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班主任,我当然希望成为一名让学校和家长放心的严师,但我所希望的不是成为那种让学生或怨或怕或恨的厉害老师,而是希望成为那种对学生严而有理、严而有道的给力老师,希望在张弛之间展现出教育应有的那种魄力或魅力。  相似文献   

2.
在我看来,学生就是我的合作伙伴,是我的朋友;有时候,学生又好像是花果山的那群猴子,而我就是那只美猴王;我只是他们的引路人,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们在平等互助的交往中“双赢”。 今天下午只有一节课,是下午第三节课。第二节课刚下课,我就去“候课”。我走向教室时,正三三两两地散在教室内外的学生,见我来了,立即兴奋起来,一个个高声叫喊着“老师好”,让我应接不暇。我知道,他们这是故意与我闹着玩,是喜欢我,在我意识中,根本没有其他老师认为的那种“没大没小”。这情景让我有点像孙悟空又回到了花果山似的感觉,开心而欢乐。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向老师“报告”,在小学生中是常有的事,甚至是他们的一大“需要”。让学生在切实的“需要”下作文,能变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的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之中的重点、难点。如果老师不讲解字词句的意思,学生理解不了文章的内容,怎么去欣赏它的美?又怎样去理解它的感情?可是,老师讲解课文,那“之”“乎”“者”“也”又令学生生厌,面对这问题,我困惑不已。课堂上,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看似掌握了,可是每到测试,学生个个紧锁眉头,成绩出来,那不理想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学生们都埋怨说是老师专挑不重点的内容考他们,他们复习好的重点老师偏偏不考,有学生还嬉笑着说:“真希望我的座号就是我的分数。”[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的教师观     
崇敬和崇拜,一字之差。我渴望被学生崇敬,而不希望被学生崇拜。教师的能耐在于让学生从老师的精神家园中寻找到优良的种子和足够的养料,去开垦出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不是在老师的精神家园中迷失自我。因此,我认为,让学生“敬”而不“拜”乃为师之最高境界。我渴望成为学生的师友,而不希望成为学生的师傅。我希望我的一生都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不愿意自己因职业的倦怠而变成一个只管“授  相似文献   

6.
最近读了孙郁的杂文《语文课本的“信”与“疑”》,其中有这样一段话:“问题不仅在于课本的篇目选择的理念,还在于如何借助训练增加知识的同时,让孩子们生长出有趣的智慧和独立的意识,这才是语文课本和语文教学要存有的色彩。”这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我多么希望老师能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7.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引领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呢?我认为“小老师”的妙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曹浏 《教师》2013,(30):121-121
“老师,您早!”每天清晨,这亲切的问候就像撩人的暖风吹拂我的心田,带给我快乐!让我振奋!带着微笑走上我的讲台,掀开的第一章就是放飞我的希望,希望我们结成友谊,希望我们携手努力,更希望收获明天灿烂的丰硕。  相似文献   

9.
菁菁校园,学子同窗,师生共欢,原本是人际关系的明媚绿洲,可近些年来已不知不觉生出一层灰暗,值得警惕,有待疏导。其一,警惕老师变“老板”。有的学生管老师叫“老板”,说是“老师常跑生意不说,使唤我们就像使唤雇工,好像老板。”有的说:“叫老板来味儿,社会上作兴,我还真希望老师早点儿富起来呢。”透过这种称谓变化,排除戏谑成分,我们应该看到学生师道观念的倾斜和教师职业形象的扭曲。其二,警惕学生干部变“学生贵族”。学生干部因接近领导和老师较多,所起到的作用和做出的成绩显而易见,所受到的优待和奖励往往高于一般…  相似文献   

10.
闵建元 《考试周刊》2012,(90):65-65
听公开课的时候,发现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更多关注的是表现能力较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困生”往往成为观众或听众。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无视“学困生”的存在,那么两极分化现象将会更加严重,学习有困难或慢半拍的学生将会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有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弃儿”的可能.这与老师的教学初衷是相悖的。如何消除“学困生”隐患,阻止两极分化.让“学困生”也能乐学、好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成为每一个数学老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去年我班有幸参与了我区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试点,在这一年中我进行了实践,也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某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学生检讨书老师看不懂》的记来信,提出要重视中小学生滥用“网络语言”现象,因为学生的检讨书中出现了“但是当时她那种口气真是7456(气死我了——编注。下同),所以我才说她是恐龙”、“不喜欢对老师PMP(拍马屁)”、“希望老师不要还是286”等让老师看不懂的网络语言。本人对此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有的老师喜欢使用“差生”的字眼,说得好听一点叫“学困生”或“后进生”。一提到“后进生”,总有人会直摇头,认为他们无可救药;而我却认为,一个老师,只要你能够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信念,时刻注意留给学生一丝宽容,一份真诚,一点自尊。我想,你的班上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后进生”。  相似文献   

13.
让老师也参加:刚接任三(2)班没几个月,班长就一脸怒气地跑来向我告状:“老师,王某总是不遵守纪律,不是在教室里大吵大闹,就是到操场上破坏我们玩游戏。”说完,班长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我,急切地等待我下“命令”处理这个学生。  相似文献   

14.
郭永发 《广西教育》2012,(29):13-14
学程导航范式的核心是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采取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说过:“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用心做个‘懒’教师。”是啊,教师在课上“懒”得说,“懒”得动,尽可能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把问题推给学生,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动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马玉顺 《师道》2006,(4):16-16
假如我来当校长,我要废除早晚点名不定期查岗无论事假病假都扣钱的“土政策”,让老师们不再提心吊胆,不再连上厕所都小跑。我要给老师们留出充裕的时间处理家务和人情世事,老师生病了,我会替他安排好课,把他赶进医院治疗,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老师生日了,我会送上一束精美的鲜花,给他一声真诚的祝福。假如我来当校长,我要改变“校长笑了”成为学校头号新闻的现象,满怀激情笑对每一位师生。“你好”“谢谢”“请”这样的字眼,我会常挂嘴边。教师出成绩了,学生有进步了,我一定微笑着给予鼓励和表彰,让他们感受到校长的真情实意,鼓起奋进的信…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就必须依靠知识创新。为此,小学语文教学就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而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就须调动所有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碰撞”的情境,使之能迸射创新火花,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让学生与教师“碰撞”在教学中,我用“归谬点拨”法,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不作简单的纠正,甚至有时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错误,引导学生将错就错,推论辨析,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让学生恍然大悟。如在教学《守株待兔》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原文中动词的意思和作用,我有意识地将一只野兔窜出来的“窜”字改为“跑”,让学生评价。当学生指出错误时,老师问:“跑”与“窜”是否一样?学生答:都表示速度快。老师顺势引导学生;百米运动员向终点飞快地“窜”去,这样说行不行?学生说:“不行,必须用‘跑’字,因为运动员是有目标的。”“那么,‘窜’怎么讲?”老师问。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窜”是没有目标地乱跑。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比较中终于悟出了“窜”的含义,进而在学习“窜”的字形时,学生又说出了“上边是洞穴的‘穴’,下边是‘串’,一个洞穴中窜出了一只兔子...  相似文献   

17.
张晓杏 《教育文汇》2014,(20):22-22
一次上口语交际课,我设计了“向帮助过自己的人当面道谢”的话题,让学生当堂“表演”。同学们相互盯着,却说不出口。不一会,文韬同学大大方方地站起来,对同桌帮助她学习表示感谢。我表扬了文韬,希望大家都像她那样把感谢别人的话大声地说出来。沉默了一阵后,文韬再次举起手来。我示意她继续说下去。文韬响亮地说:“老师,我要向您表示感谢!您每天教给我那么多知识,让我们快乐地成长;您还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记得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什么样的课堂,就意味着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课堂,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这些天真无邪的天使们?我思索着、思索着。给孩子一“个红色”的课堂“红色”:热情、充满激情。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造就的。我常常想: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只要听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课的老师都会有这种感受:窦老师一上课,学生的眼睛就发亮,听课老…  相似文献   

19.
课改改什么 ?新的课标是什么 ?迎着这股冲击波 ,我的角色是什么 ?一时 ,众说纷纭 ,我茫然不知所措。前几天 ,有这么一件小事 ,有这么一句玩笑话 ,却让我思考了许多 ,感悟了许多。有朋友帮我设计了一张论文封面 ,一个学生问我 :“老师 ,这封面真漂亮 ,是您设计的吗 ?”我说 :“不是 ,老师正在外面拜师学习呢 !”这时 ,不知谁开玩笑地冒出一句 :“时老师 ,刘帅的电脑玩得可棒了 ,你干脆拜他为师吧。”虽然是童言无忌 ,虽然是一句玩笑话 ,却让我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一、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就好像筹划一部舞台剧 ,学生是这个舞…  相似文献   

20.
在艺术高考逐渐升温的今天,“艺术生”这一熟悉而又特殊的字眼,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怎样去正确看待艺术生,成为了一个新的话题。不久前,我的一个学生退学了。我很吃惊,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专业素质不错,很有上进心的学生。怎么会无缘无故退学呢?我带着疑问,特意去了他家。在他的家里,我见到了正斜躺在床上看书的这位学生。和他聊了许久,最后问起了他退学的原因,他眼圈红红地告诉我:“老师,我不是不想上学;我实在是没法在班里呆下去了,因为我忍受不了文化课老师看我的那种眼神。……”尽管他的父母也是苦口婆心地劝他,却也无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