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第一节 看齐运动(2×8拍)预备:立正。(1)2右手叉腰,头向左右摆动各一次。3 头向左转,眼向左平视,同时两脚小碎步原地移动看齐。4 立正。5—7同1—3,动作相反。8 还原,(2)—8同(1)—8,但脚不动,逢单数拍转头。  相似文献   

2.
<正>预备节动作设计自然舒展,通过头、手、眼等的配合,集中思想,呼吸自然,让机体进入工作状态。教学要点:动作舒展、连贯,呼吸自然、流畅,头、眼、手配合协调。1.易犯错误:直立时上体不正直。纠正方法:直立练习。体会正确的挺胸、立腰、立颈、收臂、并腿直膝、直臂于体侧的动作姿势。2.易犯错误:伸臂动作不按节拍到位,  相似文献   

3.
肖永 《中华武术》2014,(11):36-38
铅球运动可以说是对各个技术环节都非常严格要求的运动项目。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动作的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非投掷臂在铅球投掷中最后用力阶段的研究,并逐步地细致和深入的研究。根据在过去的教学、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经验,由于受到种种因素条件的限制,一些教练员和体育教师一般只是注重运动员身体超越器械的动作要领和投掷臂的完美姿势,从而忽视了非投掷臂在整个铅球运动中的作用和其对投掷成绩的影响。在投掷技术逐渐完善的今天,随着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的介入和使用,投掷铅球运动对动作的协调运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实践证明,在铅球运动中的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的摆动路线、特点、摆动时机等都会对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力量的集中造成影响,从而影响铅球的投掷成绩。  相似文献   

4.
投掷铁饼技术的力学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其它投掷项目一样,投掷铁饼时具有交替合理、节奏流畅和强度适宜之动作特点。更确切地说,投掷动作是下列能力综合的产物: 第一,跳跃能力——有助于运动员的两腿在整个投掷过程中,尤其是在最后用力阶段的爆发性动作; 第二,跑的能力——有助于运动员在投掷圈里快速自如地旋转并移动; 第三,投掷能力——有助于运动员在最后用力时将尽可能大的力量作用于铁饼。现代铁饼投掷技术是科学技术的结晶。这意味着要深刻理解人体特性和人体运动的物理学原理。简言之,铁饼投掷技术必须与人体运动的生理学、运动学和生物力学原理、动作的进行方式以及运动员的个体特异性相符。这是因为,通过使用科学合理的技术,运动员就能在铁饼出手时机械地将自己的全部或绝大部分力量作用于器械,利用身体运动的一些规律,增加肌肉  相似文献   

5.
掷实心球动作实质上是投掷动作中最后用力的后一部分,即从“满弓”开始完成动作,因此,关于动作要领及其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查找投掷教材即可。这里我们着重分析头的作用,其实学生投掷中的许多错误也都与头有关。   一、投掷理论分析头的作用   投掷理论指出,头在投掷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肌肉的拉紧与放松,并有助于身体的平衡和完成超越器械,推球前的抬头有助于提高出手高度和出手角度。   二、准备姿势时头的动作及其作用   投掷实心球动作是从“满弓”开始。此时,头的动作应该是充分后仰,这有利于“满弓”更加充…  相似文献   

6.
<正> 在投掷教学的最初阶段,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仅靠手臂的力量投掷器械,是一个非常普遍而又较难解决的问题。我在刚开始从事教学工作时,也曾为此而烦恼,后经多方请教,又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探索,觉得若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 1.在教学开始的讲解示范中,除全面介绍投掷技术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外,着重说明投掷运动技术所要求的用力顺序,使学生明确概念,形成正确的运动技术表象,同时,教师可提示投掷练习中易犯的错误——不能全身协调用力,让学生在练习前就做好预防错误动作的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7.
掷铁饼是田径运动中较为复杂的投掷项目之一。它是由握饼、预备姿势和预摆、旋转、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几个技术环节所组成。其每一个技术环节的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铁饼成绩的好坏,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旦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以后就很难改正。在铁饼的教学训练过程中,学生常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如下(以右手投掷为例)。  相似文献   

8.
轨迹与技术     
<正> 研究投掷运动的技术规律,中外学者尽管有种种见解,但我认为:弄清投掷过程中人体各个环节之间,以及人体与器械、人体与地面的相互关系问题,则为重要一环。投掷铁饼时,从旋转到饼出手;人和饼始终处于多维方向的运动。因此,准确地描记人体主要环节的运动轨迹,探讨相互之间力的作用,并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运用单机拍摄,描记与分析铁饼与肩关节的轨迹:从而探讨了掷铁饼技术中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训练和比赛中常常看到不少标枪运动员因技术存在错误而影响其运动成绩的发展和稳定,甚至造成伤害事故。在我的教学和训练中,为了纠正这些技术错误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将影响运动成绩较大的不同类型的几个主要错误总结如下:(一)最后二步明显降速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1.预跑段速度过快,因而加大了引枪、超越、投掷前的预备姿势和完成最后用力的难度,运动员为了完成最后用力,不得不被迫降低最后二步的速度。2.第三步(交叉步)上跳过高,使右腿落地时承担不住那么大的冲力,因而迫使髋、膝、踝关节弯曲过大,延误了向第  相似文献   

10.
田径练习中,头部的姿态直接关系着技术动作的掌握和练习质量,现就以跑、跳跃、投掷项目教学为例说明头部姿态合理的应用的作用,及常见错误的纠正方法。一、跑1.在起跑中:“各就位———预备”时抬头或两眼看发令员或者发令枪会引起头颈部的紧张与分散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不仅会引起反应用力时间慢,将会造成过早抬起身体,以致影响加速速度的发挥。蹲踞式起跑中“各就位”时因颈部自然放松、低头两眼视前下方40至50厘米,“预备”时低头两眼看起路线或通过两大脚间向后视,使起跑达到有效的高度爆发状态。2.在途中跑中:头的晃动会引起身体…  相似文献   

11.
掷铁饼的完整动作过程(以下均以右手投掷为例),从技术结构上可以分为:握法、预备姿势和预摆、旋转、最后用力和掷出后身体的平衡五个部分。1、非投掷臂在预摆阶段的技术及作用的分析预摆的目的是为了摆脱铁饼的静止状态,增强持饼臂和手对铁饼的肌肉感觉,为顺利进入旋转创造有利的条件。有相当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在预摆阶段中,当持饼手摆至右侧后方时,结合下肢及髋关节和躯干的右转,非投掷臂抬起与肩同高,手臂稍弯曲于体前,头部稍向左  相似文献   

12.
何健 《体育教学》2010,29(1):60-61
一、非投掷臂在投掷技术中的作用1.积蓄身体“势能”的作用 在投掷的预备姿势阶段,非投掷臂通过向右后下方积极下压内扣,对肩轴的扭转趋势进行了相对的锁定,使髋轴超越肩轴成为可能,从而有利于形成最后用力过程中的超越器械动作。同时手臂采用这种姿态的控制,可以充分拉伸躯干背部的伸展肌群和转动肌群,身体就好像被压缩或拉伸的弹簧,为躯干下一步的抬体与转体动作蓄积了弹性势能,也为快速旋转动作准备了充足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正> 初学推铅球的学生常常只用手臂力量推铅球,这种错误动作的主要原因有三点:1.对推铅球的发力概念不清。2.身体素质差,掌握不了正确的技术。3.思想过度紧张导致动作失调。笔者就投掷过程中存在的上、下肢和腰、背用力不协调,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纠正,具体方法如下: 一、做最后用力预备姿势的练习练习者左右分腿站立,身体左侧对投掷方向。右手置球于颈部,左臂在体前上方微微弯屈。接着,上体扭转90°,以背对投掷方向。右腿弯屈,使全身重量落在右腿上。二、做原地推铅球练习  相似文献   

14.
投掷铁饼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掷运动员在整个投掷过程中,不是一块肌肉单独参加工作的,是由整组肌肉参加运动,不过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参加运动的程度各不相同。执行运动的肌肉可分为四组:原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固定肌。在任何运动中都是由一系列肌肉群执行不同的功能而完成的。它们的功能又可以互相转化。在投掷过程中,就是由肌肉收缩而引起的运动,旋转的速度是由两腿的作用而获得的。在预摆时铁饼向体后,身体以右侧为轴,进入旋转髋关节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以骨盆的中线为轴,转动时上体稍有前倾,随着重心向左腿移动,变  相似文献   

15.
<正>在实心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投掷技术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的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完整动作技术的熟练掌握,从而也会间接地影响到学生运动成绩的发挥;投掷技术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动作、技术的稳定发挥。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且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殷剑侠  仲宇 《体育科技》2010,31(4):52-55,60
通过对运动员两种仰泳出发技术的预备姿势、离台阶段、腾空阶段、入水阶段和头到达指定距离的时间进行了有关运动学特征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脚出水面仰泳出发技术的预备姿势重心高,离壁角度大,离壁速度快,双手空中移动速度快,手入水距离远,入水角度较小;从水下滑行到5m、7.5m段的时间看,脚出水面仰泳出发技术的优势明显,脚出水面的仰泳出发技术优于脚不出水面的仰泳出发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在本届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中现场展示了水平二(四年级)《正面双手投掷与游戏》一课,教学中将正面双手投掷的动作,创设在"真实"运动情境的结构化内容中,发展学生基本动作能力,取得积极效果。现将教学设计分享如下。一、教材分析《人类动作发展概论》中将基本动作技能分为移动技能、非移动技能和操控技能([1]),正面双手投掷属于操控技能,在操控技能中足球的掷界外球、篮球的双手头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践法,对原地投掷实心球的基本动作要领;投掷实心球易犯的错误、投掷实心球的课堂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与研究,以期为中考生的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随着先进科学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地运用到体育科研中,人们对一些体育项目的特征有了更科学的认识,这有力地促进了运动训练水平的不断发展。对某项运动理性思维分析判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必然提高其训练实践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大大促进运动训练水平的不断发展。本文就铅球最后用力理论问题及其在训练实践中的意义进行探讨。 二、最后用力的概念 什么是投掷项目的最后用力?对于投掷项目最后用力的概念,目前我国田径教材中表述得不够明确。有的只是阐述最后用力在投掷过程的作用,或只从投掷中身体运动过程来划分最后用力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一、梳理运动(8×8)预备姿势①-②③-④⑤-⑥⑦-⑧预备姿势:立腰端坐腿并拢,两手放在大腿上。①-②闭目静思。③-④运目(顺时针2次,逆时针2次)。⑤-⑥两手由上至下捋耳,4拍1次。⑦-⑧两手由下至上洗脸,8拍1次。预备姿势①1-45-8②1-45-8预备姿势:立腰端坐腿并拢,两手放在大腿上。①1-4头经前屈慢慢向左绕至侧屈。5-8头慢慢向右绕至前屈。②1-4头慢慢向右绕至侧屈。5-8头慢慢向左绕至前屈。③-④同①-②。二、颈部运动(4×8)33健身运动三、肩部运动(8×8)四、上肢运动一(8×8)预备姿势①②⑤1-67-8⑥1-67-8预备姿势:立腰端坐腿并拢,两臂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