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选择题1.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2秒末物体返回出发点B.2秒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第1秒和第3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D.第1秒和第3秒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A.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C.前3s内的位移是6mD.3s末的速度3.6m/s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速度达到v,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时间2t停止,则汽车加速阶段与减速阶段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B.加速度的大小相等C.位移…  相似文献   

2.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问题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几个重要推论(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s=aT2=恒量.(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t=vt/2.(3)某段位移中点瞬间的速度等于初速度  相似文献   

3.
张广 《物理教师》2001,(11):14-15
某一高考物理复习资料中有这样一道选择型题目 ① ,解答并非很难 ,但题中隐含着重要的物理规律 .解后反思 ,发人深省 .〔题目〕 对于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以下论述中正确的是 :A .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一定为一常数 .B .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一定是最初的那个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的两倍 .C .该物体运动过程中任意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改变量相等 .D .该物体运动过程中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大小之比一定是奇数比 .原题给出的正确答案为A、C、D .A、C选项正确 ,毫无疑问 ,但选…  相似文献   

4.
例1 某司机开车接近一学校门口时,为了安全.踩刹车减速5秒,再轻踩油门继续向前行驶,汽车速度跟时间的关系如图1,则( )(A)在5到10秒之间,汽车是静止的.(B)在0到10秒之间.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5米/秒.  相似文献   

5.
物体做不可往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如汽车的刹车、关闭油门等)时,它运动的时间和位移都有一个最大值,对于两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追及问题,不仅要考虑物体间的位移、速度、时间关系,而且还要考虑物体是否同时停止运动的问题.请看下面的例题.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延:(在每小皿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则有多个选项正确。) 1.甲乙二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若甲作匀速运动,乙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雪乙从后面追上甲时,一定满足() A.乙的速度与甲的速度相等 B.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二倍 C.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二分之一 D.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侧产万倍 2.某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第3秒内的位移是s米,则可以确定的物理量是() A.前3秒的位移B.前5秒的位移 C.3秒末的速度D.5秒末的速度 D.如果空气对三球的阻力都相同,三球落地顺序将是甲、…  相似文献   

7.
图象能形象的表达物理规律,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高考非常重视对物理图象的考查。今年高考涉及图象的试题,易难相间、量多而灵活。下面选解数题作例析。 [例1]第9题: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米/秒,1秒钟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米/秒,在这1秒钟内该物体的(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米;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米;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米/秒~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米/秒~2。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 ,必修 )物理第一册第3 7页说 :“图 2 -2 5是自由落体 (小球 )的频闪照像的照片 ,照片上相邻的像是相隔同样的时间拍摄的”。下面就插图进行探讨。(此图为仿画原图 )1 两个结论结论 (Ⅰ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当初速度为零时 ,它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比为 :sⅠ ∶sⅡ∶sⅢ … =1∶3 ∶5… ,(证明略 )。结论 (Ⅱ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增量比为 :  ΔsⅠ∶ΔsⅡ∶ΔsⅢ∶ΔsⅣ… =1∶1∶1… ,(证明略 )。2 插图的含义从教材插图 2 -2 5可知 :s0 …  相似文献   

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2分) 1.甲、乙两汽车同时从相距1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为54千米/时,乙车的速度为10米/秒,它们相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B)甲车比乙车多走2千米 (C)乙车比甲车多走1千米 (D)甲车走7千米,乙车走3千米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知道,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时,有一个重要的结论: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等于一个定值,即S2-S1=S3-S2……=SN-SN-1=at^2产或△S=at^2产其中S1、S2、S3……SN为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a为加速度,t为时间间隔.那么,若相邻的位移差等于一个常量,则这些位移对应的时间是否相等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直线运动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常数.如设任意相等时间为丁,任意相等时间位移为如,位移之差为s,加速度为△a,则  相似文献   

12.
下面介绍测加速度的几种方法. 1.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的等时间内位移的增量相等,即:△(S)=aT2  相似文献   

13.
1.匀速直线运动 例1汽车上坡时的速度为a,原路返回时 的速度为b,且O相似文献   

14.
1假设法若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时间一半时位移小于一半;若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时间一半时位移大于一半。所以位移过半的瞬时速度总是大于时间过半的瞬时速度。  相似文献   

15.
1假设法 若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时间一半时位移小于一半;若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时间一半时位移大于一半。所以位移过半的瞬时速度总是大于时间过半的瞬时速度。  相似文献   

16.
一、单选题:1.一物由A经B到C作直线运动,AB=BC,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是2米/秒,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4米/秒.则物体在AC段的平均速度应是:[ ](A)6米/秒;(B)3米/秒;(C)2米/秒,(D)2.67米/秒.2.小球从6米高处落下,被地板反弹后,在1米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是:[ ](A)6米和1米1(B)7米和7米;(C)6米和5米;(D)7米和5米.  相似文献   

17.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是高中物理重要的实验之一。学生在实验中用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很容易出错。为了减少错误,我给学生总结出了两个结论式,应用效果较好。两个结论式的依据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改变量相等,等于加速度和时间间隔的平方的乘积。即△S= aT2 一、已知各计数点间的距离,求加速度 设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n-1,Sn,时间间隔为T。则 例:图为测定小车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时用打点记时器在纸带上记录情况。为测量方便,某同…  相似文献   

18.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不仅仅是瞬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还包含着一些特殊意义,这些特殊意义是图像中“微积分思想”、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大小相等、中间时刻(位置)的速度大小及它们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9.
例1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20.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甲乙两汽车同时从相距1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为54千米/时,乙车的速度为10米/秒,它们相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