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细胞在分裂间期,都要完成DNA的复制,然后进入分裂期,将DNA分配到子细胞中去。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即新产生的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是新合成的,亲代DNA分子中的作为模板的两条链被保留下来,并分别进入2个子代DNA分子。如果将细胞中DNA用同位素作标记,如32P,可以通过检测放射性来追踪DNA在分裂过程中的去向。结合几道相关试题,分析细胞分裂过程中的DNA标记问题。  相似文献   

2.
DNA复制有一个特点: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复制时各作为一条模板链,分别指导合成一条子链,然后母链与子链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这种复制的方式称半保留复制。按照这个原理,无论复制多少次,最初的两条母链是分开位于两个子代DNA分子中的。在解答相关类型的试题时,如能把已分开的最初两条母链再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DNA分子)加以考虑,也就是所谓的“破镜重圆”法,往往会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3.
DNA半保留复制时,DNA的两条链都能作为模板,同时合成出两条新的互补链。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一条链的走向为5′→3,′另一条链为3′→5′。但是,所有已知DNA聚合酶的合成方向都是5′→3,′而不是3′→5′。为了解决DNA在复制时两条链如何能够同时作为模板合成其互补链这个问题,日本学者Okaza-ki等提出了DNA的半不连续复制模型(图1)。图1 DNA半不连续复制示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每次讲到DNA复制方向都是从5′→3′时,就经常有学生提出类似“DNA复制的方向为何总是5′→3′”,“为何所有已知的DNA聚合酶的延伸方向都是5′…  相似文献   

4.
细胞分裂前,先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且是边解旋边双向进行。DNA分子的复制方向(合成方向)是指子链DNA分子的合成方向,即5′端到3′端。  相似文献   

5.
黎小军  陈慧 《生物学教学》2007,32(12):48-48
DNA半保留复制时,DNA的两条链都能作为模板,同时合成出两条新的互补链。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一条链的走向为5’→3’,另一条链为3’→5’。但是,所有已知DNA聚合酶的合成方向都是5’→3’,而不是3’→5’。  相似文献   

6.
“遗传和变异”一章既是高中《生物》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教学中利用“公式归纳法”进行教学,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而且解题既准确又迅速,现举例说明。1.含有标记链的DNA分子数我们先来看下题:用32P标记某生物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在经过四个细胞周期后,含有32P的DNA分子有几个()A.2B4C.8D16对于此项我们可U用下列简囹表示注:用“……”表示标记链;用“——”表示未标记链。图中所示,DNA分子经过了王次复制,每次复制的结果含有标记链的DNA分子数都是2个,既使我们让DNA分子继续复制下去,含有标记链的DNA分子数…  相似文献   

7.
DNA双螺旋结构的两条多核苷酸链的方向:一条为5’-3’(即从游离的5’碳原子的磷酸基团到游离的3’碳原子的羟基);另一条为3’-5’(即从游离的3’碳原子的羟基到游离的5’碳原子的磷酸基团),如图1。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即在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条链是母链(亲代DNA的多核苷酸链);  相似文献   

8.
一、1个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后,产生的DNA分子数为2n,脱氧核苷酸链为2×2n条。例1 如果把1个细胞中的DNA分子用32P进行标记。然后放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让细胞连续进行4次有丝分裂,则含32P标记的DNA与全部DNA的比为( )  相似文献   

9.
奇妙小挂毯     
材料毛巾、各色毛毡布、雌雄襻、厚纸、木棒、粗绳、太空棉工具剪刀、针、线、强力胶制作1.把毛巾剪成合适的长度,上下各折2厘米左右缝合,用木棒穿起来,并在其中一根木棒上绑上粗绳,用于悬挂。取雌雄襻带钩刺一边,截成与毛巾同宽,缝于距底部5厘米处。2.把褐色的毛毡布裁成树干形状,绿色的毛毡布裁成树冠形,拼成一棵大树,缝到毛巾上,再裁取若干个1.5厘米长雌雄襻,将带钩刺一边分别缝到树冠上。(图一)3.如图二所示,把红色的毛毡布剪成直径为3.5厘米的圆,四周缝合后稍稍抽紧,使毛毡布成半圆球状。取少量太空棉塞入毛毡布中,再塞入直径2.5厘米的…  相似文献   

10.
<正>1疑问侯建林[河南省唐河县友兰实验高中(473400)]DNA连接酶能否催化连接单链DNA的片段?2讨论王守民[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第一中学(068250)]能。在DNA分子复制中,解旋后进行半不连续复制,其中一条链上形成的子链是不连续的片段(冈崎片段),就需要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吴志强[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241003)]我认为不能。DNA聚合酶在单链DNA分子片段中无  相似文献   

11.
1 问题的提出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是证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经典实验,同时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一个难点,虽然在教材中被定位为选学内容,但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半保留复制的方式,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作用却是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2.
DNA分子的化学结构并不复杂,由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连接成长链,两条长链通过A—T、G—C配对原则,形成双链结构,在此基础上螺旋成为特殊的双螺旋结构。但是DNA双螺旋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它的半保留复制又是如何进行的?这很难一下子讲清,即使教师说得有条有理,学生还是难以获得完整的印象,这就必须借助于教具。市场上虽有各式DNA模型出售,但苦于不适用于教学,由它获得的印象是肤浅的。许多老师也自制过DNA  相似文献   

13.
在教科书或不少教学参考资料中都有如下表述:由n个碱基对构成的DNA最多有4n种,翻阅有关教材也有类似表述,但这种计算存在着误解,先从一道高考题谈起。【题目】(2011·上海高考题)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  相似文献   

14.
<正>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涉及 DNA 的半保留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和同源染色体等形为变化、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等知识,在碰到具体问题时,学生常常由于对细胞分裂过程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感到无所适从。其实在分析过程中,通过画简图的办法就可以理清脉络,化难为易。例1 对一能连续分裂的真核细胞染色体上的一个DNA 分子进行同位素~(15)N 标记(两条链都标记),然后培养在只含~(14)N 的普通培养基上,在这个细胞两次有丝分裂后,形成个细胞,含~(15)N 的脱氧核苷酸长链有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6,(16):56-57
<正>1教材分析本节课所用教材为苏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DNA分子的复制是遗传学的分子基础,在掌握DNA分子结构后,进一步学习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内在原因。此外,DNA分子的复制与之前所学细胞分裂、遗传规律及后续的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及基因突变等内容都有联系,学好这一节课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建构知识体系,深刻理解遗传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DNA分子,必须能进行自我复制,并把信息准确无误地分配到子代细胞中,才能保证物种的连续性。生物界中DNA复制的方式多种多样,甚至同一细胞中存在有不同的复制方式。但有证据表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基本特征是相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DNA的半保留复制即在DNA复制过程中,碱基间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旋解旋和分开,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按碱基配对原则合成其互补链,从而形成两个新的双链分子。因新形成的DNA分子中,各保留一条亲代的DNA单链,故名半保留复制,也因此保证…  相似文献   

17.
以一道典型例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核心概念"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基础上,利用模型分析DNA的半保留复制与染色体行为的关系,直观演示其变化过程,将微观的生命活动形象化,引导学生勤于动手、动脑,领悟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掌握和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8.
在合成新的DNA分子时,亲本分子所含的信息以极高的准确度传递给子代分子,它的每一条链均可作为合成另一条互补链的模板,从而产生两个与原来DNA相同的分子。即使是单链DNA分子.在其复制过程中也要先形成双键的复制型(RF式),再产生子代DNA。DNA的复制过程可概括为:()双链的解开;()RNA引物的合成;(3)DNA链的延长;()切除RNA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DNA片段。迄今所发现的DNA聚合酶,在原核生物中有DNA聚合物1、11、m;真核生物中有DNA聚合酶。、p、T、so无论那种DNA聚合酶,都必须有模板链和3’-OH末端…  相似文献   

19.
郁金香     
材料:红、粉红、黄等颜色的零碎布料,绿色绉纸,绿色塑料薄膜挂历纸,铁丝,胶带纸、纤维棉。制作方法:①取各色布料,分别剪成长1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布片,一片制作一朵花(图一)。②将每片布两头缝合,布边朝内成筒状:将一端布边向内折进1厘米,再用针线成十字交叉缝合(图二)、抽紧、打结,另一边平针缝一圈成花壳待用(图三)。③取30厘米长的铁丝,用2厘米宽的绿色绉纸条卷粘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教学》杂志曾发表了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刘本举老师的文章《"DNA的复制"——基于科学史探究的教学》,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三节,主要包括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据和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三部分内容.本课时是在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同时,又为后面学习变异打下坚实基础,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突变、基因重组、生物进化等内容的理解.鉴于笔者曾在公开课上执教过这节课,因此,对刘老师的文章引起了很多共鸣.但笔者通过比较,发现本节课几个环节设置若能做一些适当的改良,则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