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义的主体部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揭示,是人们主观认识的结果.体育用品广告语中运用的词语大都是它词义的主体部分,即概念义,是词义中反映客观事物自身的那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2.
一、词义演变的原因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总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词义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因素都能引起词义的变化。 首先,社会的发展引起词义的变化。这是词义演变最重要的原因。词义就是词的意义,或者说是客观世界的事物反映到人的大脑之中,成为人们的认识。因此,词义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与前提的,社会发生了变化,客观事物发生了变化,词义必然发生变化。例如“床”,刘熙曰:“人所坐卧曰床。”《说文解字》说:“床,安身之几坐也。”由此可知,  相似文献   

3.
三、词义和一词多义 词义是词的内容,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和反映,它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因此词义具有概括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和人们主观认识的进步更新,都影响着词义发展变化。词义发展变化是词汇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学习掌握和理解使用成语不能不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否则,  相似文献   

5.
1.什么是词义 1.1词义的定义:词义是词所表达的意思,它是人们对巩固在特定语音形式中的某一客观事物、现象、过程的本质特点的概括反映。例如,“学校”的词义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这就是“学校”这一客观事物本质特点的反映,我们使用“xuexiao”这个语音形式来称呼它。再如“前进”的词义是“向前行动或发展”,这就是“前进”  相似文献   

6.
词语言语意义也可称为言语词义,它与语言词义相对,是客观事物现象的具体特征及其复杂联系通过语言环境因素的制约反映出来的意义。它是词语活性的表现。语境依附性,个人差异性,具体性和变异性是言语词义的基本属性。由于这些特征,使确定类别作为人们分析它的范式,阐述生成理解规律作为人们把握它的途径成为言语词义研究有别于语言词义研究的基本方式。言语研究就从词语这一级单位及其活的意义开始。  相似文献   

7.
反义词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论反义词之“反”反义词是以词汇意义的相反或相对为基本特征的一种词义现象,它是客观事物或现象的相互对立在词义中的反映,简言之,反义词的性质特征表现为一个“反”字。但是人们在定义反义词的性质时,往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常把认识的来源等同于认识的途径,这是一个误区,下面笔者对此作一简单分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但是有了客观存在的事物,人脑未必形成认识,客观事物只有进入人脑中,才会产生映象,形成认识。那么哪些客观事物能够进入人脑?怎样才能进入人脑呢?先分析第一个问题,客观事物要进入人脑必须适应实践的需要,人们面对各种客观事物,先认识什么后认识什么,不是人任意规定的,它只能由实践的需求来决定。实践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人们就关注什么问题,它们也就成了认识的对象。也…  相似文献   

9.
智能,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以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于实践活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智力和能力。智力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固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五个基本因素。能力属于实际活动的范畴,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实际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点的  相似文献   

10.
任赋 《教育革新》2006,(4):36-36
影响人们认识活动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智力因素,就是指人脑对事物的反映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它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另一类是非智力因素,就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它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操作,但对智力因素起着动力协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同歧义(ambiguity)一样,模糊(Vagueness)也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属性.它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及思维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分析到综合,再到抽象概括的过程。根据事物的本质特性,形成了各个不同的概念,并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人们只有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才能逐步认识世界.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人们所面临的是一个浩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客观事物形形色色,千变万化,而且事物之间彼此  相似文献   

12.
词义和概念的关系“词义”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对于现实中的事物、现象或事物、现象间的关系共同理解的词的内容。如果从逻辑的角度说,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或这些事物、现象间的关系,经过多次观察和体验,对它们的本质属性逐渐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起对该事物、现象或关系的“概念”。这“概念”必须用词固定下来或表现出来。由此可知,所谓“词义”也就是指词(或词组)  相似文献   

13.
词的表层“所指义”与深层“隐含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在汉语词义研究中,人们往往以逻辑学观点,指出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的两重性。从语言与思维的一致性说来,这是对的;但是,从语言与思维的矛盾性和区别性说来,这种分析又是很不够的。语言中的词是表达概念的,但词义与概念又是不能等同的。概念是说明对象的实质并且把人们对它的全部认识确定下来;而词义并不是把人们关于对象的全部认识一览无余地总括超来,只是使人们把一些对象和另一些对象区别开来。词义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词的表义形式的多样性和词义演变方式的复杂性。本文拟就此问题,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14.
真理是什么?持辨证唯物主义论者虽众说纷纭,但归结起来基本上有二:(1)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如: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认为真理是人们的认识与客体相一致。如:“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意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内容”;真理是“概念、观念与客体的一致;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知识。”一般认为这两种定义是没有区别的,它规定的是同样的内容。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5.
客观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的总体。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以外,同时,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也呈显出自身所固有的属性、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而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性和关系的反映就是人们认识中的逻辑范畴。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主要的除了认识其规律以外,还必须把握它的各个方面、侧面,它的属性、联系和关系.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全貌。因此,在认识运动和逻辑思维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必须判明规律和范畴各自的特点及其共同点,判明两者的相互关系。本文除了主要是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律同基本范畴的相互关系外,也将涉及到一般规律与范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 关于词语的感情色彩,学者们已多有研究。感情色彩是词义所反映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或体验,它主要有褒义和贬义两人类。感情色彩作为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在言语中的运用及变化等问题,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语言的交际又不限于交流思想,还可以表达人们的愿望、意志和感情。有的时候,纯粹是感情的表达……”动用到言语中之后就可以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或体验。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真理?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或者说,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首先,真理是一种认识,它和谬误一样,同属于认识论中的范畴,是主观概念。其次,并不是任何一种认识都能称为真理,只有正确反映了客观实在的认识才能称为真理。人们有时把它称为客观真理,乃是为了突出它所反映的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所以,真理、客观真理和正确认识是同一概念。在日常生活用语中,用来表现认识成果的,有观点、理论、学说等名词。因之,正确观点、正确理论、正确学说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社会,由于科学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人们越来越多地要通过认识工具和客体打交道,因而直接的认识对象常常是书籍、声音、图象,而不是现实客体。主体通过这些信息符号去认识它所代表的客观事物,从而达到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由此可见,认识具有间接性。间接认识可以使主体在短期内接受前人的思想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客体的认识程度,扩大对客体的认识范围,同时提高主体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词义的演变     
词汇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是最活跃最敏感的,几乎处于经常变动的状态。一方面新词不断产生,旧词逐渐消亡;另一方面词义也在发展变化。社会的日益发展,客观事物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客观事物理解的加深,以及语言内部的调整,都会使原有的一些词  相似文献   

20.
智能,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以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于实践活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智力和能力。智力是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它包括以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五个基本因素。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范畴,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实践活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它包括诸如组织能力、计划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智力和能力虽然有区别,但二者又紧密联系,彼此影响互相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