十七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第二部都市题材小说。小说讲述城市里一群中年女子在追求经济独立、精神自由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以及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复杂人性。"我写的多是现实生活,也就是百年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是中国新时期的散文革命家,他对中国当代(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启导与创作实践上,本文侧重探讨贾平凹在理论经上对中国当代散文发展的贡献,这种贡献,不仅在于澄清,矫正了中国当代几十年来关于“散文”的种种错误演绎,还在于他结合了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实际,在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贾平散文理论”,他一百多万字的散文作品,是他这种理论的尝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2.
当代重庆文学合法化身份的取得是在直辖以后,而空间的地域性与作家身份的地域性是认识和研究当代重庆文学的重要前提。当代重庆文学迫切需要全国性的认同。这种全国性认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学术的全国性认同和受众的全国性认同。本文认为,当代重庆文学要能在中国文学的版图中凸现出全国性的所指,主要有四种方法:第一,地域性体验的全国性认同;第二,进入全国性的传播体制;第三,加强学术评价与文学创作的良性循环;第四,制造新的学术话语。  相似文献   

13.
贾平凹90年代长篇小说中寓意主体的指向性余丽丽(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武汉430079贾平凹创作笔谈编者按贾平凹是当代颇有争议的作家,他的创作对当代中国文坛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然而对他的研究在争议中并未深入。本刊本期编发一组关于贾平凹90年代...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当代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三位作家不谋而合地选择了非常态视角叙事,阿来《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少爷,贾平凹《秦腔》中的疯子引生,史铁生《我的丁一之旅》中的行魂,这一叙事视角的选取既是对源自鲁迅《狂人日记》中“狂人”传统的承续,也是对西方、拉美等文学现代表现技巧的借鉴,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叙述面临困境时的创新努力。这种努力的当代意义就在于:它既是对新时期以来小说形式探索的深化,也显示出从内容探索向形式探索转移的某种内在需求及其对二者关系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的中短篇小说主要通过英文期刊《中国文学》和“熊猫丛书”翻译传播到海外,然而学界对贾平凹的中短篇小说的英译研究却尚付阙如。文章以《中国文学》(英文版)(1980-2000)刊登的贾平凹中短篇小说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对比等方法,探讨了《中国文学》选译贾平凹中短篇小说的原因:贾平凹知名度高,作品文学价值高;小说内容符合刊物办刊宗旨和理念;受主导翻译的国家机构和赞助人影响。文章发现贾平凹中短篇小说的英译主要具有三个特点:异归并用,准确传达原文思想内容;适当增补,充实人物形象和背景信息;酌情删减,树立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出版的贾平凹的《秦腔》是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的力作,被誉为“当代乡村变革的脉象,传统民间文化的挽歌”。贾平凹以其雄厚流畅的笔触为自己的故乡,也为中国乡土大地树起了一块牌子。撇开小说呈现的纷繁复杂的生活、文化脉象以及作者的矛盾和困惑不谈,单看小说的艺术手法,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17.
论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代文坛,贾平凹的散文独具一格,引人注目。他不仅创作力旺盛,特别丰产,而且不断更新自己的审美方式与方法,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从抒情主人公、境界和感立思维三个方面对贾平凹散文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文学应该是审美的。作家的美学追求是其作品生命力之所在。审美功能应该属于文学诸功能中的首位,是文学作品诸功能的核心,是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主要尺度,作为"美文"之称的散文更是如此。贾平凹作为当代中国富有影响的小说家和散文作家,在其丰富的文学创作中,尤其在散文的创作上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他的散文在不同意象之间的组合方式上灵活,视点转换自然舒畅,透视效果极佳。读贾平凹的作品,常常有一种如同观看《清明上河图》,是一个画卷。尤其是他作品中叙述场境意象,更表现出这种特点。他的散文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式"的审美,形成了具有独特内质的审美风格。本文试图结合贾平凹散文创作的实践,从散文创作的美学特征这一视点出发,对其意象之美表现出的特征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被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陕西文学有源远流长的秦岭叙事传统,贾平凹是当代秦岭叙事的重要作家,其小说创作展现了秦岭的风土人情。贾平凹小说的秦岭叙事经历了由日常生活到革命历史的题材转变,秦岭在小说中也由背景成为主角。贾平凹的秦岭叙事小说构建起独特的秦岭世界和秦岭形象,展现了秦岭的生态文化、传统文化、革命历史等文化内涵,表现出质朴、原始、包容、革命的秦岭精神,构建了以自然生态为其核心形象,以民间质朴野性的生命力量为精神内核,兼有宗教、革命历史等文化要素的秦岭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不论从历史进程还是文学发展的角度看,"人民"始终是当代中国文学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而"人民话语"始终是一个核心话语,它不仅关涉当代中国文学的主题内涵、意义阐释,也连结着当代中国文学的生产、复制等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