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馨 《教师》2011,(9):125-125
“男”“女”这对表示性别概念的词,如今被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尤其在网络词语中,男女类词语已成为一支主力军。本文就该类词语在构词特点和使用特点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对网络词语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言中的语词类型、特点及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以Internet为媒介的交流的增多,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而网络词语是网络语言的核心成分.网络词语分为四类"汉字新词"、"表意数字"、"字母缩写"以及"情意符号".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核心是新奇求异性和受限性,由此派生出其他的一些特点.网络词语已开始走下网络,进入日常生活.在今后几年内网络词语仍将会有新的发展.网络词语的使用将会对部分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影响电脑的输入方式.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很多词语获得新的意义和用法。对一些词语进行创新使用是网络用语比较明显的特点之一,"给力"在网络语言中就被赋予新的意义和用法。"给力"新用,不仅受网络语言环境、语言使用者的影响,同时与其内部语义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4.
网络词语是适应网络社交需要而产生的。网络词语的产生与使用,不仅提高了网络交际的效率,也丰富了人们的交际语言。以"打call"为例,对其构词、语义、语用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而探究网络词语长期存续的原因,主要有意义的明确性、语言的经济性、应用的广泛性等。  相似文献   

5.
2010年,网络上盛传"给力"这样一个词语,QQ聊天、各大论坛甚至纸质媒体也纷纷使用.网络词语"给力"来源于日和动画配音,其语义及构词特点值得进行语言学角度上的分析.网络词语的产生有其社会价值,它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对于草根文化的包容.  相似文献   

6.
网络词语是当今在网络交流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词语,它的出现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与修辞的关系结合得很紧密,本文就网络词语的修辞效果进行了讨论,并对网络词语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沈晶 《文教资料》2008,(31):37-38
随着Internet媒介的交流的增多,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词语是网络语言的核心成分.网络词语分为四类:"汉字新词"、"表意数字"、"字母缩写"及"情意符号".网络词语的使用将会对部分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影响电脑的输入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网络购物中最常使用的一些新词新语,从音节特点、词语的来源特点、词语的构成方式特点及产生的心理效果这四个方面对它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家伙""家什""仿的"①在固始话中可以用在表程度结构"程度副词+形容词"后,抒发感叹惊讶等语气,相当于语气词。本文除介绍这三个词语的使用特点外,还把它们与四川苍溪话中"家伙"的使用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探索"家伙""家什""仿的"等词语虚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2017年,随着网络流行语"尬舞""尬聊""尬唱""尬煮""尬谈""尬字"等词语在网络、杂志和报刊中的高频使用,"尬X"系列词语逐渐词群化。结合具体语料对"尬X"系列词语的分布、语义和语法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运用语素化和模因等理论讨论其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本不同于常规文本,网络文本的使用不仅要注意信息的有效传递,更要注重信息的传递要迅捷。近期于网络文本中快速传播的中英混搭的"四字格"构式不仅赢得了网络游客的青睐,而且还被成功录入了美国在线俚语词典。这类网络文本词语被迅速广泛使用源于该"四字格"构式独特的句法、词汇、韵律特点。  相似文献   

12.
"作死"这个动词,作为一个比较流行的网络词语,经常出现在网络论坛或贴吧上,当然它也常常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由于"作"字是一个多音字,所以对于"作死"一词的读音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人读不同的音。因此通过对"作死"一词的语音、发展历程、词义及它所出现的语境的研究,来进一步了解流行词语"作死"一词。此外,通过对"作死"一词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使用泛化的研究,来探究"作死"一词的词义演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着眼于近年来盛行的网络词语,旨在研究当前汉语网络词语使用的不规范现象,并结合文化语言学、心理学的理论,分析汉语网络词语使用失范的原因,最后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主要考查根据语境选择恰当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要求能准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熟语的考查以成语为主。梳理十年来安徽卷词语运用题的考查角度、命题特点,将对2016年使用全国卷的复习备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十年自主命题评述  相似文献   

15.
美国语文教学论专家盖尔·汤普金斯在其《语言艺术教学范式》一书中将学生运用"词语墙"看作一种"有意义的词语学习活动",认为这种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自主积累词语并发展读写能力.在阐明"词语墙"概念、来源与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语文教学的需要及当前使用情况,阐述其分类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网络谐音词语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词语形态,文章解读了网络谐音词语的含义、分类、特点,并对网络谐音词语的规范化提出来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病毒、局域网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下载、登录等。三是网民在网络上聊天时使用的语言,如美眉、菜鸟等。”(刘海燕《网络语言》)由于目前第三类词语大量出现,且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类词语进行集中讨论:以大量网络词语为例,试着分析网络词语的产生方式,阐明其产生的理据。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记录和表达思维的工具.网络词语作为一种在虚拟空间使用的特殊词汇,其构成特点蕴涵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从网络词语的构成可以映射出特定时期人们的心理状态,从而体现出它的构词理据.  相似文献   

19.
词语的比较研究长期以来主要集中于词语本身的"意义""语法"的分析说明方面,词语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状况的考察尚未引起重视。并且由于大多研究使用的是问卷调查,其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尚有探讨余地。本研究从词语搭配视角,以日语中的汉字词语——"原因"和"理由"为例,基于『現代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1]语料库,分析了它们分别与"名詞"、"动词"以及其他语词的搭配特征,考察"原因""理由"的比较方法,并基于分析结果,提案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视域下比较研究名词的雏形,以期继续利用语料库,探讨名词以外的制约词汇语义及使用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网络正在成为语言创新的重要平台,网络上不断产生的新语言现象令人眼花缭乱,其中有一些网络语言跟方言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方言词语的直接借用。即直接把方言词语拿来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语义也可能略有变化。如:"偶"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我"。据说这一用法源于台湾。台湾话题女王许纯美就经常"偶"不离口,比如她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