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期刊社对作品原件的保管具有法定的责任与义务,而且作者向期刊社的投稿行为与期刊社对来稿的接收行为构成了保管合同法律关系.就民事责任来讲,期刊社丢失作品原件既可能单独侵害作者对作品原件享有的财产所有权,也可能同时侵害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著作权.在出现因期刊社丢失作品原件而导致违约与侵权竞合时,除非法律明确规定,作者有权选择对其有利的诉讼方式.对于作品原件,期刊社应该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纳入档案工作体系,加强管理,不使之丢失、损坏.为了更好地协调期刊社和作者之间保管作品原件与退稿问题的法律关系,应该进一步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数字化期刊正成为期刊发展的一个趋势,由于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存在滞报现象,因此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与思考的问题。列举剖析了数字化期刊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问题:数字化期刊知识产权的体现,作品的数字化权问题;数字化作品的引用与数字化期刊的评价体系建设问题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字化期刊工作者以及法律界、IT业界界需要注意与加强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涉及的知识产权和相关法律、法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科技期刊涉及的知识产权内容、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重视知识产权的必要性、知识产权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科技期刊编辑必须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完善相关的各项工作内容,保护作者、期刊社(编辑部)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4.
期刊网络化是期刊在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期刊网络化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有三大方面:尊重期刊论文作者的著作权;保护网络期刊编辑出版者的知识产权;尊重社会公众对网络期刊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本文对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介绍。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要赢得国际的竞争,应该增强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类型,是企业的差别优势、产权优势和创新优势的一种标志,拥有一项专利就意味着拥有了一个潜在的市场。笔者根据专利保护现状,提出企业专利申请及注意事项,浅谈如何应对专利侵权诉讼,为使企业专利保护取得更大成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值得重视的期刊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期刊出版的权益问题,结合学习《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的有关规定,阐明作者对期刊编辑执行著作权法中的几个问题,诸如保护作品完整权与修改权、分清期刊著作权和作品著作权、了解期刊使用作品的法定许可、区别期刊出版权转载权及入编上网的数字化期刊与印刷期刊的著作权关系等问题的认识和见解,以加强期刊编辑对执行著作权法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学术期刊网络化引发了版权管理与保护的诸多问题。在此,从四个方面探讨期刊社可采取的对策与措施:①与作者签订授权协议;②作者身份的认定与稿件管理;③作品信息的安全防护;④保护作者收益最大化。以求建立起网络技术对原有保护体系造成冲击后新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8.
林素絮 《情报科学》2006,24(1):60-64
通过对新千年网络信息资源利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论文的统计,从论文主题分布、论文的作者(核心作者、核心单位、合著情况)、论文的时空分布(论文产出量及年代分布、论文产出期刊源及分布)等对中国期刊网2000年1月-2004年7月间发表的网络信息资源利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论文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视角,通过对国内2011年至今中药专利研究领域的期刊文献进行研究分析,为促进国内中药专利的科学长远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双向聚类结果显示国内中药专利研究可归纳为4大聚类热点: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药复方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药专利质量研究和中药专利技术创新研究等。加强中药专利保护,不仅形成中药各类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要运用知识产权强化中药技术的传承,以及保护和开展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开放存取背景下国际期刊版权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珂 《情报科学》2007,25(10):1466-1471
开放存取背景下国际期刊版权政策的调整有其理论、实践、舆论、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因素,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采取灵活和多样化的授权模式、给作者预留自由选择版权政策的空间、扩大作者对作品电子版自我存档的范围、强制保证用户对作品自由使用的权利、削弱对职务作品访问获取的障碍等。我国期刊社应建立与完善版权政策,强调对作者与用户权益的保护,在向开放存取期刊转化过程中采取稳健的版权政策,政府亦应在期刊版权政策演变中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数字化作品的知识产权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向明 《情报科学》2003,21(1):60-61,74
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经济、数字地球、数字图书馆等新技术和新概念蜂拥而至。当人类越来越多地受益于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诸如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等重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数字图书馆建设不可避免地遇到版权保护以及信息真实性问题,本文主要就数字化作品中所涉及的有关知识产权问题,包括版权问题、版本问题以及技术保护与信息安全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争议范畴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通顺 《现代情报》2009,29(1):104-106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知识产权问题是一个非常新的研究课题,近年来,数字图书馆的官司不断,在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争议范畴内,如何处理知识产权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者、作品使用者三方利益平衡,正确进行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为数字图书馆留下的空间,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欧阳胜 《科技广场》2002,(12):25-26
有关知识产权的主要内容和我国的入世承诺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第八轮谈判中,将知识产权保护列入了该轮谈判内容,并最终达成了《与贸易(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协议在内)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这个协议(缩写为TRIPS)就成为今天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一部分,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基本上都包括在这个协议中。TRIPS的基本原则包括:1.与其他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不冲突。《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不能与《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广播组织罗马公约》和…  相似文献   

14.
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视角,通过大数据文本挖掘,利用词频分析、共词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国内2011-2020年间中药专利研究领域的期刊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内中药专利研究可归纳为四大聚类: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药复方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药专利质量研究和中药专利技术创新研究等.分析提出加强中药专利保护,不仅要形成中药各类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要运用知识产权强化中药技术的传承,以及开展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缺失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基本上定位于法律保护的范围,仅停留于保护并非真正意艾上的管理,当然也就不是有效的保护,导致知识产权管理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对高校知识产权真正意义上管理,应该是有效保护和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16.
成全  王玉平 《情报科学》2012,(9):1316-1320,1324
通过对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及预警工作发展与研究现状的对比分析,指出在我国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就如何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的中国构建知识产权的预警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知识产权预警机制构建过程中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瑞琴 《科教文汇》2008,(11):224-225
知识产权保护一般是指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依法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从理论上讲,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知识产权所有者的一种无形财产权,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这种权利的行使当然不受反垄断法的约束与责任追究。在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还很欠缺,侵权现象比较严重,这样不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利益。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垄断权,应该得到法律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金瑞琴 《科教文汇》2008,(31):224-225
知识产权保护一般是指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依法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从理论上讲,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知识产权所有者的一种无形财产权,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这种权利的行使当然不受反垄断法的约束与责任追究。在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还很欠缺,侵权现象比较严重,这样不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利益。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垄断权,应该得到法律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数字出版是将传统出版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医学期刊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医学期刊数字化出版的主要形式,从数字化方式、网站建设、资源共享性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分析了医学期刊出版数字化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将传统出版与新技术、新媒体相融合,创新出版模式;推行期刊的个性化服务,完善门户网站的建设;发展OA期刊以促进资源共享;同时建立版权保护机制,保护好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我国学术论文网络传播的现状,阐述了学术论文在线自行发表与网络出版的基本概念与特征。为了适应互联网传播科技信息和出版学术论文的发展趋势,必须尽快地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以便从法律的角度规范对学术论文网络传播的管理;完善期刊社的网络投稿程序,避免因期刊加入学术文献数据库后与作者产生著作权纠纷;让网络期刊进入“核心期刊”的筛选程序,正确评价网络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发挥电子预印本文库的积极作用,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促进我国的科学技术创新和网络出版事业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